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河北淶水發展特色養殖助農增收

發布時間:2022-08-16 10:14:00來源: 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8月14日上午,在河北省保定市淶水縣永陽鎮北七山村的桑樹大棚內(nei) ,上萬(wan) 隻土雞在桑樹下覓食。桑香土雞是淶水縣永陽鎮北七山村中葚康桑樹種植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的新品種,飼養(yang) 員將一定比例的玉米粉、桑葉、桑葚幹拌成雞飼料投喂給大棚內(nei) 的土雞。

  “自從(cong) 合作社成立我就在這兒(er) 工作了,月收入3500元,年底還有分紅,在村裏上班有這份穩定收入很滿足。”今年45歲的合作社飼養(yang) 員李秀芬高興(xing) 地說。

  永陽鎮是由山地、丘陵、平原構成,主導產(chan) 業(ye) 以林果業(ye) 和養(yang) 殖業(ye) 為(wei) 主。林下空間大有可為(wei) ,林下養(yang) 雞致富增收。這是近年來永陽鎮堅持“生態產(chan) 業(ye) 化、產(chan) 業(ye) 生態化”發展理念,充分利用好林下空間,引導農(nong) 民采用“公司+合作社+產(chan) 業(ye) 園區+農(nong) 戶”的經營模式,大力發展生態特色養(yang) 殖,通過蛋雞養(yang) 殖、雞肉加工、雞蛋銷售、雞糞生物有機肥加工等環節的產(chan) 業(ye) 鏈條,實現了蛋雞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的生態循環發展模式。

  近年來,淶水縣把特色養(yang) 殖作為(wei) 促進農(nong) 民增收的重要舉(ju) 措,通過組織農(nong) 戶到外地參觀考察、利用本地養(yang) 殖大戶的現場示範,在全縣推廣永陽鎮生態循環養(yang) 殖經驗,引導農(nong) 戶加入到特色養(yang) 殖中來。同時,淶水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還積極開展技術培訓、技術服務和信息服務等活動,推廣規範化飼養(yang) 、標準化飼養(yang) 技術,並幫助合作社聯係對接北京、天津、保定等地商場、農(nong) 貿市場和采購商,幫助村民解決(jue) 銷售問題。該縣已經發展了桑香土雞、虹鱒魚、黑山豬等10多個(ge) 特色養(yang) 殖品種,年產(chan) 值1億(yi) 多元,可帶動2萬(wan) 餘(yu) 戶農(nong) 民增收致富。(經濟日報記者 王勝強)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