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研發強度五連升——從2022年500強榜單看我國企業創新發展動力

發布時間:2022-09-08 09:25:00來源: 經濟參考報

  近日,中國企業(ye) 聯合會(hui) 發布2022中國企業(ye) 500強榜單顯示,我國企業(ye) 創新研發強度連續5年提升,並創有統計數據以來新高。我國企業(ye) 創新力不斷增強,有效專(zhuan) 利數、發明專(zhuan) 利占比等多個(ge) 數據均有積極變化。例如,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企業(ye) 持有的有效專(zhuan) 利增加4.01倍,發明專(zhuan) 利增加6.93倍,發明專(zhuan) 利占比提高14.83個(ge) 百分點。這些變化表現出我國企業(ye) 作為(wei) 創新主體(ti) 不斷激發新動能,為(wei) 高質量發展蓄勢。

  研發動力持續增強

  中國企業(ye) 500強的研發投入保持增長態勢。數據顯示,2022中國企業(ye) 500強共投入研發費用14474.67億(yi) 元,占2021年全社會(hui) 研發投入的51.95%,大企業(ye) 創新地位不斷凸顯;與(yu) 上年500強相比,增加了1408.20億(yi) 元,增長了10.78%;與(yu) 同口徑相比,研發投入增長高達21.73%。

  從(cong) 研發強度來看,2022中國企業(ye) 500強企業(ye) 研發投入總額占其營業(ye) 收入總額的1.81%,研發強度較上年500強再次提高了0.04個(ge) 百分點。值得一提的是,這是2017年後,中國企業(ye) 500強的研發強度連續第五年上升,並創新了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新高。

  從(cong) 具體(ti) 企業(ye) 來看,華為(wei) 、中興(xing) 、航天科技、中國信息通信科技、航天科工5家企業(ye) 研發強度超過10%,其中,華為(wei) 研發強度達22.62%,投入研發費用多達1426.66億(yi) 元,是所有企業(ye) 之首。有16家企業(ye) 研發強度位於(yu) 5%至10%,包括榮耀終端、美團、聞泰科技、阿裏巴巴。105家企業(ye) 研發投入處於(yu) 2%至5%之間,對應投入研發費用總額6720.09億(yi) 元,占全部研發投入的46.43%,成為(wei) 500強企業(ye) 研發創新的關(guan) 鍵投入力量。

  行業(ye) 方麵,高端裝備製造業(ye) 在研發上持續保持領先,通信設備製造業(ye) 在研發強度、人均研發費用的行業(ye) 排名中居於(yu) 首位,航空航天在平均研發費用的行業(ye) 排名上居於(yu) 首位。通信設備製造業(ye) 的平均研發強度為(wei) 14.16%,與(yu) 上年比明顯提升2.17個(ge) 百分點,持續居於(yu) 行業(ye) 榜首。其次是航空航天業(ye) ,平均研發強度為(wei) 14.08%,比上年500強提升7.48個(ge) 百分點。半導體(ti) 、集成電路及麵板製造業(ye) 、互聯網服務業(ye) 、軌道交通設備及零部件製造業(ye) 平均研發強度也排名靠前。

  “企業(ye) 創新積極性、質量都有所提升。”中國企業(ye) 聯合會(hui) 研究部主任郝玉峰表示,和過去相比,更多企業(ye) 已認識到創新的重要性,主動加入創新隊伍。2022年中國企業(ye) 500強中,研發強度與(yu) 上年同口徑相比,259家企業(ye) 有所提升,比上年500強增加16家,占全部有研發投入企業(ye) 的59.54%,這表明多數企業(ye) 的研發投入意願比上一年有所提高。其中,有53家企業(ye) 的研發投入增長超過了100%,有76家企業(ye) 的研發投入增速在50%至100%。

  企業(ye) 創新質量改善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戰新)成為(wei) 各大企業(ye) 發力的重點,業(ye) 務規模實現更快發展。根據2022中國戰新企業(ye) 100強的榜單,入圍企業(ye) 共實現戰新業(ye) 務收入9.33萬(wan) 億(yi) 元,較上年增長22.50%,增速提高9.04個(ge) 百分點,比中國企業(ye) 500強營業(ye) 增速快8.42個(ge) 百分點。

