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就業·全社會在行動36】政企齊發力,萬崗引才來
【促就業(ye) ·全社會(hui) 在行動36】
光明日報記者 張文攀
8月下旬的寧夏,“秋老虎”將地麵炙烤得熱氣騰騰。銀川國際商貿城內(nei) ,背著雙肩包的高校畢業(ye) 生、懷抱嬰兒(er) 的年輕父母……上萬(wan) 人依次驗碼、測溫,排隊走進招聘大廳。
“聽說現場就能拿錄用通知,我提前在網上看了招聘信息,打算試試新能源板塊。”畢業(ye) 於(yu)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的楊建軍(jun) ,來到招聘崗位展板前,一番“掃描”,便有了初步意向。他用手機將心儀(yi) 的職位信息拍下來,坐到樓梯上埋頭篩選。
在由寧夏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廳、教育廳聯合寧夏寶豐(feng) 集團舉(ju) 辦的“2022年萬(wan) 人專(zhuan) 場招聘會(hui) ”上,該企業(ye) 一次性發布崗位需求10590個(ge) ,涵蓋能源化工、新型儲(chu) 能、新材料等領域,吸引普高、高職、中職、技工類院校應往屆畢業(ye) 生及社會(hui) 各類人才2.1萬(wan) 人到場谘詢應聘。
大廳內(nei) ,幾十個(ge) 麵試席位上百名麵試官忙得口幹舌燥,顧不上喝一口水。尋覓篩選了一上午,楊建軍(jun) 信心滿滿地走向儲(chu) 能公司的麵試隊伍,遞交簡曆,接受現場麵試。15分鍾後,楊建軍(jun) 拿著一張“錄用意向通知書(shu) ”快步離開麵試區:“成了!前麵幾個(ge) 人收到的都是複麵通知,我這個(ge) 直接就錄用了。儀(yi) 表維修崗位,專(zhuan) 業(ye) 對口。”
一張通知書(shu) ,給楊建軍(jun) 的求職路畫上句號,也激勵了身邊的同學。
在欠發達地區,穩定就業(ye) 不僅(jin) 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基礎,也是擴大內(nei) 需、暢通經濟“雙循環”的支撐。“今年是高職擴招畢業(ye) 的第一年,寧夏19所高校畢業(ye) 生有4.6萬(wan) 人,再加上人社部實名移交區外高校離校未就業(ye) 的寧夏生源畢業(ye) 生近萬(wan) 人,總量達5.54萬(wan) 人,規模和增量都創了曆史新高。”寧夏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廳副廳長肖生勤報出這幾個(ge) 數字,就業(ye) 壓力不言而喻。
然而,一邊是“有人沒活兒(er) 幹”,一邊卻“有活兒(er) 沒人幹”。圍繞穩就業(ye) 保民生、穩經濟保增長的目標,寧夏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廳等相關(guan) 部門多次到重點行業(ye) 和企業(ye) 調研溝通,掌握用工需求、收集崗位信息,為(wei) 就業(ye) 招聘人崗精準匹配打好基礎。
“企業(ye) 將儲(chu) 備多年的項目提前開工,新建項目搶工期提前竣工投運,提前釋放儲(chu) 備性人才崗位。單企發布崗位過萬(wan) ,這在曆年寧夏人力資源市場招聘中是沒有過的。”寧夏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廳人力資源開發服務中心副主任郭明說,這次與(yu) 企業(ye) 聯手展開專(zhuan) 場招聘,不僅(jin) 為(wei) 應往屆畢業(ye) 生、社會(hui) 各類人才搭建了人崗對接平台,也為(wei) 自治區重大項目加快建設、重點產(chan) 業(ye) 健康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實現政府惠民生、企業(ye) 促就業(ye) 、人才促發展“三贏”。
記者在招聘現場看到,為(wei) 減輕青年求職者交通食宿成本,企業(ye) 擴大現場麵試規模,並第一時間為(wei) 符合條件的求職者辦理入職手續。寧夏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廳也在現場設置12333政策谘詢、大學生就業(ye) 指導等展位,廣泛宣傳(chuan) 寧夏穩就業(ye) 促就業(ye) 及促進高校畢業(ye) 生等青年就業(ye) 創業(ye) 政策,現場谘詢答疑、推介崗位,為(wei) 求職者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服務。
據了解,今年以來,寧夏人社部門所屬27家公共就業(ye) 與(yu) 人才服務機構已舉(ju) 辦744場次線上線下招聘會(hui) ,累計促成就業(ye) 和簽約2.34萬(wan) 人。“我們(men) 將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更大力度推進18個(ge) 就業(ye) 項目的落實落地,力爭(zheng) 年底前每月舉(ju) 辦一次‘直播帶崗’線上招聘會(hui) 、兩(liang) 次現場招聘會(hui) ,促進離校未就業(ye) 畢業(ye) 生更加穩定更可持續就業(ye) 。”肖生勤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