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掉水分,為天價種植牙止“疼”
日前,國家醫保局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hui) 議第3946號建議的答複中稱,國家醫保局近期梳理匯總了全國各地口腔種植牙醫療服務價(jia) 格情況,將啟動口腔種植醫療服務和耗材收費專(zhuan) 項整治,規範口腔種植類醫療服務項目和價(jia) 格,降低偏高的醫療費用負擔。與(yu) 之呼應的,是國家醫保局在近日發布的《開展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收費和耗材價(jia) 格專(zhuan) 項治理的通知》。其中明確,三級公立醫院單顆常規種植牙醫療服務部分的總價(jia) 原則上不超過4500元;種植體(ti) 、牙冠等耗材的價(jia) 格將分別通過集采和競價(jia) 掛網的方式擠出水分,降低價(jia) 格。
口腔種植費用已經成為(wei) 百姓就醫的普遍痛點。據本報報道,“半口15萬(wan) 到20萬(wan) 元,全口30萬(wan) 到40萬(wan) 元”,一些民營口腔醫院門診部給出的種植牙報價(jia) ,常常讓客戶心驚肉跳。“種一口牙等於(yu) 買(mai) 一輛寶馬”、“全口一套房標價(jia) ”,讓不少患者“望牙興(xing) 歎”。
口腔種植領域“天價(jia) 收費”,主要有兩(liang) 個(ge) 原因。其一,該項目價(jia) 格組成十分複雜,耗材及服務本身標價(jia) 不菲,且對人工操作的水平有較高要求。此外,種植牙市場魚龍混雜,一些機構巧立名目甚至隨意加價(jia) ,對耗材和服務占比含混不清,致使最終擺在患者麵前的,是一筆怎麽(me) 算也對不上的糊塗賬。
國家醫保局的專(zhuan) 項治理,劍指種植牙價(jia) 格過高現狀和欺詐亂(luan) 象。其中,對於(yu) 三級公立醫院常規種植牙項目,劃定了門診診查、生化檢驗和影像檢查、種植體(ti) 植入、牙冠置入等服務價(jia) 格的參考總和,創新了全流程價(jia) 格調控,規避了“按下葫蘆浮起瓢”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信息不對稱”的空子;對於(yu) 種植體(ti) 、牙冠等集采及競價(jia) 掛網的計劃,則有利於(yu) 擠壓流通過程中存在的虛高空間。一麵從(cong) 服務“軟件”上控高,一麵在材質“硬件”上擠水;雙管齊下,為(wei) 的就是進一步降低種植牙的整體(ti) 價(jia) 格,保障更多患者獲得負擔得起的缺牙修複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通知還要求加強民營醫療機構口腔種植價(jia) 格監管,對價(jia) 格高、采用“介紹費”“好處費”買(mai) 賣客源引流的予以公開曝光。這意味著,實行自主定價(jia) 的民營醫療機構,不可以對新政置之不理,更不能向患者漫天要價(jia) 。公立醫療機構的全流程服務價(jia) 格,客觀上提高了患者對亂(luan) 收費現象的警惕和舉(ju) 報意識,從(cong) 而倒逼民營醫療機構在價(jia) 格方麵加強自我約束。無論是直截了當的參考線,還是實實在在的嚴(yan) 舉(ju) 措,無不體(ti) 現了政府回應百姓需求的力度和決(jue) 心,必定能形成種植牙降價(jia) 的重要推動力。
當然,若想讓種植牙成為(wei) 人人可及的平民消費,還需不斷加大牙科人才培養(yang) 、創新耗材技術水平。新規發布,令患者充滿期待,算是給這條降價(jia) 之路,開了個(ge) 好頭。(辛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