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上數江豚
光明日報記者 周夢爽
“發現江豚,發現江豚,15度,離船450米,離岸300米,2頭江豚!”9月22日上午8時,2022年長江江豚科考隊安徽組030號科考船的目視觀察隊員將信息通報給記錄員。與(yu) 此同時,多位攝影師同時按下快門,記錄下了這精彩的畫麵。
這是發生在2022年長江江豚科學考察中的一幕。
在漁政030號船頂正前方,科研人員搭建了觀察平台,3名目視觀察者正在用專(zhuan) 業(ye) 望遠鏡仔細觀察前方水域,搜尋長江江豚的蹤跡,中間觀察者還不時在電腦和記錄本上記錄數據。在這3名目視觀察隊員後麵的一個(ge) 一米高的台子上,用望遠鏡觀察的錢正義(yi) 博士則顯得有些“東(dong) 張西望”。
“我的崗位叫‘獨立觀察者’,一般是由經驗豐(feng) 富的人擔任,其任務一是幫助前麵3位目視觀察者確認觀測情況,如江豚的數量,是否是母子豚等,二是單獨補充記錄被看‘漏’掉的江豚,作為(wei) 考察結果的一種校正。”本次科考隊隊員、湖北省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hui) 副秘書(shu) 長錢正義(yi) 笑著說。
2022年長江江豚科學考察隊安徽組負責人、中國水產(chan) 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ye) 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凱介紹,雖然本次科考采用了被動聲學、環境DNA及影像輔助識別技術,但是水上目視觀察依然是非常重要、核心的考察手段。“在顛簸的江麵上使用高倍率望遠鏡極易造成視覺疲勞,我們(men) 建立了每30分鍾一次的輪班製度,保證隊員的精力充沛,降低了個(ge) 體(ti) 差異造成的觀測誤差。”劉凱說。
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長江江豚是我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屬於(yu) 長江中特有的淡水鯨豚類動物,是評估長江生態係統狀況的重要指示物種。2017年長江江豚科學考察結果顯示種群數量為(wei) 1012頭,種群極度瀕危。通過本次考察,將全麵掌握長江江豚種群數量分布和棲息地環境現狀,整體(ti) 評估長江江豚種群數量、結構及變化趨勢,科學分析長江江豚致危因素和保護措施效果,為(wei) 製定更有針對性的長江江豚保護方案提供依據。
本次科考範圍包括長江幹流中下遊段約1600公裏江段,洞庭湖、鄱陽湖湖區及部分長江支流江段,由120餘(yu) 名考察隊員、20餘(yu) 艘漁政船艇同步實施。
在光明日報記者隨船采訪的安徽江段,科考隊搭乘漁政030號、037號2艘船進行科考任務,已連續多日,在蕪湖、銅陵、安慶等江段觀察到了長江江豚母子同遊和長江江豚集群活動的寶貴畫麵。
“這次科考觀測到較多新生幼豚,表明長江江豚自然種群正在繁衍壯大。隨著長江大保護的持續推進和十年禁漁政策的實施,長江江豚的生存環境得到顯著改善,也讓我們(men) 對長江江豚的未來充滿信心。”劉凱說。
錢正義(yi) 畢業(ye) 於(yu)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鯨類保護學科,曾參與(yu) 了2012年和2017年兩(liang) 次長江江豚科學考察。“能再次參與(yu) 長江江豚科考我感到非常榮幸,也深切體(ti) 會(hui) 到了長江大保護的顯著成效。”
從(cong) 一名科研人員轉型為(wei) 公益人,錢正義(yi) 始終關(guan) 注著長江江豚的命運。“近年來,湖北省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hui) 與(yu) 政府部門積極推進協助巡護項目,把捕魚人轉型成為(wei) 協助巡護員,既解決(jue) 轉產(chan) 漁民生計又增加長江大保護‘群管力量’,打造了一支守護長江江豚的民間生力軍(jun) 。在這次科考中,鄱陽協助巡護隊蔣禮義(yi) 等四名協助巡護員也成了科考隊員呢!”錢正義(yi) 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