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感受中國書法之美 領略傳統文化魅力

發布時間:2022-10-24 09:56: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7年前,來自墨西哥的荷馬開始學習(xi) 中文,迷上了漢字的“神秘”“複雜”,認為(wei) “隻要把充滿時光印記的漢字學明白”,就能學會(hui) 中文。“漢字是中華文化的載體(ti) ,中國書(shu) 法是以漢字為(wei) 依托的古老藝術形式,很難不讓人著迷,我也不例外。就這樣,我慢慢地走進了中國書(shu) 法的世界。”荷馬說。

  荷馬的感受正是中國書(shu) 法走向世界,被越來越多的海外中文和中國文化愛好者所熟悉和喜愛的佐證。

  北京語言大學教授、中國書(shu) 法國際傳(chuan) 播研究院執行院長朱天曙在教授來華留學生書(shu) 法方麵有著豐(feng) 富的經驗。在他看來,書(shu) 法不僅(jin) 是中華民族的傳(chuan) 統藝術,也是具有世界意義(yi) 的東(dong) 方藝術門類。中國書(shu) 法不僅(jin) 以其鮮明的民族特色屹立在世界藝術之林,在國際文化傳(chuan) 播和國際中文教學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從(cong) 愛漢字到愛書(shu) 法

  荷馬如今是廈門大學的一名應用語言學方向的碩士生,回顧自己的書(shu) 法學習(xi) 之路,他記得在開始正式學習(xi) 書(shu) 法之前,是把其當成解壓性的愛好。2021年,荷馬加入了廈門大學主要麵向校內(nei) 來華留學生的“落紙雲(yun) 煙書(shu) 法俱樂(le) 部”,開啟係統學習(xi) 書(shu) 法之路。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xi) ,他發現自己對漢字的結構、含義(yi) 等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也“更加愛書(shu) 法了”。

  在“落紙雲(yun) 煙書(shu) 法俱樂(le) 部”創辦人、廈門大學研究生龔單丹的印象中,荷馬非常勤奮,從(cong) 其全勤學習(xi) 記錄就可以看出。“在進行書(shu) 寫(xie) 練習(xi) 時,雖然荷馬也會(hui) 遇到困難,但都能堅持學習(xi) ,這背後正是他對書(shu) 法的熱愛。”

  像荷馬一樣熱愛書(shu) 法的母語非漢語的中文學習(xi) 者並不鮮見,在每年的“漢語橋”中文比賽中,不少參賽外國學生登台揮毫正是例證之一。

  究其背後原因,朱天曙認為(wei) 跟中國的發展密切相關(guan) 。“在海外,關(guan) 注中國和中國文化的人越來越多,書(shu) 法作為(wei) 中國文化的一個(ge) 部分,毫無意外會(hui) 受到關(guan) 注。除此之外,書(shu) 法作為(wei) 獨特的藝術形式,受青睞也有具體(ti) 原因,主要體(ti) 現在漢字本身的藝術之美、書(shu) 法藝術發展的曆史、中國詩書(shu) 畫印一體(ti) 的文化傳(chuan) 統、把認識漢字和欣賞中國藝術結合在一起等方麵。”朱天曙說,“海外中文學習(xi) 者對書(shu) 法有興(xing) 趣,首先源於(yu) 對漢字有興(xing) 趣。而以漢字為(wei) 表現對象的書(shu) 法,追求形神統一,筆法豐(feng) 富而靈活,有著豐(feng) 富的內(nei) 涵,吸引學習(xi) 者進一步去了解。”

  作為(wei) “落紙雲(yun) 煙書(shu) 法俱樂(le) 部”的授課教師,龔單丹觀察發現,參與(yu) 俱樂(le) 部書(shu) 法學習(xi) 的學生大多抱有對中國文化的強烈興(xing) 趣,這也是其學習(xi) 書(shu) 法的主要動力。

  書(shu) 法教學助推中文教學

  在朱天曙看來,書(shu) 法教學和國際中文教學之間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關(guan) 係。前者是推動國際中文教學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國際中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2018年,中國書(shu) 法國際傳(chuan) 播研究院在北京語言大學成立,宗旨即是推動中文教學和書(shu) 法教學協同發展。”朱天曙說。