  戰新100資產(chan) 總額達13.48萬(wan) 億(yi) 元,較上年增長14.2%,比中國企業(ye) 500強資產(chan) 總額增速快5.69個(ge) 百分點。利潤方麵,戰新100強共實現戰新業(ye) 務利潤7670.63億(yi) 元,較上年增長3.41%,增速加快0.85個(ge) 百分點,比中國企業(ye) 500強利潤總額增速快3.05個(ge) 百分點。值得一提的是,從(cong) 所有製來看,戰新100強企業(ye) 中,國有企業(ye) 、民營企業(ye) 各占半壁江山。

  與(yu) 此同時,企業(ye) 創新效能明顯提升,發明專(zhuan) 利增加。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2022中國企業(ye) 500強共持有各類有效專(zhuan) 利166.80萬(wan) 件,比上年500強增加21.94萬(wan) 件;其中有效發明專(zhuan) 利67.29萬(wan) 件,比上年500強增加7.83萬(wan) 件,發明專(zhuan) 利數量占比為(wei) 40.34%。

  參與(yu) 標準製定繼續保持活躍,國內(nei) 標準數持續增加。2022中國企業(ye) 500強累計共參與(yu) 標準製定74939項,比上年500強增加了5989項,其中參與(yu) 國內(nei) 標準製定69600項。

  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回望過去,世界經濟中心幾度遷移,背後的重要力量就是創新。”中國企業(ye) 聯合會(hui) 、中國企業(ye) 家協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朱宏任表示,隨著我國企業(ye) 研發強度不斷提高,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卓著,重大科技攻關(guan) 紮實推進。高鐵、核電、航母、深海機器人、空間站、量子計算、5G等諸多創新成果全球矚目。新能源汽車、大飛機等領域的核心關(guan) 鍵技術正在逐步取得新突破。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作為(wei) 創新的承載主體(ti) ,企業(ye) 研發投入不斷增加,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的趨勢未有改變。例如,中國企業(ye) 500強的研發投入增加了1.67倍,研發強度從(cong) 1.33%波動提升到了1.81%,持有的有效專(zhuan) 利增加了4.01倍,發明專(zhuan) 利增加了6.93倍,發明專(zhuan) 利占比提高了14.83個(ge) 百分點。

  創新也帶來豐(feng) 厚的利潤。2022年創新百強企業(ye) 平均營業(ye) 收入利潤率為(wei) 9.58%,比上年提高了2.48個(ge) 百分點。其中,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利潤率高達31.98%、龍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wei) 26.84%、華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3.13%、華峰集團有限公司也達21.87%。

  “創新驅動,從(cong) 未改變。”但朱宏任坦言,還應注意到,500強企業(ye) 中仍有超過300家企業(ye) 研發強度低於(yu) 2%。雖然部分產(chan) 業(ye) 已經在全球具有了一定競爭(zheng) 優(you) 勢,一些技術已經達到了全球領先水平,但不可否認,一些短板領域、弱勢環節仍是我國企業(ye) 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所麵臨(lin) 的嚴(yan) 峻現實挑戰。

  朱宏任說,對絕大多數中國大企業(ye) 來說,目前還隻是完成了成長第一階段的任務,即在規模擴張上取得了明顯進展,邁入了全球行業(ye) 收入的前列,但在盈利水平的提升上,還隻是邁出了高質量發展的第一步。

  “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布局正在從(cong) 過去基於(yu) 比較成本優(you) 勢原則轉向兼顧成本、效益和安全,成本效益最大化不再是決(jue) 定全球產(chan) 業(ye) 分工格局最重要的決(jue) 定性因素,風險和安全成為(wei) 影響跨國公司布局加工製造基地的重要考量,短鏈化、分散化、本土化、區域化、陣營化等成為(wei) 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調整的新方向。”朱宏任強調,未來,我國企業(ye) 應全麵強化競爭(zheng) 優(you) 勢,顯著增強價(jia) 值創造能力,穩步邁向世界一流企業(ye) 陣營。(記者梁倩)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