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獲得豐富科學成果

發布時間:2022-09-19 09:58: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9月19日消息(記者張聞)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據國家航天局探月與(yu) 航天工程中心消息,截至目前,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獲取原始科學探測數據超過1480GB,我國科學家團隊依托獲取的一手數據取得了一批原創性成果。多項研究成果表明,“祝融號”火星車著陸區存在水活動痕跡。

  “祝融號”火星車的著陸區,位於(yu) 火星烏(wu) 托邦平原的南部。經過一年多的巡視探測,“祝融號”火星車發現在著陸區存在與(yu) 水活動緊密相關(guan) 的板狀岩石。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劉洋:(岩石)它顏色比較亮,通過光譜數據,我們(men) 看到它的成分富含一些含水礦物的鹽類。既然有水,我們(men) 就認為(wei) 火星近10億(yi) 年來可能還有一些適宜生命起源或是存在的氣候條件。

  天問一號任務已經獲取原始科學探測數據1480GB。在此之前,我們(men) 想要了解火星,隻能依靠國外的數據。天問一號任務科學應用首席科學家潘永信表示,一手數據,提高了科學發現的主動性。

  潘永信:天問一號給中國科學家提供了第一手的數據,意味著我們(men) 可以從(cong) 最根本上來解析我們(men) 的科學故事。數據的自主性,預示著我們(men) 在科學發現方麵的主動性會(hui) 高。

  “祝融號”火星車目前處於(yu) 休眠狀態,預計在年底待火星環境條件轉好後自主喚醒。在確認工作狀態正常之後,它將繼續向南行進,獲取更多的巡視探測數據。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