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利用暑假走進孩子內心?
暑假時間已過半,有不少家庭的親(qin) 子關(guan) 係亮起了“紅燈”。尤其是很多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家長,對於(yu) 孩子在這個(ge) 階段出現的變化感到不知所措,想要趁著假期在家與(yu) 孩子溝通,卻經常一說就“炸”。為(wei) 什麽(me) 孩子會(hui) 有這樣的變化?我都是為(wei) 孩子好,為(wei) 什麽(me) 就不聽我的呢?
專(zhuan) 家觀點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學心理教師潘璐:孩子進入青春期,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逐漸在發展,他們(men) 渴望自主支配時間,渴望受到父母真正的尊重和信任。有時候,孩子會(hui) 通過“反抗”的方式宣誓主權,你越不讓我做什麽(me) ,我就越要做什麽(me) ,這能讓他們(men) 感覺到自己有力量,長大了,能與(yu) 父母對抗了。同時,青春期帶來的還有會(hui) 減少對父母的依賴,孩子有事更願意與(yu) 朋友分享和交流,這也是他們(men) 發展同伴關(guan) 係的重要時期。
愛玩是人的天性,多數孩子希望在考完試放了假就要好好玩耍,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放鬆娛樂(le) 。手機裏的遊戲會(hui) 帶給孩子興(xing) 奮和快樂(le) 的感受,既不用寫(xie) 作業(ye) 、考試,還能在遊戲世界裏獲得掌控感和自主權,這是手機吸引孩子的很大因素。如果家長掌控欲太強,要求太多,總是對孩子說“不行”“不能”“不可以”,他們(men) 就會(hui) 產(chan) 生抵觸心理,關(guan) 起房門將父母的話拒之門外。
對於(yu) 家長來說,如何化被動為(wei) 主動,利用暑假的後半程時間走進孩子內(nei) 心呢?首先,家長要讓自己放鬆。越是擔心孩子的時候,家長越要先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孩子是很敏感的,家長的言行舉(ju) 止都是在向他傳(chuan) 遞著信號,媽媽又要抱怨我玩手機了,媽媽又準備批評我不學習(xi) 了等等。不妨在每次想要跟孩子溝通之前,先覺察自己當下的情緒狀態,讓自己那根緊繃的弦放鬆下來,放下對孩子反應的預設,帶著平和的心態去接近孩子。
家長可以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去和他討論他感興(xing) 趣的話題,跟他聊一聊學習(xi) 以外的事情。即使對他說的事情不感興(xing) 趣,也耐心聽他說完,不隨意打斷,也不著急評價(jia) 。這是向孩子傳(chuan) 遞一種信息:我尊重你的生活和娛樂(le) 方式,我在用真誠、平等的態度與(yu) 你相處。
此外,家長可以以孩子感興(xing) 趣的人、事、物為(wei) 切入點,與(yu) 孩子一起探索生涯。如想成為(wei) 像誰一樣的人,想過什麽(me) 樣的生活,當前有什麽(me) 目標,準備如何實現等等。在這個(ge) 過程中,家長要多聽少說,多鼓勵,少評判,可以主動詢問孩子需要什麽(me) 樣的幫助,根據孩子的需要去提供有效支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永遠都是自己堅實的後盾。
值得一提的是,家長還要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權。對於(yu) 在孩子使用手機方麵有困擾的家長,可以從(cong) 擔心孩子健康受損的角度切入話題,而非影響學習(xi) 。要相信孩子多少都知道長時間玩手機對身體(ti) 的損害,家長可以與(yu) 孩子探討,自己平時長時間使用手機時身體(ti) 上會(hui) 出現的不適,問問孩子有沒有這些情況,可以怎麽(me) 應對。
家長也可以向孩子表達允許他自主使用手機的態度,同時希望能一起製定雙方可接受的行為(wei) 契約和獎勵措施,就當作一個(ge) 闖關(guan) 遊戲,父母也一起參與(yu) 其中,比如設定每天至少有1小時要用其他休閑方式替代玩手機,第一周隻要堅持做到兩(liang) 天就給予獎勵,之後再逐漸增加難度。家長要正麵強化孩子的行為(wei) ,多發現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哪怕隻是一些微小的進步,都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真正信任他的。
最後,家長還要成為(wei) 孩子的榜樣。家長要通過自身行為(wei) 來給孩子傳(chuan) 遞正能量,家長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能保持積極向上的狀態,營造出快樂(le) 、輕鬆、互幫互助、相互關(guan) 愛的家庭氛圍,這肯定會(hui) 讓孩子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文/記者 武文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