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大督查在行動丨江西鉛山一企業以整治之名非法采砂毀林占地 當地開展調查全力恢複植被
新華社南昌8月31日電 題:江西鉛山一企業(ye) 以整治之名非法采砂毀林占地當地開展調查全力恢複植被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李曉婷
群眾(zhong) 通過國務院“互聯網+督查”平台反映,2019年以來,南昌市江天源礦業(ye) 有限公司以治理之名非法采砂。
國務院第九次大督查第八督查組日前赴江西省鉛山縣武夷山鎮王村村明察暗訪發現,該企業(ye) 侵占林地40餘(yu) 畝(mu) 非法開采砂石,原本的地質災害整治路段成為(wei) 私挖濫伐現場,危害百姓生產(chan) 生活和出行安全,相關(guan) 部門監管缺位。
侵占40餘(yu) 畝(mu) 林地私挖濫伐
鉛山武夷山位於(yu) 武夷山脈北部,毗鄰武夷山國家公園,生態地位重要。“新華視點”記者隨督查組在武夷山鎮王村村現場看到,高高的山體(ti) 裸露出成塊的紅褐色花崗岩石體(ti) ,不少砂石泥土堆積在沿山道路上,車輛、行人無法通行。
村民提供的老照片及衛星圖片顯示,直到2018年,這片山地還覆滿綠色植被,山間道路通暢。
被采挖山體(ti) 對麵村莊的村民反映,2018年底,降雨引發山體(ti) 滑坡,武夷山鎮下渠至裏江東(dong) 唯一道路通行受阻,江天源公司以災害治理名義(yi) 進場。“當時公司說要修路排險,但好幾年過去了,不但路沒修好,山還被挖禿了。”一名村民說。
為(wei) 此,武夷山鎮5個(ge) 自然村上千名村民的出行,不得不依靠一條臨(lin) 時修建的道路。但這條路路況較差,每逢夏季汛期常被水淹沒。
督查組調查發現,江天源公司並未辦理采伐證、采砂許可證,林地使用也大大超出批複範圍,其中包含29.16畝(mu) 國家級公益林。為(wei) 堆放采挖出的砂石料,公司還通過王村村委會(hui) 非法征占村民土地11.86畝(mu) 。
時任武夷山鎮黨(dang) 委書(shu) 記黃柏枝和江天源公司負責人萬(wan) 誌勇承認,當初企業(ye) 正是看中了山體(ti) 中埋藏的優(you) 質製砂原料——花崗岩,才主動申請介入災害治理工程。
鉛山縣自然資源局委托江西省地質局地理信息隊現場對該山體(ti) 砂石減損的土方量進行估算,共計約4.39萬(wan) 立方米,專(zhuan) 業(ye) 人士評估價(jia) 值近百萬(wan) 元。
相關(guan) 部門違規操作監管缺位
記者了解到,2019年2月22日,江天源公司向鉛山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申請該路段地質災害整治工程立項,鉛山縣發改委當天便予以批複,建設工期2年。
督查組了解到,鉛山縣發改委未落實“三重一大”決(jue) 策機製,在未經縣人民政府常務會(hui) 和縣委常委會(hui) 同意情況下,僅(jin) 憑江天源公司的一紙申請報告和地質災害應急調查報告,就予以批複。
鉛山縣發改委主任鄭展青說:“當時武夷山鎮政府跟我說了一下,因為(wei) 是搶險,我們(men) 就按一般的工程項目辦了。事後我沒到現場看,武夷山鎮政府也沒有跟我說過進展。”
此外,督查發現,在企業(ye) 申報、施工、退場的過程中,相關(guan) 部門存在違規操作、監管缺位等情況,給私挖濫伐開了口子。
根據規定,地質災害修複工程中產(chan) 生的土石料應由縣級人民政府納入公共資源交易平台,不允許施工企業(ye) 私自處置。但武夷山鎮政府、王村村委會(hui) 違規與(yu) 江天源公司簽訂協議,允許其自行加工銷售施工過程中產(chan) 生的廢石料。
調查還發現,在施工過程中,鎮政府和村委會(hui) 未對工程進展進行核查監管。直到2020年,目睹山體(ti) 不斷被挖,意識到“事情不對”的武夷山鎮才叫停工程,但也未督促、核實企業(ye) 停工情況。2021年8月,仍有群眾(zhong) 反映該公司向外運砂石。
2020年12月,鉛山縣人民政府第61次常務會(hui) 要求“武夷山鎮政府要對南昌市江天源礦業(ye) 鉛山分公司在施工過程中加工銷售的砂石資源進行核算”。但截至督查組到達前,鉛山縣自然資源局既未對非法開采的礦產(chan) 資源進行評估,也未按相關(guan) 規定采取有力監管措施。
群眾(zhong) 利益不容漠視 當地政府立行立改
據悉,當地群眾(zhong) 曾多次反映舉(ju) 報江天源公司打著治理幌子毀林挖山,但相關(guan) 部門及鎮政府調查處置避重就輕,問題遲遲未解決(jue) 。
有村民於(yu) 2021年向上級部門反映基本農(nong) 田下的砂石被非法盜挖,鉛山縣自然資源局隨後並未以技術手段開展調查,僅(jin) 通過實地查看作出“毀壞耕地情況部分屬實”的答複。相關(guan) 部門僅(jin) 憑土方量計算判定企業(ye) 無非法開采行為(wei) ,但對企業(ye) 無證采伐、私自外運處置砂石料、審批流程是否合規等重要問題未予以回複。
督查組認為(wei) ,當地政府及相關(guan) 部門未貫徹落實“三重一大”決(jue) 策製度,監管缺位、監督不力,導致國有自然資源流失、生態環境屢遭破壞。
督查組建議,鉛山縣督促協調有關(guan) 單位,按照項目工期要求盡快完成王村村和尚坪地質災害整治工程、災害點生態修複和所占耕地複耕,解決(jue) 影響群眾(zhong) 出行的問題。理順監管機製,清查施工過程中的各類違法違規行為(wei) ,壓實主管部門及相關(guan) 責任人責任。貫徹落實重大事項集體(ti) 決(jue) 策製度,清理檢查全縣未列入“三重一大”決(jue) 策機製項目,按規定完善相關(guan) 手續,舉(ju) 一反三。
針對督查組反饋的問題,鉛山縣政府立行立改,目前已完成對因堆料臨(lin) 時占用的農(nong) 田實施耕作層回填和排灌設施完善工作,並栽種二季晚稻,提質複耕工作全麵完成。鉛山縣林業(ye) 局已聘請第三方機構對森林資源破壞情況進行鑒定評估,組織安排林業(ye) 執法人員開展調查,依法從(cong) 嚴(yan) 處理違法行為(wei) 。後續將高標準推進山體(ti) 滑坡治理,全力恢複植被。計劃於(yu) 2022年11月底前完成涉險路段崩塌處置工程,2023年2月底前完成對包括原涉險道路在內(nei) 的12.6公裏道路雙車道改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