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廁所裝監控防止吸煙,安全管理不是侵犯隱私的理由
作者:陳廣江
近日,網傳(chuan) 一公司在廁所隔間裝監控,引發熱議。9月13日,涉事公司相關(guan) 工作人員回應稱,今年才安裝,為(wei) 監控員工吸煙。有律師認為(wei) ,公司在廁所非公共區域安裝攝像頭,無論是出於(yu) 安全考慮,還是方便管理,都嚴(yan) 重侵犯了員工的隱私權。14日,福建廈門翔安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表示,已實地介入調查。
網傳(chuan) 監控畫麵顯示,員工“蹲坑”全過程一目了然、一覽無餘(yu) ,幾位被“抓獲”員工抽煙、玩手機的行為(wei) 被清晰地記錄了下來,並標注了“案發”時間、地點以及公司的處罰決(jue) 定,隔著屏幕都給人一種強烈的不適感。此事一出,再次引發了公眾(zhong) 的“隱私焦慮”。
消防安全無小事,防患未“燃”是關(guan) 鍵。作為(wei) 一家主打鋰電池製造和銷售的新能源企業(ye) ,公司將員工抽煙行為(wei) 視為(wei) 觸犯公司紅線,可以理解,但安全防護不能成為(wei) 在廁所安裝監控的理由。廁所是一種極度私密的空間,連如廁都要被監控,讓員工們(men) 情何以堪?一旦監控畫麵外泄,後果更嚴(yan) 重。
網絡信息時代,隱私信息泄露成為(wei) 一大問題。正因此,近年來,我國保護公民個(ge) 人信息的相關(guan) 法律法規越來越完善,相關(guan) 部門的執法力度也越來越大。侵犯公民隱私,輕則構成違法,重則涉嫌犯罪。對此,《民法典》《治安管理處罰法》《刑法》等多部法律法規都有明確規定。
但令人瞠目的是,這家公司不僅(jin) 在廁所安裝了監控,還把監控內(nei) 容公開展示並當成處罰員工的“罪證”,明目張膽、肆無忌憚地侵犯員工隱私權。出現這種離譜的做法,恐怕與(yu) 公司日常管理中的霸道做派存在聯係。
企業(ye) 管理是一門科學、一門藝術,“拍腦袋”“亂(luan) 彈琴”隻能適得其反。為(wei) 防止和懲戒員工抽煙,在廁所安裝監控攝像頭,並以監控內(nei) 容為(wei) 依據進行處罰,此舉(ju) 實屬歪招、昏招。有網友直言,在廁所安裝一個(ge) 煙霧報警器足以達到防止員工抽煙的目的,而且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何必裝監控?
近年來,為(wei) 防止員工“摸魚”,一些公司歪招頻出,屢屢引發爭(zheng) 議。有的在廁所安裝紅外報警係統,一旦員工“蹲坑”超過10分鍾,廁所門自動打開;有的在員工電腦上安裝了行為(wei) 感知係統,分析員工工作效率、離職傾(qing) 向等行為(wei) ;有的要求員工上報手機電量消耗截圖,以避免員工上班時間刷視頻、玩遊戲……
一個(ge) 不尊重員工的公司,也得不到員工的尊重。據報道,涉事公司近日新增一則開庭公告,案由為(wei) 勞動爭(zheng) 議。此外,該公司股東(dong) 也存在20多條訴訟信息,其中超半數案由為(wei) 勞動爭(zheng) 議或勞動合同糾紛。
現代科技為(wei) 企業(ye) 提供了更多更強大的管理手段,但企業(ye) 管理者要警惕控製欲,否則很可能導致員工與(yu) 企業(ye) 離心。此次事件再次為(wei) 那些任性而為(wei) 的企業(ye) 敲響警鍾。(陳廣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