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人工智能算法“照亮”月球永久陰影區

發布時間:2022-09-01 09:58:00來源: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北京8月31日電(實習(xi) 記者張佳欣)以瑞士蘇黎世理工大學為(wei) 首的一個(ge) 國際研究小組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觀察到月球上的永久陰影區。該人工智能有望“照亮”永久的陰影區,尤其是那些盡管旋轉但自然陽光仍無法到達的區域。這項近期刊載於(yu) 《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上的研究也包含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阿爾忒彌斯1號”任務計劃中,有助於(yu) 為(wei) 其將來的登月計劃確定著陸點。

  據澳大利亞(ya) 《科學警報》雜誌報道,認為(wei) 月球有“暗”麵是一種常見的誤解。因為(wei) 月球有自轉,所以月球也是有晝夜的,隻不過月球隻有一麵麵向地球,地球上的觀測者看不到其“暗”麵。然而,也有部分區域永遠不會(hui) 接收到任何光照:在高緯度地區和月球極地地區,有些深坑和凹坑有“高牆”保護隕石坑底部不受強烈太陽輻射的影響。

  研究人員認為(wei) ,月球上這些神秘的坑洞中可能存在許多未被發現的東(dong) 西,比如“水”。

  在NASA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LRO)的幫助下,研究人員設法分析了隕石坑內(nei) 部。輸入一種名為(wei) HORUS的機器學習(xi) 算法,可以清理LRO數據中的噪音,並揭示潛伏在月球陰影中的物體(ti) 。該團隊利用HORUS對阿爾忒彌斯計劃勘探區中44個(ge) 直徑超過40米的永久陰影區域進行了成像。

  研究人員表示,目前阿爾忒彌斯任務宇航服在寒冷的隕石坑陰影區中使用時間僅(jin) 為(wei) 2小時,新研究將幫助規劃探索月球永久陰影區的路線,讓宇航員和機器人最大限度利用時間。

  研究人員還指出,月球南極地區之所以如此引人入勝,是因為(wei) 月球的軸向傾(qing) 斜,太陽在其地平線附近徘徊,撞擊坑下沉的地麵永遠看不到陽光,永遠處於(yu) 陰影中。因此,這些陰影區域甚至比冥王星表麵還冷,溫度從(cong) -170℃到-240℃攝氏度不等,接近絕對零度。

  領導這項研究的蘇黎世理工大學的瓦倫(lun) 丁·比克爾說:“沒有證據表明,在陰影區表麵有純淨的冰,這意味著冰一定是與(yu) 月球土壤混合在一起的,或者存在於(yu) 月球表麵之下。”

  到目前為(wei) 止,該小組已經調查了6個(ge) 以上的潛在阿爾忒彌斯計劃登月著陸點。這項研究的結果可能會(hui) 對未來的任務產(chan) 生直接影響。

  在宇航員於(yu) 2023年春天登月之前,這項機器人任務將收集和分析來自月球陰暗南極的第一批土壤樣本。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