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推出黃河生態檢察“專家號” “專科門診”破解黃河生態治理難題

發布時間:2022-10-27 09:20:00來源: 法治日報

  本報記者  鄭劍峰

  本報通訊員 餘(yu) 明

  黃河府穀段,素有“黃河入陝第一灣”之稱。

  此前這裏汙水橫流,非法采砂開挖魚塘比比皆是。在檢察機關(guan) 的推動下,陝西省府穀縣啟動黑臭水體(ti) 整治和汙水處理工程,沿岸平坑覆土栽種綠植。如今,憑欄而立,水天相連,波光粼粼,盡顯生態和諧之美。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qin) 河,孕育了璀璨厚重悠久的華夏文明。保護黃河,事關(guan)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進入新發展階段,陝西檢察如何全麵落實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各項重大任務?

  “全省檢察機關(guan) 要牢牢扛起服務保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政治責任、法治責任和檢察責任,不斷探索,共同抓好黃河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破解黃河生態治理難題。”陝西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王旭光近日接受《法治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推出黃河生態檢察“專(zhuan) 家號”

  2021年12月,經陝西省委編辦批準,在陝西省檢察院第八檢察部加掛“生態環境檢察部”牌子,充分發揮檢察一體(ti) 化的製度優(you) 勢,集中指導和辦理涉生態環境保護的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訴訟檢察案件。

  “生態環境檢察部設立後,共向下級院交辦、督辦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案件300餘(yu) 件,對重大案件20餘(yu) 次赴現場調查督辦,全麵強化對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和脆弱區等區域的司法保護。”陝西省檢察院生態環境檢察部副主任楊輝說。

  “然而,保護黃河是一項係統工程,涉及方方麵麵。”楊輝話鋒一轉,坦言黃河保護流域性特征和跨區劃特點規律明顯,既有的檢察保護機製已經不能完全適應黃河生態環境係統性保護治理的需要,容易出現跨區劃案件辦案機製不健全、檢察監督職能作用發揮不充分等問題。

  為(wei) 此,陝西省檢察院在充分調研基礎上,提出跨區劃改革思路。2021年3月,在最高人民檢察院、陝西省委的領導下,陝西省跨行政區劃檢察改革正式啟動;2022年7月,陝西省人大常委會(hui) 批準設立秦嶺北麓地區人民檢察院、秦嶺南麓地區人民檢察院、關(guan) 中平原地區人民檢察院、陝北高原地區人民檢察院等4個(ge) 派出檢察院,其中關(guan) 中平原地區人民檢察院、陝北高原地區人民檢察院,專(zhuan) 門管轄黃河流域跨行政區劃環境公益訴訟案件。

  目前,屬地管轄和集中管轄相結合的生態環境檢察監督專(zhuan) 門化體(ti) 係已經形成。有業(ye) 內(nei) 人士形象地說,這是陝西檢察機關(guan) 打造的“專(zhuan) 科門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可以掛“專(zhuan) 家號”了。

  找準黃河生態保護“落腳點”

  “2020年以來,共批捕破壞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犯罪案件305件501人,起訴1206件1484人;立案涉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公益訴訟案件11737件,辦理訴前程序案件11463件,依法起訴335件,均獲法院支持。”這些數據的背後,體(ti) 現了陝西檢察機關(guan) 踐行最嚴(yan) 法治觀,“四大檢察”齊發力,全麵加強黃河安全和生態保護。

  工作中,陝西檢察機關(guan) 還注重通過刑事責任、民事責任、行政責任的統籌適用、統籌追究,實現保護生態環境、修複生態環境的最優(you) 方案、最佳效果。在認罪認罰從(cong) 寬製度適用探索中,引導被告人以補植複綠、增殖放流、土地複墾等方式修複生態環境或支付生態環境修複費,形成“打擊、監督、預防、修複”四位一體(ti) 多元保護格局。

  2021年9月,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通報了神木市大保當鎮某煤礦破壞生態環境有關(guan) 問題。陝西省檢察院立即將該案線索交當地檢察機關(guan) 辦理。經調查取證,神木市人民檢察院依法向有關(guan) 行政機關(guan) 提出檢察建議,建議對該煤礦等建設項目的水土保持工作依法監管,並邀請水利、自然資源、環保、林業(ye) 等部門到煤礦實地查看,共同研究治理措施。

