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學家以姓氏自謔
作者:甘正氣
在唐宋的大文學家中,至少有四位在詩詞中對自己的姓氏開起了玩笑。
一般人覺得端方嚴(yan) 肅的杜甫其實也非常風趣。他在《題張氏隱居二首其二》裏寫(xie) 道:“之子時相見,邀人晚興(xing) 留。霽潭鱣發發,春草鹿呦呦。杜酒偏勞勸,張梨不外求。前村山路險,歸醉每無愁。”這首詩是寫(xie) 給一位張姓朋友的,所以他特意用了潘嶽《閑居賦》裏的典故“張梨”:“張公大穀之梨,梁侯烏(wu) 椑之柿,周文弱枝之棗,房陵朱仲之李”,唐人注解:“洛陽北芒山有張公夏梨,甚甘,海內(nei) 唯有一樹。”說明這種梨子美味且珍貴。“杜酒”有兩(liang) 種解釋,一種是家釀的薄酒,宋代王楙在《野客叢(cong) 書(shu) 》裏說:“杜之雲(yun) 者,猶言假耳。如言自釀薄酒,則曰杜酒。”還有一種意思是杜康發明的酒,一般而言在這裏應該是第二種意思,杜甫是說:“你們(men) 張家的梨子當然不用到外麵弄,所以讓我放開肚皮隨便吃,但是我們(men) 杜家的酒也是你來勸我飽啜暢飲。”用兩(liang) 個(ge) 典故,分別點出作者和寫(xie) 作對象的姓氏,非常巧妙,讀來更添意味,也表現了這位張氏朋友的熱情好客。
柳宗元寫(xie) 過一首《種柳戲題》,開頭就拿自己的姓氏開涮,也可看出作者和柳州有緣:“柳州柳刺史,種柳柳江邊。談笑為(wei) 故事,推移成昔年。垂陰當覆地,聳幹會(hui) 參天。好作思人樹,慚無惠化傳(chuan) 。”首聯一口氣用了四個(ge) 柳字。
蘇軾寫(xie) 過《十二月二日雨後微雪,太守徐君猷攜酒見過,坐上作浣溪沙三首》,別人帶著酒來訪,蘇軾馬上想起了雪裏餐氈的蘇武,於(yu) 是在這組詞的第三首寫(xie) 道:“雪裏餐氈例姓蘇,使君載酒為(wei) 回車。”據考證,這首詩寫(xie) 於(yu) 1081年,正值蘇軾被貶黃州期間,他用“例姓蘇”將自己雪天裏飲酒和蘇武餐氈聯係起來,有詼諧意,也隱含著生活雖然有點寒苦,但是想到那位更淒慘的同姓先輩,也就不以為(wei) 苦了。
辛棄疾有一首《永遇樂(le) 》,他在題記中說明“戲賦辛字”,詞中有這樣的句子:“烈日秋霜,忠肝義(yi) 膽,千載家譜。得姓何年,細參辛字,一笑君聽取。艱辛做就,悲辛滋味,總是辛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搗殘堪吐。世間應有,芳甘濃美,不到吾家門戶。……”意思非常明白,我辛棄疾自己姓氏的含義(yi) 就是“艱辛”“悲辛”“辛酸辛苦”“辛辣”,因此遇到艱難困苦再正常不過了。明顯的玩笑意味和隱隱的一點點牢騷,體(ti) 現出作者麵對多舛仕途的豁達胸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