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溫室氣體濃度和海平麵高度均創紀錄
科技日報北京9月1日電(記者劉霞)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8月31日發布的《年度氣候狀況報告》稱,2021年地球大氣中溫室氣體(ti) 濃度和海平麵均創下新高,表明盡管人們(men) 在努力遏製溫室氣體(ti) 排放,但氣候變化趨勢仍未減緩。
“本報告中提供的數據清楚地表明,氣候變化具有全球影響,而且沒有減緩的跡象。”NOAA局長裏克·斯賓拉德說,“今年,許多社區遭受了千年一遇的洪水、異常幹旱以及曆史性高溫,這表明氣候危機不是未來的威脅,而是我們(men) 今天必須解決(jue) 的問題。”
NOAA表示,2021年大氣中溫室氣體(ti) 濃度為(wei) 414.7ppm(1ppm為(wei) 百萬(wan) 分之一),比2020年高2.3ppm。這一濃度“根據古氣候記錄,至少在過去100萬(wan) 年中是最高的”。此外,地球的海平麵連續第十年上升,創下比1993年衛星測量開始時的平均水平高出97毫米的新紀錄。
報告稱,去年是自19世紀中期有記錄以來最熱的6年之一,過去7年都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7年。2021年,熱帶風暴引起廣泛關(guan) 注,包括去年12月在菲律賓造成近400人死亡的台風“雷”和席卷加勒比海的“艾達”,後者成為(wei) 繼卡特裏娜之後襲擊路易斯安那州的第二大颶風。隨著全球變暖,熱帶風暴數量預計會(hui) 增加。
還有一些比較引人注目的其他反常事件,如日本京都櫻花季去年3月26日進入全盛綻放期,是自1409年有記錄以來最早的一次。日本氣象廳一名官員稱,這很可能是全球變暖的影響。
此外,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7月20日報道,受近期歐洲多國遭遇罕見高溫天氣影響,覆蓋世界第一大島格陵蘭(lan) 島的冰蓋正在大麵積融化,已經融化到危險的程度,即使未來全球氣溫不再上升,也將對全球數億(yi) 人產(chan) 生重大影響。
2015年簽署的《巴黎氣候協定》設定的目標是將全球變暖限製在比工業(ye) 化前水平高1.5℃,以避免氣候變化的最壞影響,但從(cong) 地球的現狀來看,要實現這一目標還有很大難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