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讓自動櫃員機找回“用武之地”

發布時間:2022-09-05 10:45:00來源: 人民日報

  不能對ATM機簡單地“一減了之”。要從(cong) 提升客戶體(ti) 驗、適應客戶全新需求等方麵入手,大力進行適老化改造,讓金融終端設備擁有更廣闊的空間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國共有93.67萬(wan) 台自動櫃員機(ATM機),較上季度末減少1.11萬(wan) 台;2018年至2021年,ATM機數量由111.08萬(wan) 台降至94.78萬(wan) 台。這一變化引發關(guan) 注,我們(men) 身邊的ATM機為(wei) 何少了?

  ATM機數量的減少,主要原因是近年來移動支付的快速發展。隨著微信支付、支付寶、雲(yun) 閃付等移動支付工具的普及,不少人在購物時習(xi) 慣掃碼付款,較少使用現金。同時,許多銀行的數字化轉型已見成效,各類業(ye) 務逐漸從(cong) 線下搬到線上。為(wei) 了降低運營成本,一些銀行主動撤掉了部分ATM機,還有一些銀行選擇限製ATM機的存取款功能。

  客觀講,銀行機構減少ATM機數量,是順應百姓支付習(xi) 慣變化和數字化轉型趨勢的舉(ju) 措。不過,人民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仍有約13%的居民主要通過現金支付。在部分城鄉(xiang) 接合部、農(nong) 村地區、邊遠地區,現金的使用率仍然很高。此外,一部分老年人還難以適應移動支付方式,尚未擁有智能手機的人們(men) 也需要使用現金。在這種情況下,銀行不應對ATM機簡單地“一減了之”。

  首先,要動態調整ATM機數量。銀行機構要統籌安排機器的分布密度、位置,保證ATM機的維護頻率,確保機器可以正常運轉,滿足居民現金使用需求。特別是大型國有銀行,在布局ATM機的問題上不光要算“經濟賬”,還要算好“社會(hui) 責任賬”“民生賬”。

  其次,要繼續對ATM機服務功能進行改造升級。目前的ATM機已非傳(chuan) 統意義(yi) 上的存取款機,還包括服務終端、可視櫃台、智能櫃台等新型終端設備,除了可以辦理開戶、辦卡等傳(chuan) 統銀行櫃麵服務外,還能協助客戶辦理理財業(ye) 務、與(yu) 銀行業(ye) 務人員遠程連線,查詢公積金、農(nong) 副產(chan) 品價(jia) 格等,“本事”不可謂不多。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hui) ,適應實體(ti) 網點客群以老年人為(wei) 主的趨勢,接下來ATM機還應大力進行適老化改造,比如為(wei) 老年人打造專(zhuan) 屬版本,加大界麵字體(ti) ,增加對專(zhuan) 有概念的語音釋義(yi) 以及防止詐騙的語音警示等,讓服務更加貼心,免除老年群體(ti) 的“數字焦慮”。

  再有,目前數字人民幣試點持續推進,在對ATM機進行升級改造時,應加入數字人民幣的相關(guan) 功能。一些地區的ATM機已率先實現了數字人民幣與(yu) 紙鈔的雙向兌(dui) 換功能,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應對這一探索予以關(guan) 注。

  當前,銀行金融服務已經邁入智能化時代。隨著“智能櫃台”“智慧網點”等項目的推進,一些更加智能、應用新技術的金融終端設備必將擁有廣闊的前景。銀行要從(cong) 提升客戶體(ti) 驗、適應客戶全新需求等方麵入手,從(cong) “智能化”“人性化”著力,使ATM機重新找回“用武之地”。(葛孟超)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