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十年間進出口增長超56% 雙向投資穩居世界前列 高水平開放鋪展恢宏畫卷

發布時間:2022-10-12 10:29:00來源: 經濟參考報

  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腳步漸近,上海“四葉草”將再次吸引世人目光。作為(wei) 世界上首個(ge) 以進口為(wei) 主題的國家級展會(hui) ,進博會(hui) 彰顯出中國市場強大的吸引力,也詮釋著中國開放共享的理念。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持對內(nei) 對外開放相互促進、“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貿易強國建設向縱深推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不斷增強。

  從(cong) 2012年到2021年,我國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總額由4.4萬(wan) 億(yi) 美元增至6.9萬(wan) 億(yi) 美元,增長超56%,全球排名由第二位升至第一位;

  吸引外資規模自2017年以來連續4年位居世界第二;

  2013年至2021年,我國累計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11281億(yi) 美元,穩居世界前列;

  ……

  十年間,我國的開放事業(ye) 取得了曆史性成就。

  站在新的曆史階段,中國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努力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麵。

  門越開越大 貿易投資規模連上台階

  在上海,將於(yu) 11月舉(ju) 辦的第五屆進博會(hui) 已經進入倒計時,不少展商正在積極布展。此前連續舉(ju) 辦的四屆進博會(hui) ,積極推動展品變商品、展商變投資商,累計意向成交額達2700多億(yi) 美元。

  在海南,全球奢侈品巨頭路威酩軒(LVMH)集團宣布,將香水化妝品中國區旅遊零售供應鏈中心落地海口,看好的就是自由貿易港的開放發展前景,以及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

  在北京,全國首家外商獨資保險資管公司、全國首個(ge) 國際研究型醫院等一批標誌性項目陸續落戶。在“兩(liang) 區”(即國家服務業(ye) 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和北京自貿試驗區)疊加優(you) 勢,以及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hui) 的帶動下,北京走出了服務業(ye) 擴大開放的新步伐。

  ……

  放眼神州大地,伴隨著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中國市場吸引力不斷提升,對外經貿合作連上台階,開放事業(ye) 取得了突破性成就。

  ——對外貿易總額躍居世界第一。2020年我國對外貿易總額由2012年的4.4萬(wan) 億(yi) 美元升至5.3萬(wan) 億(yi) 美元,成為(wei) 全球第一大貿易國。2021年,我國對外貿易總額增至6.9萬(wan) 億(yi) 美元,繼續保持世界第一。

  ——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穩步增長。我國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由2012年的1133億(yi) 美元升至2021年的1735億(yi) 美元,年均增長4.8%,自2020年起穩居世界第二位。

  ——企業(ye) “走出去”邁出堅實步伐。境外中資企業(ye) 從(cong) 2012年末近2.2萬(wan) 家增長到超過4.5萬(wan) 家,境外投資存量從(cong) 2012年末的0.5萬(wan) 億(yi) 美元增長到超過2.7萬(wan) 億(yi) 美元,促進了我國與(yu) 東(dong) 道國互利共贏。

  在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yu) 政治研究所研究員高淩雲(yun) 看來,十年來,中國開放發展成就斐然。“向開放要活力,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中國取得了許多舉(ju) 世矚目的曆史性突破。”

  基越築越牢 開放型經濟建設高效推進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顧學明認為(wei) ,這十年,是我國開放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十年,開放麵臨(lin) 的風險挑戰前所未有,而我國之所以能夠穩步發展並取得顯著成績,關(guan) 鍵就在於(yu) 緊緊把握好了開放的方向、節奏和道路。

  回顧十年來我國改革開放曆程,一張清單的出台、推廣並不斷縮短,成為(wei) 生動的寫(xie) 照。

  2013年第一張自貿試驗區版外商投資準入負麵清單出爐,2016年在全國實施外商投資負麵清單管理模式,被看作是我國開放製度的重要變革。

  從(cong) 這張清單開始,我國外資管理體(ti) 製從(cong) 正麵清單管理向負麵清單管理轉變,將實行了30多年的全鏈條審批製度改為(wei) 有限範圍內(nei) 的審批和告知性備案的管理製度,並轉為(wei) 外商投資信息報告製。

  到今天,外資準入負麵清單已經連續5年縮短,清單上的每一個(ge) “減法”,都意味著一個(ge) 更加開放的領域。

  以汽車產(chan) 業(ye) 為(wei) 例,在2018年版的外資準入負麵清單中明確汽車行業(ye) 取消外資限製的“時間表”,為(wei) 外資企業(ye) 吃下了“定心丸”。

