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謹防光伏行業大起大落

發布時間:2022-09-02 10:17:00來源: 經濟日報

  光伏行業(ye) 成了“香餑餑”。上市公司批量跨界搞光伏、光伏企業(ye) 競賽式擴產(chan) 、原材料價(jia) 格“高燒不退”,今年以來光伏行業(ye) 不斷釋放“過熱”信號。作為(wei) 我國少數具備國際競爭(zheng) 優(you) 勢的重要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光伏行業(ye) 的長期穩定健康發展,對於(yu) 我國如期實現“雙碳”目標,引領世界能源轉型具有重要意義(yi) 。有關(guan) 部門和企業(ye) 必須高度重視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潛在過熱苗頭,維護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防止行業(ye) 大起大落。

  近日,一份羅列了2022年跨界光伏產(chan) 業(ye) 的上市公司名單在網上流傳(chuan) ,比如做生豬養(yang) 殖的正邦科技、地產(chan) 行業(ye) 的藍光發展、做紡織服飾的江蘇陽光、做益智玩具的沐邦高科、知名乳企皇氏集團等。雖然來自不同的行業(ye) ,但這些企業(ye) 有一個(ge) 共同的特點,就是幾乎沒有光伏行業(ye) 從(cong) 業(ye) 經驗。其中,不少企業(ye) 的主營業(ye) 務正陷入困境,財務“爆雷”的也不在少數。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以來有近百家企業(ye) 跨行業(ye) 進入光伏領域。似乎光伏是一劑靈丹妙藥,隻要“觸光”就可以實現企業(ye) 發展新的躍升。

  這樣的故事在A股曆史上曾經出現過多次,從(cong) 較早的互聯網,到集體(ti) 造車、養(yang) 豬,再到近期的元宇宙、虛擬數字人,過於(yu) 熱門的行業(ye) 總是成為(wei) 跨界的對象。有網友吐槽,上市公司跨界光伏,“讓人仿佛看到了當年的PPT造車”。客觀來說,無論是蹭概念也好,戰略轉型也罷,都是企業(ye) 的市場行為(wei) 。但這熱鬧的背後足以引起我們(men) 對產(chan) 業(ye) 過熱的警惕,畢竟類似現象常常發生在行業(ye) 每一輪景氣周期的末端。

  在行業(ye) 新手忙跨界的同時,“光伏土著”們(men) 也在積極“擴軍(jun) ”。去年以來,國內(nei) 光伏產(chan) 業(ye) 進入新一輪規模和資本擴張周期。據統計,今年下半年,國內(nei) 公開的光伏產(chan) 業(ye) 擴產(chan) 項目就累計達14個(ge) ,合計總投資規模超過1200億(yi) 元。由於(yu) 光伏企業(ye) 開啟全產(chan) 業(ye) 鏈擴產(chan) 潮,目前仍有超1200億(yi) 元的股市融資排隊等待審核。

  光伏產(chan) 業(ye) 鏈的高速擴張,引發了上下遊階段性供需錯配、部分供應鏈價(jia) 格劇烈震蕩等情況。數據顯示,2021年年初單晶矽料價(jia) 格僅(jin) 為(wei) 每噸8萬(wan) 元,今年8月已經攀升至每噸30萬(wan) 元,且仍然看不到降價(jia) 的影子。這既是因為(wei) 矽料產(chan) 能不足、供不應求,也有個(ge) 別企業(ye) 囤積居奇、待價(jia) 而沽的因素。而在更早前的2020年,光伏玻璃也出現了一片難求、價(jia) 格暴漲的情況。

  光伏產(chan) 業(ye) 鏈供需失衡將對行業(ye) 穩定發展和“雙碳”進程造成嚴(yan) 重影響。推動新能源大規模替代化石能源,降低我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成本,必須推動光伏發電全麵平價(jia) 甚至低價(jia) 上網,降本增效是光伏行業(ye) 一以貫之的主題。但隨著上遊原材料價(jia) 格大幅上漲,2021年我國光伏係統初始投資成本同比上升4%,為(wei) 多年來首次上漲,受此影響,當年光伏裝機節奏延後,遠不及市場預期。今年以來,由於(yu) 上遊產(chan) 品持續高位運行壓縮利潤空間,部分組件企業(ye) 因此減產(chan) 甚至停產(chan) 。不少業(ye) 內(nei) 人士擔心,原材料緊缺還將影響光伏發電在來年的裝機規模。

  維護光伏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應立足長遠目標優(you) 化產(chan) 業(ye) 布局。要錨定“雙碳”戰略目標,科學規劃和管理本地區光伏產(chan) 業(ye) 發展,積極穩妥有序推進全國光伏市場建設。強化規範和標準引領,根據產(chan) 業(ye) 鏈各環節發展特點,合理引導上下遊建設擴張節奏,優(you) 化產(chan) 業(ye) 區域布局,引導各類資本根據“雙碳”目標合理參與(yu) 光伏產(chan) 業(ye) ,避免產(chan) 業(ye) 趨同、惡性競爭(zheng) 和市場壟斷。在光伏發電項目開發建設中,不得囤積倒賣電站開發等資源、強製要求配套產(chan) 業(ye) 投資、采購本地產(chan) 品。

  維護光伏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還應深化全鏈合作,規範行業(ye) 秩序。要有效利用國內(nei) 光伏大市場,加快建立產(chan) 業(ye) 鏈供需對接平台,引導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企業(ye) 深度對接交流,根據下遊需求穩妥加快產(chan) 能釋放和有序擴產(chan) 。支持企業(ye) 創新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構建供應鏈大數據平台,提高供應鏈整體(ti) 應變及協同能力,並通過戰略聯盟、簽訂長單、技術合作、互相參股等方式建立長效合作機製,引導上下遊明確量價(jia) 、保障供應、穩定預期。市場監管部門也應加強監督管理,嚴(yan) 厲打擊光伏行業(ye) 領域哄抬價(jia) 格、壟斷、製售假冒偽(wei) 劣產(chan) 品等違法違規行為(wei) 。(王軼辰)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