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寶安:創新空間規劃 共建“黃金內灣”
光明日報記者 黨(dang) 文婷 嚴(yan) 聖禾
位於(yu) 深圳市西北部臨(lin) 灣的寶安區,原本是經濟特區的“關(guan) 外”一隅,但42年來,始終在改革開放中厚積薄發,成長為(wei) 深圳乃至珠三角堅實的製造業(ye) 基石。近年來,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推進,特別是2021年《全麵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ye) 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的發布,寶安沿著珠江口的三大片區被納入前海,寶安所承載的曆史使命也由此轉變。
如何用好這難得的區位優(you) 勢,攜手周邊地區打造廣東(dong) 省提出的“黃金內(nei) 灣”,積極參與(yu)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家戰略,如何成為(wei) 國際國內(nei) 雙循環的銜接點,如何在國家新發展格局中發揮支點作用?在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2周年當天,寶安區發布重大空間發展戰略,用空間規劃的創新,將自身置於(yu) 國家、大灣區發展的格局中,為(wei) 下一個(ge) “黃金十年”謀篇布局。
寶安區委書(shu) 記王守睿介紹:“目前環珠海口100公裏‘黃金內(nei) 灣’正加速形成,在這個(ge) 過程中寶安如何搶抓機遇,如何與(yu) 周邊城市協同共贏發展,如何更好地服務深圳和大灣區,寶安應該也必須回答好這個(ge) 必答題,空間規劃正是這一考卷的第一題。”
寶安區將科學規劃視為(wei) 最大的效益,一年多來,聚焦不同區域的稟賦特點、產(chan) 業(ye) 基礎、生態本底,整合產(chan) 業(ye) 基本盤空間、重塑臨(lin) 空經濟總部帶、再造西部城市中心功能。對機場東(dong) 商務總部區等片區進行了重點研究和規劃,形成了最大效益的空間發展戰略,力求為(wei) 未來黃金十年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在橫跨珠江入海口的廣深沿江高速上疾馳,向西展望,貨輪在煙波浩渺的水麵上川流不息,一片欣欣向榮;舉(ju) 目向東(dong) ,機場的航班起起落落,大大小小的工業(ye) 區星羅棋布。根據寶安區重大空間發展規劃,這裏將被打造成一個(ge) 兼具先進製造業(ye) 發展和深港合作概念的核心區域——深港先進製造業(ye) 合作區。
“寶安本來就是深圳的製造業(ye) 大區,擁有機場、港口、會(hui) 展中心、高鐵樞紐,深中通道也即將建成,交通優(you) 勢可以輻射到整個(ge) 大灣區。我們(men) 合作區就是要充分發揮寶安製造業(ye) 的基礎優(you) 勢,依托臨(lin) 港、前海政策優(you) 勢,推動香港先進技術轉化落地,從(cong) 而打造對外開放、服務香港的最前沿陣地。”寶安區福海街道黨(dang) 工委書(shu) 記許琳表示。
“這裏曾經是一個(ge) 8萬(wan) 平方米的老工業(ye) 區,園區內(nei) 190多家企業(ye) 僅(jin) 有9家規上企業(ye) ,每平方米的產(chan) 出僅(jin) 5000元。”在寶安區福永街道的龍王廟工業(ye) 園區,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研究員宋丁指著改造後整齊的街道和廠房告訴記者,2019年起,寶安開始采用“政府統籌整治+國企統籌承租+社區股份公司提供物業(ye) ”模式,計劃重點發展航空航天、通信、電子信息等戰略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還成功引進了寶安首家應用型基礎研究機構——深圳先進電子材料國際創新研究院,彌補當地缺乏高端源頭創新資源的短板。
“如今每平方米的產(chan) 值達到2萬(wan) 元,等高端電子材料實現量產(chan) ,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鏈成熟之後,產(chan) 值還會(hui) 再翻番。”宋丁對這裏的未來滿懷信心和期待。
2021年,寶安區規上工業(ye) 總產(chan) 值突破9000億(yi) 元,規上工業(ye) 增加值突破2000億(yi) 元,貢獻了深圳近一半的工業(ye) 增長,國高企業(ye) 數量6759家,連續五年居全國區縣第二、全省第一,經濟增長活力強勁,蘊含著巨大發展潛能。如今的空間發展戰略組合了土地統籌、城市更新等多種手段,持續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和空間布局,規劃中的四大先進製造業(ye) 片區,極大保障了產(chan) 業(ye) 的發展空間,將夯實深圳乃至大灣區的“高精尖”產(chan) 業(ye) 根基。
而在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深圳分院副院長王澤堅看來,寶安此次的重點規劃顯露了對城市生長脈絡的深思熟慮。“寶安是大前海的重要組成部分,寶安國際機場和國際會(hui) 展中心,是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轉換的地方,是灣區對外的窗口,支持如此能級的發展引擎,需要全局視野和大局觀念,有針對性地釋放資源。”王澤堅說。
記者了解到,深圳寶安國際機場2021年客貨運量排名均保持全國第三,當前正加緊打造高品質創新型國際航空樞紐和高水平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機場對區域以及國內(nei) 國際的輻射能力持續加強。
圍繞珍貴的空港資源,機場東(dong) 商務總部區、九圍國際總部區、立新湖科創總部區攜手構築國際一流臨(lin) 空經濟總部功能帶,打通內(nei) 外雙循環,放大機場東(dong) “六位一體(ti) ”綜合交通樞紐對大灣區的輻射帶動作用。當交通、製造業(ye) 、服務業(ye) 這三大“基本盤”在這裏匯聚,現代物流、高端商務、跨境電商、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裝備、工業(ye) 互聯網等行業(ye) 蓬勃發展,這座臨(lin) 港城區將會(hui) 發揮出“乘數效應”,為(wei) 前海、為(wei) 深圳,乃至整個(ge) 大灣區提供承載創新發展的沃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