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術學院設立文藝評論基地
光明日報北京10月27日電(記者於(yu) 園媛)中國文藝評論(中央美術學院)基地揭牌儀(yi) 式27日在中央美術學院舉(ju) 辦。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hui) 主席夏潮,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hui) 副主席兼秘書(shu) 長、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主任徐粵春,中國美術家協會(hui) 分黨(dang) 組書(shu) 記、駐會(hui) 副主席、秘書(shu) 長馬鋒輝等人出席,並與(yu)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一起,為(wei) 中國文藝評論(中央美術學院)基地揭牌。
徐粵春表示,麵對中國式現代化對美術工作提出的新目標、新要求、新期待,麵對當代美術創作出現的新情況、新現象、新潮流,麵對古今中外美術理論資源的新研究、新發現、新進展,麵對全球化、媒介化、消費化語境中美術領域的新變化、新挑戰、新趨向,我們(men) 必須及時回應時代之變、中國之進、人民之呼,堅持把以人民為(wei) 中心作為(wei) 美術評論的根本標尺。立足生動鮮活、五彩斑斕的中國美術實踐,構建更具闡釋力、影響力、引領力的中國美術理論,提升鑒賞水平,引領社會(hui) 風尚,為(wei) 推進文化的自信自強,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精神力量作出更大的貢獻。他同時提出關(guan) 於(yu) 基地建設的幾個(ge) 建議:第一,要堅持自信自強,把好文藝評論方向盤;第二,發揮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出成果出人才;第三,保持密切配合,共鑄美術評論高地。
範迪安作為(wei) 基地負責人,對接下來的工作做出了具體(ti) 的要求。他指出,第一,美術評論要以黨(dang) 的創新理論為(wei) 指南,牢牢把握基地建設的時代定位和使命任務,要把馬克思主義(yi) 文藝思想與(yu) 中國文藝、中國美術的實際相結合,與(yu) 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特別是文藝理論、美術理論相結合,夯實思想之基。第二,要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開展美術評論研究,特別是聚焦美術評論與(yu) 中國美術發展的緊密關(guan) 係這個(ge) 根本課題,尤其是要建構文藝評論、美術評論的中國話語體(ti) 係、理論體(ti) 係和評價(jia) 體(ti) 係。第三,要緊緊聚焦新時代、新征程美術創作,發揮美術評論的主動意識和主動作為(wei) ,要走向創作的前沿、走進創作的現場、走進創作者工作的實際,由此在鮮活的美術創作實際中運思動腦,形成理論歸納、理論表述、理論傳(chuan) 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