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上半年有哪些惠企利民政策?財政部劃重點→

發布時間:2022-08-31 10:01: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今年,我國推出了一係列助企紓困政策,從(cong) 減稅降費到穩崗就業(ye) ,措施眾(zhong) 多,紅利眾(zhong) 多。具體(ti) 都有哪些?給市場帶來了哪些積極因素?答案都在財政部發布的《2022年上半年中國財政政策執行情況報告》中。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新增退稅減稅降費5074億(yi) 元、辦理退稅18455億(yi) 元,有效提振市場主體(ti) 信心,增強發展內(nei) 生動力,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在減稅退稅政策加快落實方麵: 一是增值稅留抵稅額提前大規模退還。4月1日至6月30日,全國共為(wei) 186.5萬(wan) 戶納稅人辦理留抵退稅17222億(yi) 元,加上一季度繼續實施此前出台的留抵退稅老政策1233億(yi) 元,上半年共有18455億(yi) 元退稅款退付到納稅人賬戶,已達去年半年辦理退稅規模的2.9倍,順利實現留抵退稅政策“大頭落地”。二是扶持製造業(ye) 、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的其他減稅降費政策延續實施。上半年“六稅兩(liang) 費”優(you) 惠政策、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減免、加大小微企業(ye) 所得稅優(you) 惠力度分別為(wei) 納稅人減負830億(yi) 元、793億(yi) 元、477億(yi) 元。三是特殊困難行業(ye) 得到精準幫扶。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公交等公共交通運輸服務以及為(wei) 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資快遞收派服務,免征增值稅。暫停航空運輸和鐵路運輸企業(ye) 預繳增值稅一年。延續生產(chan) 、生活性服務業(ye) 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為(wei) 穩定汽車消費,對不超過30萬(wan) 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階段性減半征收車購稅,大約將惠及870多萬(wan) 輛乘用車。鼓勵各地對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等確有困難的納稅人給予減免等。

  在階段性緩繳社保費擴圍延期方麵: 一是行業(ye) 擴圍。在對餐飲、零售、旅遊、民航、公路水路鐵路運輸等5個(ge) 特困行業(ye) 實施階段性緩繳養(yang) 老、失業(ye) 、工傷(shang) 三項社保費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將緩繳政策擴大到農(nong) 副食品加工業(ye) 、紡織業(ye) 等17個(ge) 困難行業(ye) ,其中養(yang) 老保險費緩繳實施期限到2022年底,工傷(shang) 、失業(ye) 保險緩繳期限不超過1年,緩繳期間免收滯納金。二是緩繳延期。受疫情影響嚴(yan) 重地區生產(chan) 經營出現暫時困難的所有中小微企業(ye) 、以單位方式參保的個(ge) 體(ti) 工商戶,可申請緩繳養(yang) 老、失業(ye) 、工傷(shang) 三項社保費單位繳費部分,緩繳實施期限到2022年底,其間免收滯納金。以個(ge) 人身份參加企業(ye) 職工基本養(yang) 老保險的個(ge) 體(ti) 工商戶,2022年繳納養(yang) 老保險費有困難的,可自願暫緩至2023年底前補繳。三是研究推出增量政策。實施階段性緩繳職工醫保單位繳費政策,明確統籌基金累計結存可支付月數大於(yu) 6個(ge) 月的統籌地區,自2022年7月起,對中小微企業(ye) 、以單位方式參保的個(ge) 體(ti) 工商戶緩繳3個(ge) 月職工醫保單位繳費,緩繳期間免收滯納金,並全麵推行“免申即享”經辦模式。