  “依法督促行政機關(guan) 履行職責是檢察監督的‘切入點’,推動生態修複才是檢察監督的‘落腳點’。”省檢察院副檢察長高潔告訴記者,經過督促,該煤礦探索形成了“綠色礦山+生態產(chan) 業(ye) ”發展模式,投入8514.79萬(wan) 元,治理2906畝(mu) 土地,還在治理區因地製宜建造農(nong) 業(ye) 種植園、林果生態體(ti) 驗園等園區,該煤礦也被自然資源部納入全國綠色礦山名錄。

  “煤礦是座‘金山銀山’,但老百姓也要綠水青山。礦山經過修複治理,千畝(mu) 良田連成一片,家鄉(xiang) 舊貌換新顏。”全國勞動模範、榆林市人大代表張應龍看著家鄉(xiang) 變成綠洲、沙地變為(wei) 良田,心裏有著說不出的喜悅與(yu) 自豪。

  擴大黃河保護治理“朋友圈”

  “我們(men) 願與(yu) 檢察機關(guan) 加強協作配合,聚焦群眾(zhong) 關(guan) 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全麵拓展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在生態環境領域共同維護社會(hui) 公共利益……”2022年4月25日,陝西省檢察院召開公益組織座談會(hui) ,與(yu) 會(hui) 環保組織就如何充分發揮“檢察+社會(hui) ”公益保護模式作用暢所欲言。

  為(wei) 了動員更多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到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中來,陝西檢察機關(guan) 積極推動構建“檢察+社會(hui) ”環境保護合作模式。省檢察院與(yu) 9家環保組織和社會(hui) 團體(ti) 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建立信息共享、線索移送等工作機製。寶雞檢察機關(guan) 建立13支共計1500人的公益訴訟誌願者隊伍。

  高潔表示:“為(wei) 了服務保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戰略,陝西檢察機關(guan) 在黨(dang) 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ye) 主體(ti) 、社會(hui) 組織和公眾(zhong) 共同參與(yu) 的現代環境治理體(ti) 係中找準定位,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法律監督不缺位、法律監督不越位,有效推動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

  為(wei) 了凝聚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合力,在陝西省檢察院倡議下,沿黃河9省(區)檢察機關(guan) 共同構建保護黃河生態環境檢察協作機製。各市、縣檢察院也積極行動起來,擴大保護黃河的“朋友圈”“同盟軍(jun) ”,推進跨區域司法協作機製構建。西安、寶雞、鹹陽、渭南市檢察機關(guan) 與(yu) 甘肅定西、天水市檢察機關(guan) 簽訂《渭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跨區域檢察協作機製協議》;榆林市檢察機關(guan) 與(yu) 山西呂梁、忻州市檢察機關(guan) 會(hui) 簽《關(guan) 於(yu) 開展“黃河母親(qin) 河”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公益訴訟協作配合工作機製的意見》。

  在推動構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跨省協作機製的同時,陝西檢察機關(guan) 還與(yu) 相關(guan) 部門建立起常態化協作配合機製,作為(wei) 檢察機關(guan) 能動履職積極參與(yu) 社會(hui) 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方式。

  陝西省檢察院聯合五部門出台《關(guan) 於(yu) 加強協作推動陝西省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見》,推動建立服務保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行政執法+檢察監督+司法審判”的綜合治理模式;與(yu) 黃河上中遊管理局等單位聯合出台《關(guan) 於(yu) 建立陝西黃河流域監督協調機製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推動開創“流域管理+行政執法+檢察監督”協作共治良好局麵;與(yu) 此同時,“林長+檢察長”“田長+檢察長”“河湖長+檢察長”“生態環境保護行政執法+檢察監督”等協作機製紛紛建立,築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製度屏障。

  鍥而不舍,久久為(wei) 功。2019年以來,全省檢察機關(guan) 共督促相關(guan) 行政機關(guan) 清理汙染水域麵積1000餘(yu) 畝(mu) ,清理汙染和非法占用河道1300餘(yu) 公裏,修複黃河濕地8000餘(yu) 畝(mu) ,整改拆除違法建築麵積18萬(wan) 餘(yu) 平方米。

  “千百年來,奔騰不息的黃河滋養(yang) 著陝西大地。保護母親(qin) 河,陝西檢察機關(guan) 責無旁貸。我們(men) 將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曆史擔當,充分發揮法律監督職能,不斷推動黃河治理保護工作法治化,為(wei) ‘讓黃河成為(wei) 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貢獻更大檢察力量。”王旭光說。(法治日報)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