  2019年初,特斯拉超級工廠在上海開工,短短一年內(nei) 完成了建廠、生產(chan) 、交付。至2022年8月,第100萬(wan) 輛整車下線,跑出了罕見的“中國速度”。

  外資引進來,還要留得住。我國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ti) 製,一個(ge) 重要目的就是通過開放促進自身加快製度建設、法規建設,完善營商環境和創新環境。

  2013年以來,我國先後部署建設了21個(ge) 自貿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加大開放製度的先行先試力度。

  2020年,實施新版外商投資法,首次以法律形式確立了國家在“投資促進”、“投資保護”和“投資管理”三個(ge) 層麵的基礎性製度保障,開啟新的外商投資管理體(ti) 製。

  2021年,在海南推出第一張跨境服務貿易負麵清單,實現了對服務貿易管理模式的重大突破。

  ……

  波士頓谘詢公司中國區執行合夥(huo) 人吳淳用中國速度、中國執行力和開放新格局三個(ge) 關(guan) 鍵詞評價(jia) 中國在優(you) 化營商環境方麵的行動。

  “在日益複雜的地緣政治和國際環境中,中國選擇擁抱世界。”吳淳認為(wei) ,中國經濟重心轉向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營商環境更加與(yu) 國際接軌。

  中國的成績也獲得了世界認可。從(cong) 2013年至今,我國營商環境全球排名從(cong) 第96位躍升至最新的第31位。

  對於(yu) 十年來的開放型經濟製度建設曆程,商務部研究院外國投資研究所副主任張菲深有感觸。她對記者說,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把握高水平開放的曆史主動,以一項項突破性的開放部署,實現由商品要素開放向製度型開放轉變,構建起“陸海內(nei) 外聯動、東(dong) 西雙向互濟”全麵開放格局,以實際行動譜寫(xie) 著開放型經濟建設的新篇章。

  “這是紮實推進開放發展的十年。”在中共中央宣傳(chuan) 部就經濟和生態文明領域建設與(yu) 改革情況舉(ju) 行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用“廣度和深度得到了全麵拓展”來概括十年來我國對外開放的成績。

  路越走越寬 開放成果惠及世界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連接柬埔寨首都金邊和西哈努克港的金港高速公路,10月1日通車試運營。這是柬埔寨的第一條高速公路,也是中柬共建“一帶一路”的重點項目,標誌著柬埔寨從(cong) 此進入高速公路時代。

  從(cong) 起步到壯大,從(cong) “大寫(xie) 意”到“工筆畫”,“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九年來,我國已與(yu) 149個(ge) 國家、32個(ge) 國際組織簽署200多份合作文件,共商共建共享取得了實打實、沉甸甸的成就。

  十年間,中國的“朋友圈”不斷擴大,對外簽署的自貿協定由10個(ge) 增長到19個(ge) ,增長近1倍;和自貿夥(huo) 伴的貿易額占中國全部貿易額的比重由17%增長到2021年的35%。

  今年初,《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RCEP)生效實施,意味著全球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的自貿區正式落地。

  顧學明指出,十年間,我國對全球開放發展的貢獻實現由量的累積到質的巨變,不僅(jin) 貢獻了全球貨物和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四分之一的增量和全球對外直接投資約六分之一的增量,也分享了巨大市場紅利,更在國際經濟治理體(ti) 係中發出了更多中國聲音、貢獻了更多中國方案。

  不斷擴大開放,為(wei) 中國發展增添了活力,也激活了世界經濟的一池春水。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2021年,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38.6%,超過七國集團(G7)國家貢獻率的總和。

  “中國經濟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韓文秀說。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踐行開放承諾,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麵,中國還在持續推進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加快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繼續高質量實施RCEP協定,維護區域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積極打造中國—東(dong) 盟自貿區3.0版,構建更加互惠互利的雙邊和區域經貿關(guan) 係;加快推動出台自貿實驗區版和全國版跨境服務貿易負麵清單,提升自主開放水平……一係列舉(ju) 措安排釋放出我國堅定開放的信號。

  在高淩雲(yun) 看來,中國堅持開放發展,是洞悉曆史規律、順應曆史大勢、把握曆史主動的必然選擇,為(wei) 世界共同發展注入強勁信心和不竭動力。(記者王文博)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