  在穩崗就業(ye) 政策提效加力方麵 一是就業(ye) 資金保障力度不斷加大。2022年中央財政就業(ye) 補助資金安排617.58億(yi) 元,增加51.68億(yi) 元,目前已下達597.58億(yi) 元,支持各地落實就業(ye) 創業(ye) 扶持政策。二是援企穩崗政策發力顯效。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ye) 保險費率、工傷(shang) 保險費率政策至2023年4月30日。延續實施失業(ye) 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將大型企業(ye) 返還比例從(cong) 2021年的30%提至50%,中小微企業(ye) 返還比例從(cong) 60%最高提至90%。2022年出現中高風險疫情地區的市縣,可對因疫情嚴(yan) 重影響暫時無法正常生產(chan) 經營的所有參保企業(ye) ,按每名參加失業(ye) 保險的職工不超過5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留工補助,政策執行至2022年年底。三是重點群體(ti) 就業(ye) 工作紮實開展。對企業(ye) 招用畢業(ye) 年度高校畢業(ye) 生,簽訂勞動合同並參加失業(ye) 保險的,按每人不超過15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對招用畢業(ye) 年度高校畢業(ye) 生並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中小微企業(ye) ,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ye) 補貼。一次性擴崗補助與(yu) 一次性吸納就業(ye) 補貼政策不重複享受,兩(liang) 項政策實施至2022年底。新設“中央專(zhuan) 項彩票公益金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ye) 教育項目”並安排資金1億(yi) 元,推動大學生創新創業(ye) 教育發展。出台國家助學貸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償(chang) 還政策,免除2022年及以前年度畢業(ye) 貸款學生2022年內(nei) 應償(chang) 還的國家助學貸款利息,免息資金由財政承擔;本金可延期1年償(chang) 還,不計罰息,預計可惠及400多萬(wan) 高校畢業(ye) 生。

  在政府采購精準發力方麵: 一是為(wei) 中小企業(ye) 參與(yu) 采購活動提供便利。通過提高預付款比例、引入信用擔保、支持中小企業(ye) 開展合同融資、免費提供電子采購文件等方式,為(wei) 中小企業(ye) 參與(yu) 采購活動提供便利。嚴(yan) 格按規定及時支付采購資金,有效減輕中小企業(ye) 資金壓力。二是調整小微企業(ye) 的價(jia) 格評審優(you) 惠。將小微企業(ye) 貨物服務采購項目價(jia) 格扣除優(you) 惠,由原來的6%—10%提高至10%—20%,即在采購活動中對小微企業(ye) 的報價(jia) 先給予10%—20%的扣除,中標後按小微企業(ye) 實際報價(jia) 簽訂合同。將大中型企業(ye) 與(yu) 小微企業(ye) 組成聯合體(ti) 或者大中型企業(ye) 向小微企業(ye) 分包的評審優(you) 惠,由原來的2%—3%提高至4%—6%,為(wei) 中小企業(ye) 添訂單、增動力、穩預期。三是提高政府采購工程項目預留份額。400萬(wan) 元以下的工程采購項目原則上全部預留給中小企業(ye) 。超過400萬(wan) 元的工程采購項目中適宜由中小企業(ye) 提供的,在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競爭(zheng) 原則和統一質量標準的前提下,2022年下半年麵向中小企業(ye) 的預留份額由30%階段性提高至40%以上,進一步擴大中小企業(ye) 獲得工程合同份額。在上述政策措施積極支持下,目前全國政府采購授予中小微企業(ye) 的合同金額占全國政府采購規模的75%左右。

  在融資支持持續增強方麵: 一是普惠金融發展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2022年中央財政安排普惠金融發展專(zhuan) 項資金預算107.07億(yi) 元,不斷增強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的能力。會(hui) 同有關(guan) 方麵推出首批83個(ge) 中央財政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示範區,撥付獎補資金22.8億(yi) 元,支持各地因地製宜打造各具特色的普惠金融示範區,促進普惠金融服務擴麵、增量、降本、增效。二是小微企業(ye) 融資擔保降費獎補政策繼續實施。下達小微企業(ye) 融資擔保降費獎補資金30億(yi) 元,重點引導擴大首貸、單戶1000萬(wan) 元以下貸款、中長期貸款擔保以及創新型小微企業(ye) 擔保業(ye) 務規模,加大對交通運輸、餐飲、住宿、旅遊等特殊困難行業(ye) 小微企業(ye) 的支持力度,降低融資擔保費率,推動解決(jue) 小微企業(ye) 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三是政府性融資擔保擴麵增效。擴大政府性融資擔保對小微企業(ye) 覆蓋麵,明確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年內(nei) 新增再擔保合作業(ye) 務規模1萬(wan) 億(yi) 元以上目標任務,更好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逆周期調節作用。上半年,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已完成再擔保合作業(ye) 務規模5962億(yi) 元,同比增長85%;服務各類市場主體(ti) 78萬(wan) 戶,同比增長214%;支小支農(nong) 業(ye) 務規模5889億(yi) 元,同比增長86%,支小支農(nong) 業(ye) 務規模占比98.78%,同比增長0.09個(ge) 百分點。(總台央視記者 王楠)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