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通山洪災害最新進展:三方麵原因引發山洪 千名群眾被安置
中新網西寧8月19日電 (記者李江寧)19日淩晨,西寧市大通縣“8·18”山洪災害發生後召開了首場新聞發布會(hui) ,發布會(hui) 開始之前,在場人員起立向此次災情中不幸罹難者默哀一分鍾。據悉,截至目前,成功營救20名失聯人員,仍有17人失聯,2棟房屋被衝(chong) 毀,14棟房屋大部分受損,其他房屋、道路、橋梁、河道等災損情況正在進一步統計中。
三方麵原因引發山洪災害
經自然資源、水利、氣象等部門現場查看,初步認為(wei) 此次災害成因有三方麵。
青海省應急管理廳副廳長韓向暉介紹說,近期連續降雨致使土壤水量達到或接近飽和,8月份以來,青林鄉(xiang) 降雨量累計達114毫米,超過50年來8月平均值,地表徑流量加大,短時超強降雨引發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災害。
同時,此次降雨時間短、強度大,降雨過程持續一小時左右,青山鄉(xiang) 、青林鄉(xiang) 分別形成降雨量約34.6毫米和39.3毫米,降水強度曆年罕見,加之青林、青山本地強降水和上遊寶庫鄉(xiang) 降水匯聚,地表徑流增大,匯水麵大,短時間內(nei) 形成了山洪。
此外,青山鄉(xiang) 沙岱河、河長約33公裏,流域麵積124.35平方公裏,河穀狹窄落差大,多年平均流量每秒1.07立方米,17日強降雨致使河道流量突增至100立方米左右,山洪流量大,引發山洪災害。
各級救援力量迅速到位
災情發生後,青海省委省政府、西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大通縣搶險救災工作,第一時間啟動IV級應急響應,成立大通縣8.18山洪災害搶險救援處置工作領導小組,組織應急、水利、自然資源、公安、消防、衛生、民政及社會(hui) 救援力量迅速上崗到位,開展人員轉移、搶險救援、搜救排查、巡查防護、道(線)路搶修、次生災害防範等工作。同時,密切關(guan) 注天氣變化和水情動態,加強災情信息收集、研判和報送,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全力保障群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安全。
截至18日21時00分,各級力量共投入4500餘(yu) 人參與(yu) 救援(其中,省市縣公安幹警293人,醫護人員120人,武警、消防等應急救援力量551人;社會(hui) 救援力量4支170餘(yu) 人;各級幹部200餘(yu) 人;群眾(zhong) 救援力量3000餘(yu) 人,民兵166人)。
緊急避險轉移安置千名群眾(zhong)
大通縣委副書(shu) 記、縣長馬明旭在發布會(hui) 上介紹說,通過排查受災人員信息、居住情況,在大通一中、朔山中學設立受災群眾(zhong) 安置點,已緊急避險轉移安置1249名群眾(zhong) ,調運帳篷、行軍(jun) 床、棉被、方便麵、礦泉水、藥品等救災物資5000餘(yu) 件,切實保障受災群眾(zhong) 生活。
同時,大通縣各醫院緊急騰出130間病房用於(yu) 救治傷(shang) 員,並開通綠色通道。山洪災害中的9名輕症傷(shang) 員已轉運至西寧市第一醫療集團第二分院救治,生命體(ti) 征平穩。(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