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持續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詳解應對氣候變化相關問題

發布時間:2022-10-28 10:29: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10月27日電 題:持續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生態環境部相關(guan) 負責人詳解應對氣候變化相關(guan) 問題

  新華社記者高敬

  生態環境部27日發布《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yu) 行動2022年度報告》並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對報告及相關(guan) 問題進行了解讀。

  中方期待COP27切實回應發展中國家的關(guan) 切

  當天發布的年度報告全麵總結了2021年以來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新進展和新成效,以及為(wei) 推動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所作出的貢獻。報告還闡述了中方關(guan) 於(yu)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hui) (COP27)的基本立場和主張。

  COP27即將在埃及沙姆沙伊赫舉(ju) 行,受到國際社會(hui) 的高度關(guan) 注。李高表示,目前大多數締約方已提出了各自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但更加重要的是切實將目標落實到行動上。COP27應當倡導各方將已經提出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轉化為(wei) 有效的政策、紮實的行動、具體(ti) 的項目,而不是現有的目標還沒有落實又急於(yu) 提出新的目標。

  他說,適應氣候變化工作是發展中國家的核心關(guan) 切,長期以來在多邊進程中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COP27應著力推動相關(guan) 工作取得實質成果,為(wei) 明年在COP28達成有力度、可操作的全球適應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他表示,在資金問題上,我們(men) 敦促發達國家盡快兌(dui) 現每年1000億(yi) 美元的資金支持承諾。目前很多發展中國家的自主貢獻目標都提出了對發達國家資金支持的要求,發達國家應當根據發展中國家的需求,以1000億(yi) 美元為(wei) 起點製定更富雄心的2021-2025年氣候資金路線圖以及2025年後發達國家新的集體(ti) 量化資金目標,以增進南北互信和行動合力。

  李高說,我們(men) 期待與(yu) 各方一道將COP27打造成為(wei) 以“落實”為(wei) 主題,以發展中國家最為(wei) 關(guan) 心的氣候適應和資金為(wei) 成果亮點的大會(hui) 。

  抓緊推動全國碳市場新履約周期各項準備工作

  2021年7月,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上線交易。截至2022年10月21日,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1.96億(yi) 噸,累計成交額85.8億(yi) 元,市場運行總體(ti) 平穩有序。

  李高說,經過第一個(ge) 履約周期的建設和運行,全國碳市場已經建立起基本的框架製度,初步發揮了碳價(jia) 發現機製作用,有效提升了企業(ye) 減排溫室氣體(ti) 和加快綠色低碳轉型的意識和能力,實現了預期目標。

  他說,目前生態環境部正在抓緊推動新履約周期的各項準備工作,相關(guan) 配額分配方案將於(yu) 近期公開征求意見。

  下一步,全國碳市場建設如何推進?李高說,要牢牢把握碳市場作為(wei) 控製溫室氣體(ti) 排放工具的政策定位,加快推進新的履約周期相關(guan) 工作,持續健全法律法規和政策體(ti) 係,建立健全數據質量管理長效機製,逐步擴大全國碳市場行業(ye) 覆蓋範圍,進一步豐(feng) 富交易主體(ti) 、交易品種和交易方式,同時要在進一步完善製度設計的基礎上,啟動溫室氣體(ti) 自願減排交易機製。

  探索開展碳足跡評價(jia) 工作

  我國電池、光伏等產(chan) 業(ye) 麵臨(lin) 出口產(chan) 品的碳足跡合規風險。對此,李高表示,我們(men) 反對以氣候變化為(wei) 名設立的任何形式的貿易和技術壁壘,這是一種單邊措施,在道義(yi) 上站不住腳,在實踐上也不利於(yu) 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挑戰。

  他同時說,從(cong) 國內(nei) 看,也有必要開展碳足跡評價(jia) 工作,推動建立碳標簽製度等一係列工作,這有利於(yu) 強化企業(ye) 控製溫室氣體(ti) 排放的主體(ti) 責任,增強公眾(zhong) 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意識,營造綠色低碳發展的良好氛圍,同時也有利於(yu) 推動我國的重點產(chan) 品出口和提升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國際市場競爭(zheng) 力。

  記者了解到,碳足跡用來表示人類的生產(chan) 和消費活動過程中的溫室氣體(ti) 總排放量。國務院印發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明確提出,探索建立重點產(chan) 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標準。生態環境部已指導有關(guan) 行業(ye) 協會(hui) 發布了包括LED照明、電視機、微型計算機等產(chan) 品碳足跡評價(jia) 的團體(ti) 標準。

  李高表示,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建立健全重點產(chan) 品碳排放核算的方法,推動建立產(chan) 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基礎數據庫,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開展我國產(chan) 品碳足跡、碳標簽的製度研究,推動相關(guan) 製度的建立。同時,配合有關(guan) 部門探索建立更加適應國際貿易新形勢、新規則的認證體(ti) 係,開展靈活務實的多雙邊合格評定的互認合作。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