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預付資金打水漂?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來破解
近年來,利用優(you) 惠吸引消費者辦卡充值的預付式消費越來越火,但也滋生了一些預付卡市場亂(luan) 象,損害消費者權益。為(wei) 此,相關(guan) 部門和地方政府不斷出台各項舉(ju) 措,加強預付卡領域的監管力度。近日,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預付資金管理產(chan) 品——“元管家”正式對外發布,試圖探索一條預付式消費資金管理新路徑。
什麽(me) 是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簡單來講,就是用計算機程序寫(xie) 一份合同,按照約定條件自動完成數字人民幣支付履行合約義(yi) 務。
例如,家長給孩子報了培訓班,並把課時費存管在數字人民幣錢包裏,以後孩子每上一次課,加載在數字人民幣錢包上的智能合約就自動給培訓機構付一次錢。這樣一來,家長就不用擔心商家挪用資金甚至卷款跑路了。
北京市朝陽區厚海培訓學校是首批參與(yu) 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預付式消費服務項目的商戶。該校校辦主任黃亞(ya) 鋒告訴記者,借助數字化平台幫忙,培訓機構可以試著解決(jue) 資金管理和家長信任的問題。隨著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投入使用,家長們(men) 可以更放心。
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副所長狄剛介紹,采用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進行預付資金管理,一方麵將合同條款寫(xie) 入智能合約,商戶不能隨意劃轉消費者預付的資金;另一方麵,在實際消費之前,預付資金仍然歸消費者所有,即使商戶破產(chan) 清算,也能保護消費者資金安全。
數字人民幣的智能合約功能已經應用在多個(ge) 場景。試點地區消費者比較熟悉的數字人民幣消費紅包就是借助了智能合約功能,實現對使用數字人民幣紅包的個(ge) 人和商戶進行限定,超期未使用的紅包可以自動返還出資方。
當前,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的市場需求正在持續拓展。記者了解到,在財政補貼、科研經費等定向支付領域,通過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功能,能夠監測支付用途,提升政府資金使用效率。另外,在資金歸集、智能分賬等資金結算領域,通過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功能,能夠解決(jue) 支付交易處理的合規問題,提高資金處理的準確性與(yu) 自動化水平,降低人工處理差錯和風險。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範一飛在近日舉(ju) 辦的2022中國(北京)數字金融論壇上表示,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已在消費紅包、政府補貼、零售營銷、預付資金管理等領域成功應用,取得良好效果。
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生態建設工作剛剛起步,仍有大量的基礎工作要做。
範一飛強調,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要注意製度銜接,合約模板的合法性、一致性和通用性是智能合約發揮強製履約價(jia) 值的重要基礎,因此要建立有效機製對其加強管理。新技術應用有助於(yu) 解決(jue) 現實難題,但是智能合約並不能消除各行業(ye) 的原生風險,要加強與(yu) 相關(guan) 行業(ye) 管理部門和司法部門的溝通協調,共同探討風險管理問題。
專(zhuan) 家認為(wei) ,要注意讓普通用戶也能讀懂數字合同,更好地讓合約開發標準化,降低開發難度,降低生態夥(huo) 伴的投入成本,提升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的場景適應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