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智慧班”的門檻不應是購買智能產品

發布時間:2022-08-31 09:58:00來源: 工人日報

  近日,“新華視點”記者隨國務院第九次大督查第一督查組在山西省調研發現,當地多所學校以是否購買(mai) 平板電腦為(wei) 標準劃分“智慧班”和普通班。進入“智慧班”,需一次性繳納課程資源費、平板使用費等數千元。不少家長雖然心有抵觸,但為(wei) 了讓孩子分個(ge) 好班,隻好硬著頭皮掏腰包。(見8月27日《新華每日電訊》)

  如今,信息技術已深度嵌入社會(hui) 生活,教育領域采用電子設備也是大勢所趨。比如,“互聯網+教育”模式,在疫情期間提高了教育效能,實現了優(you) 質教育資源共享。但這並不意味著學校可以簡單粗暴地以是否繳納相關(guan) 費用、購買(mai) 相關(guan) 設備作為(wei) 分班標準。

  此前,有關(guan) 部門為(wei) 確保教育公平多次叫停“快慢班”現象,此番“智慧班”某種程度上可謂“快慢班”的變種,其實質也是一種“區別對待”。

  一方麵,學校可以通過財政撥款、社會(hui) 捐贈等多元方式為(wei) 智慧教學籌措資金,另一方麵,應在資源集中利用、放大效能方麵做功課,比如,在一個(ge) 教室中使用公屏、連麥講座,使用共同的教學APP等,都可以實現智慧教學。

  讓學生繳納課程資源費、平板使用費等,有違相關(guan) 政策規定。2019年教育部等八部門在《關(guan) 於(yu) 引導規範教育移動互聯網應用有序健康發展的意見》中明確,作為(wei) 教學、管理工具要求統一使用的教育移動應用,不得向學生及家長收取任何費用。

  如果開設“智慧班”一定要有相應門檻,也應以學習(xi) 興(xing) 趣為(wei) 標準、以自願為(wei) 原則。雖然有學校表示是“以自願為(wei) 原則”,但不少家長擔心,繳費加入“智慧班”,是否意味著進入了一個(ge) 重點班或“重點關(guan) 照班”?學校會(hui) 不會(hui) 將優(you) 秀老師和優(you) 質資源向這種班傾(qing) 斜?如此,“智慧班”也就成了一種不得不報的選擇。

  義(yi) 務教育應是均衡教育,其公平性不容隨意侵害。各地教育部門要好好檢視、清理,進一步加強對教育收費特別是第三方服務收費的管理監督,建立健全公示製度,完善督辦查辦機製、責任追究機製,加強對地方的督促檢查,以防範“智慧教育”並非教育的“智慧”,而是斂財的“智慧”。(何勇海)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