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新型生命探測裝備馳援抗震第一線

發布時間:2022-09-08 09:53:00來源: 科技日報

  ◎記者 何 亮

  9月6日13時20分,在有關(guan) 方麵統一部署下,兩(liang) 款新型生命探測裝備運抵瀘定抗震救災一線,由四川消防救援總隊安排,協助救援人員探測廢墟之中的生命跡象,點亮生命之光。

  四川甘孜州瀘定縣6.8級地震,造成得妥鎮山體(ti) 滑坡與(yu) 房屋受損較嚴(yan) 重。地震發生後,應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聞令而動,緊急調度由該所和中南大學聯合研發的基於(yu) MIMO雷達的人體(ti) 目標辨識與(yu) 定位裝備和多模融合生命探測儀(yi) 馳援災區。5日下午15時參與(yu) 救援的3人小分隊完成集結,連夜驅車前往震中。6日中午12時已抵達磨西鎮與(yu) 當地消防救援力量匯合,爭(zheng) 分奪秒投入營救工作。

  記者了解到,今年4月29日,長沙當地一居民自建房發生倒塌事故。救援人員利用MIMO雷達人體(ti) 目標辨識與(yu) 定位裝備,成功探測到3名被困人員的具體(ti) 位置,為(wei) 後續精準救援提供了技術支撐。同時,救援人員借助多模融合生命探測儀(yi) ,通過視音、視頻係統深入到廢墟縫隙中,確定了2名幸存者被困位置及周圍環境,輔助救援人員科學決(jue) 策、精準施救。

  應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李震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這兩(liang) 款新型生命探測裝備是“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複雜災害條件下生命搜救裝備研究與(yu) 應用示範”的最新成果。基於(yu) MIMO雷達的人體(ti) 目標辨識與(yu) 定位裝備具有探測距離遠、定位精度高、識別數量多的功能特點,可以準確搜索定位廢墟下被困人員位置,實現多個(ge) 目標的三維定位,降低了誤報率,提高了探測結果的置信概率,使災害救援現場搜救效能得到提升。多模融合生命探測儀(yi) 能夠綜合利用多種傳(chuan) 感器對廢墟內(nei) 被困人員進行探測,並將雷達回波、圖像和聲音等信息無線傳(chuan) 輸到手持終端進行綜合判斷分析,可有效克服單一傳(chuan) 感器探測的技術缺陷,提高生命搜救效能。

  “這些功能特性使得生命探測儀(yi) 特別適用於(yu) 地震、建築物坍塌等災害事故的搜索探測工作。”李震說。

  截至發稿,在兩(liang) 款新型生命探測裝備的協助下,消防救援人員正在對震區被困人員進行全方位的搜救。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