  書(shu) 法教學可以助推國際中文教學也是國際中文教育從(cong) 業(ye) 者的共識。

  龔單丹表示,語言學習(xi) 離不開對所學語言背後文化的認同,學習(xi) 書(shu) 法不僅(jin) 能促進漢語非母語的中文學習(xi) 者對中國文化以及中國哲學思想的理解,還能體(ti) 驗學習(xi) 書(shu) 法帶來的身心愉悅感,從(cong) 而拉近和中國的心理距離。“與(yu) 此同時,學習(xi) 書(shu) 法可以幫助中文學習(xi) 者認識漢字的演變,激發其對漢字的興(xing) 趣。值得一提的是,在用電子產(chan) 品打字為(wei) 主的時代,學習(xi) 書(shu) 法可以增加中文學習(xi) 者手寫(xie) 漢字的時長。”龔單丹說。

  從(cong) 去年10月到今年7月,龔單丹帶著“落紙雲(yun) 煙書(shu) 法俱樂(le) 部”的學生,開展了20多次書(shu) 法研修活動。 “研修活動為(wei) 我們(men) 創造了更深入了解中國文化的機會(hui) 。希望有一天我學成回國,可以把老師教授的知識傳(chuan) 遞給哈薩克斯坦的學生,為(wei) 中國和哈薩克斯坦的文化交流貢獻自己的力量。”參與(yu) 活動的哈薩克斯坦留學生艾麗(li) 如是說。

  加拿大約克區中文教師戴大器從(cong) 事中文教學數十年,他還記得30年前,當地的一些學校開設過書(shu) 法課。“書(shu) 法教學值得在中文學校提倡,學習(xi) 書(shu) 法是學生學習(xi) 漢字的有效途徑。近年來,我們(men) 在部分班級試教書(shu) 法,教學效果是很好的。”戴大器說。

  甘露凝是戴大器的學生,也是書(shu) 法教學的受益者。“9年的書(shu) 法學習(xi) 不僅(jin) 提升了我的中文水平,還讓我在繁忙的工作之外,可以從(cong) 安靜的書(shu) 寫(xie) 之中感受到心靈的安寧。”甘露凝說。

  教師需重視筆法教學

  對漢語非母語的中文學習(xi) 者來說,書(shu) 法學習(xi) 並非一蹴而就,遇到困難也在意料之中。

  比如,在進行具體(ti) 書(shu) 法字帖的臨(lin) 摹練習(xi) 時,如果不能有好的練習(xi) 效果難免會(hui) 產(chan) 生畏難情緒,進而影響到對書(shu) 法學習(xi) 的興(xing) 趣和熱情。這就需要教授者適時調整教學節奏和方式。

  為(wei) 了讓學生保持學習(xi) 興(xing) 趣,龔單丹會(hui) 設立一些有趣的課堂環節,采取一些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比如書(shu) 畫結合法、百變漢字法等。除此之外,她還讓學生嚐試多種書(shu) 寫(xie) 載體(ti) ,比如扇子、春聯、燈籠、書(shu) 簽以及手機保護殼等,以增強書(shu) 法在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存在感和實用性。“隨著新技術的發展,書(shu) 法學習(xi) 的資源越來越多,學生可以利用一些輔助學習(xi) 資源。比如,‘以觀書(shu) 法’‘掌上碑帖’等APP都是很不錯的選擇。”龔單丹說。

  針對書(shu) 法教學教授對象的學習(xi) 特點,戴大器的經驗是,教師可邊學邊教,以實現師生同練、其樂(le) 融融的教學效果。同時,在書(shu) 法教學初見成效後,可舉(ju) 辦班級展覽等活動,以鼓勵學生積極性。

  朱天曙強調,教授漢語非母語的中文學習(xi) 者書(shu) 法,蘊含著很大的學問。對教師來說,首先,要重視漢字教學,不僅(jin) 要識讀楷書(shu) ,還要能識讀一些篆書(shu) 、隸書(shu) 等,這樣能使學習(xi) 者對書(shu) 法藝術有一些直觀了解。其次,要重視筆法教學。作為(wei) 書(shu) 法課老師,教書(shu) 法還不能等同於(yu) 教漢字,要向學習(xi) 者講授書(shu) 法基本的執筆和用筆方法,以此為(wei) 基礎,才能進一步講授寫(xie) 漢字和學書(shu) 法的差別。第三,要強調藝術欣賞在教學當中的作用,讓學習(xi) 者學會(hui) 欣賞書(shu) 法的美。第四,要注重藝術實踐,即讓學生多寫(xie) 多練。(趙曉霞)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