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光明時評】提升課後服務品質是深化“雙減”必答題

發布時間:2022-09-28 10:24: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時評】

  作者:李思輝(湖北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研究中心華中科技大學分中心研究員)

  9月19日,教育部網站公布了教育部對人大代表“關(guan) 於(yu) 促進義(yi) 務教育延時服務優(you) 質均衡發展的建議”的答複內(nei) 容。答複稱,教育部高度重視課後服務工作,指導各地豐(feng) 富課後服務內(nei) 容,下一步將全麵落實經費保障機製,建立課後服務信息管理係統。

  從(cong) 去年7月24日中辦、國辦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減輕義(yi) 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e) 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算起,“雙減”政策施行才一年多,卻對課外培訓市場的治理、對廣大中小學生學習(xi) 壓力的緩解、對各地中小學校教學方式的優(you) 化,乃至對整個(ge) 社會(hui) 教育焦慮心態的紓解都產(chan) 生了積極推動作用,讓人們(men) 看到了教育改革對社會(hui) 期盼的積極回應。

  不搞課後培優(you) ,“三點半問題”怎麽(me) 解決(jue) ,孩子們(men) 課後能做些什麽(me) ?教育部摸底調查數據顯示:眼下92.7%的學校開展了文藝體(ti) 育類活動,88.3%的學校開展了閱讀類活動,87.3%的學校開展了科普、興(xing) 趣小組和社團活動,自願參加課後服務的學生比例由“雙減”前的49.1%提高到92.2%……這說明廣大中小學校“接棒”效果總體(ti) 不錯。也要看到,改革既要有形式上的大刀闊斧、立竿見影,也離不開製度上的銜接配套、層層深入。

  今時今日之改革很難“皆大歡喜”,往往需要解決(jue) 很多問題。比如“雙減”政策契合民心民意,也讓很多課外培優(you) 機構“摸不著頭腦”,有的依然在探頭探腦、變換花樣製造焦慮;有的老師和家長依然對“培優(you) 式”應試教育有路徑依賴,對“雙減”的長遠效果心存顧慮;還有的地方在課後服務保障上投入不足,不同地區、不同學校提供的服務層次、效果、品質也有差異……如何保障課後服務的效果、促進服務品質相對均衡,是擺在相關(guan) 部門麵前的一道必答題。

  做好這道必答題,需要進一步深化對“雙減”的認識。“雙減”既是一種學生自願參加的課後延伸服務,也是廣大中小學校現階段需要承擔的一項重要改革任務,不能敷衍、應付乃至抵觸;各地安排經費配套保障是做好課後服務的基礎,不能掉鏈子;課後服務客觀上增加了老師的工作量,讓教師的付出與(yu) 回報成正比,並且有調休的機會(hui) ,是一項應有的製度設計。課後服務雖是一項延伸服務,但也關(guan) 乎公平正義(yi) 。除了定期監測服務效果外,相關(guan) 部門能否對課後服務品質進行定期考評、獎罰分明,促使廣大中小學校更加重視課後服務、不斷創新服務形式、切實提高服務品質?

  課後服務不僅(jin) 包括課後作業(ye) 輔導,而且涉及科普、文體(ti) 、藝術、勞動、閱讀等很多方麵,需要包括教育、科技、文化、體(ti) 育等諸多部門協同配合、共同發力。相對而言,美國的課後服務起步較早,在美國課後服務發展過程中,除了政府的支持、引導,社會(hui) 力量也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成立於(yu) 2000年的社會(hui) 組織“課後聯盟”為(wei) 推動美國課後服務可持續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雙減”往更深處走,調動社會(hui) 力量積極參與(yu) 、作為(wei) 補充、形成合力也是一種現實需要。

  “雙減”一年多,人們(men) 的很多行為(wei) 習(xi) 慣變了。隨著改革的深入,課後服務從(cong) “全覆蓋、廣參與(yu) ”到不斷“上水平、強保障”,相信人們(men) 的教育觀念乃至整個(ge) 社會(hui) 的心態都會(hui) 發生積極變化。一旦家長和學校徹底擺脫了“搶跑式學習(xi) ”“填鴨式教育”的思維慣性,中小學生的課業(ye) 負擔會(hui) 進一步減輕,孩子們(men) 將得以在他們(men) 各自喜歡的領域裏,自由撒歡、擁抱童年。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