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人民健康權益得到充分保障

發布時間:2022-09-08 09:2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中國這十年·係列主題新聞發布

  光明日報記者 張亞(ya) 雄

  9月7日,中共中央宣傳(chuan) 部舉(ju) 行“中國這十年”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發布會(hui) 上,國家衛生健康委等相關(guan) 部門負責人介紹了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衛生健康事業(ye) 發展成就有關(guan) 情況,並答記者問。

  醫改取得顯著成效

  “總的來說,這十年,是我國衛生健康事業(ye) 進步最大,老百姓健康獲得感不斷增強的十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說,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從(cong) 74.8歲增長到78.2歲,這是一個(ge) 曆史性的躍升。主要健康指標居於(yu) 中高收入國家前列,人民群眾(zhong) 健康權益得到充分保障。

  李斌介紹,十年來,醫藥衛生體(ti) 製改革持續深化、人民群眾(zhong) “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加速破解。曆史性地全麵破除以藥補醫的舊體(ti) 製,持續推進“以治病為(wei) 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wei) 中心”的轉變。覆蓋城鄉(xiang) 的醫療衛生服務三級網絡不斷健全,90%的家庭15分鍾內(nei) 能夠到達最近的醫療點。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品種增加到685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超過13.6億(yi) 人,居民個(ge) 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比例降至27.7%。

  針對看病難問題,全國設置了12個(ge) 專(zhuan) 業(ye) 類別的國家醫學中心,建設50個(ge) 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組建各種形式的醫聯體(ti) 1.5萬(wan) 個(ge) ,優(you) 質醫療資源得以下沉。2021年,首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相關(guan) 專(zhuan) 科的跨省就醫較2019年下降了9.3%,就醫秩序更趨合理。

  針對看病貴問題,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和耗材加成,基本醫療保障能力穩步提升。推進國家組織藥品耗材集中采購和使用,已經開展的7批集采中選藥品平均降價(jia) 超過50%,兩(liang) 批耗材集采平均降價(jia) 超過80%,開展藥品談判議價(jia) 工作,平均降價(jia) 超過50%。

  衛生科技發展日新月異

  李斌介紹,這十年,我國衛生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參與(yu) 全球衛生治理更深更廣。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五條技術路線的疫苗研發不僅(jin) 讓中國人用上了自己的疫苗,而且還將其作為(wei) 公共產(chan) 品向全球提供。抗疫科研工作“硬實力”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李斌介紹,從(cong) 2008年開始,國家衛生健康委牽頭組織實施新藥創製和傳(chuan) 染病防治兩(liang) 個(ge) 科技重大專(zhuan) 項,組織全國科研團隊合力攻關(guan) ,在衛生健康領域取得了一係列重大成果和突破性進展。近年來,通過新藥專(zhuan) 項的實施,支持獲批上市一類新藥達到80個(ge) ,是專(zhuan) 項實施前的16倍,有力推動我國新藥研發由“仿”到“創”,醫藥產(chan) 業(ye) 由“大”到“強”的跨越式發展。

  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得到促進

  李斌介紹,這十年,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得到促進,“一老一幼”健康水平進一步提高。

  “人口發展是‘國之大者’。”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監測與(yu) 家庭發展司負責人杜希學介紹,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國家根據我國人口發展變化形勢,作出逐步調整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等重大決(jue) 策,先後實施單獨兩(liang) 孩政策、全麵兩(liang) 孩政策、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各項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

  目前,出生人口中二孩及以上占比由政策調整前的35%左右提高到近年來的55%以上。出生人口性別比逐步趨於(yu) 正常水平。優(you) 生優(you) 育水平不斷提升,母嬰安全得到有力保障。普惠托育服務開局良好,政策法規、標準規範及服務供給體(ti) 係基本形成。配套支持措施不斷完善,切實減輕家庭生育養(yang) 育負擔。

  麵對總人口增速明顯放緩,生育水平持續走低,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等我國人口發展麵臨(lin) 的深刻變化,杜希學表示:“我們(men) 將順應人民群眾(zhong) 期盼,將婚嫁、生育、養(yang) 育、教育一體(ti) 考慮,加快構建生育支持政策體(ti) 係,大力發展普惠托育服務,切實解決(jue) 群眾(zhong) 後顧之憂,釋放生育潛能,保障人口發展戰略目標順利實現。”

  傳(chuan) 染病、慢性病等防控更有效有力

  李斌介紹,這十年,我國公共衛生防護網築牢織密,傳(chuan) 染病、慢性病、職業(ye) 病、地方病防控更有效有力。

  我國消除了瘧疾,實現了乙肝控製目標,艾滋病疫情得到有效控製。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低於(yu) 全球平均水平。塵肺病等重點職業(ye) 病高發勢頭得到初步遏製。血吸蟲病疫情降至曆史最低水平,如期實現地方病防治三年攻堅行動目標。麵對新冠肺炎疫情,我國堅持“外防輸入、內(nei) 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因時因勢不斷調整防控措施,最大限度保護了人民群眾(zhong) 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

  “衛生應急能力是衛生健康綜合實力的體(ti) 現。”國家疾病預防控製局副局長常繼樂(le) 說,目前,我國衛生應急體(ti) 係初步建立,衛生應急核心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同時,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傳(chuan) 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直報係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平均報告時間縮短到4小時以內(nei) ,已具備在72小時內(nei) 檢測300多種病原體(ti) 的能力。此外,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風險評估製度。在全國已建成4大類59支國家衛生應急隊伍。

    (光明日報北京9月7日電)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