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養老,讓老人樂享幸福生活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養(yang) 老事業(ye) 和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優(you) 化孤寡老人服務,推動實現全體(ti) 老年人享有基本養(yang) 老服務。
當前,養(yang) 老服務市場供需狀況如何?各地在讓老年人老有所養(yang) 、生活幸福、健康長壽方麵,都推出哪些有效舉(ju) 措?如何更好促進老齡事業(ye) 和老齡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記者進行了探訪。
需求旺盛——
社區養(yang) 老服務升級趨勢明顯
金秋時節,金桂飄香。走進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怡倍康養(yang) 老服務中心,古色古香的大門、爬滿綠植的籬笆、開滿鮮花的小院……這個(ge) 曾經的老舊小樓,如今溫馨舒適,滿滿家的感覺。
這是一個(ge) 有35個(ge) 床位的社區養(yang) 老院,緊鄰社區辦公室。每天早飯後,老人們(men) 都會(hui) 來到院子裏或者活動室,在護理員的幫助指導下進行適量運動。下午,養(yang) 老院還會(hui) 組織老人們(men) 開展唱歌、看電影等豐(feng) 富多彩的活動。作為(wei) 一家體(ti) 現“醫養(yang) 結合”理念的專(zhuan) 業(ye) 養(yang) 老服務機構,養(yang) 老院還定期為(wei) 老人提供體(ti) 檢、理療等專(zhuan) 業(ye) 服務。
“很舒適!”談及在這裏的生活,80多歲的李振仙老人豎起大拇指,“在家門口養(yang) 老,彼此都很熟悉,大家在一起有聊不完的話題,而且孩子們(men) 來探視也很方便。”老人還提到,在社區組織的敬老尊老活動中,經常有學校的學生、企業(ye) 誌願者參加,讓養(yang) 老院裏有了更多歡聲笑語。
“根據我們(men) 統計,社區內(nei) 有日常生活照料服務需求的老人占26.7%,需要老年餐服務的占23%,需要康複理療的占21.3%。”怡倍康養(yang) 老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除了常住老人,養(yang) 老院還對周圍3公裏以內(nei) 的老人開展居家上門服務,深受老人們(men) 的歡迎,年累計上門服務達1000餘(yu) 人次。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2.64億(yi) 。人口結構老齡化的趨勢背後,是快速增長的養(yang) 老生活服務需求。從(cong) 餐飲到就醫,從(cong) 護理到保健,從(cong) 出行到陪診,老年群體(ti) 對養(yang) 老服務有著旺盛的需求。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推出了許多有力有效的舉(ju) 措,養(yang) 老保障網越織越密,讓老年人安享晚年,樂(le) 享幸福生活。“當前,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的供給內(nei) 容主要集中在餐飲、護理、保健等基礎養(yang) 老服務方麵,要進一步增強優(you) 質、精準的產(chan) 品供給和服務體(ti) 係。”星圖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建議,加強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的供給側(ce) 改革,注重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的市場細分和老齡群體(ti) 消費需求的深度挖掘,通過不斷的創新和完善,為(wei) 老年群體(ti) 提供多層次、高品質、專(zhuan) 業(ye) 化的養(yang) 老產(chan) 品與(yu) 服務。
供給優(you) 化——
完善基礎設施,豐(feng) 富服務內(nei) 容,優(you) 化養(yang) 老環境
菜香撲鼻,笑聲陣陣,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裏區恒大悅府社區助老餐廳,不少老人邊吃邊聊,好不熱鬧。
道裏區老齡化率達到24.2%,老齡人口密集,“做飯糊弄、吃飯應付”情況普遍。為(wei) 此,道裏區通過整合社區資源、依托企事業(ye) 單位食堂、聯合優(you) 質餐飲企業(ye) 等方式,累計建立90餘(yu) 家社區助老餐廳餐點,實現“15分鍾老年助餐圈”全覆蓋。“優(you) 勢在於(yu) 平價(jia) 普惠,快捷健康。”道裏區民政局局長朱立傑介紹,“政府投一點、社區幫一點、個(ge) 人掏一點,三方合力共建共享,有效保障餐廳正常運營。”
老年人需求在哪裏,服務供給就跟到哪裏。近年來,不少地方不斷創新養(yang) 老方式,在完善軟硬件基礎設施、豐(feng) 富服務供給內(nei) 容、優(you) 化養(yang) 老環境等方麵持續發力,老有所養(yang) 、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wei) 、老有所樂(le) 的願景成為(wei) 現實。
老有所養(yang) ,老年食堂服務暖心貼心。
前不久,浙江省杭州市轉塘街道何家村大食堂開業(ye) ,大食堂由杭州市西湖區小小生命健康基金會(hui) 與(yu) 何家村村民委員會(hui) 共同創立,針對村裏70歲以上老人免費提供一日三餐,以此促進何家村老年公益建設。該食堂開業(ye) 後既滿足了老人們(men) 的吃飯需求,也成了他們(men) 拉家常、解煩惱的新場所。走進山東(dong) 省沂水縣四十裏堡鎮袁家莊村黨(dang) 支部創辦的“暖心食堂”廚房,隻見誌願者們(men) 正在精心地為(wei) 村裏的老黨(dang) 員們(men) 準備午餐,營養(yang) 均衡、軟硬適宜的飯菜,讓老人們(men) 倍感溫暖。目前,該縣類似的暖心食堂已經達到23個(ge) 。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王蘊說,為(wei) 老助餐服務是社區居家養(yang) 老服務的重要內(nei) 容,從(cong) 農(nong) 村到城市,全國許多地區整合多方力量扶持老年“幸福食堂”建設與(yu) 運營,既為(wei) 老人提供了便利,也減輕了子女的負擔。
老有所安,智慧養(yang) 老托起穩穩的幸福。
家住江西省南昌市青雲(yun) 譜區的77歲老人占榮根摔傷(shang) 腿後,在社區鄰裏中心進行康複治療,白天有社區護工護理,兒(er) 子隻需下班後接續照顧,這得益於(yu) 青雲(yun) 譜區引進的江西慈孝竹居家養(yang) 老有限公司。該公司是一家專(zhuan) 業(ye) 性養(yang) 老服務企業(ye) ,通過“硬件+軟件+服務”的智慧養(yang) 老模式和一個(ge) 中心聯動數個(ge) 社區服務站的運營模式,為(wei) 老年人提供高質量、全方位的養(yang) 老服務,運用嵌入式醫養(yang) 結合的多重養(yang) 老模式,建立功能完善的智慧健康養(yang) 老服務平台,該模式深受老年人的歡迎,社區服務站由原來的10個(ge) 增加至23個(ge) 。
青雲(yun) 譜區堅持政府主導、社會(hui) 參與(yu) 、全民關(guan) 懷的工作思路,推行政府購買(mai) 養(yang) 老服務,有效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該區還開發了“青雲(yun) 譜區智慧養(yang) 老服務管理平台”,建立60周歲以上老年人個(ge) 人健康檔案近5萬(wan) 份,居民可以通過電話、APP預約服務,實現對服務人員管理、服務任務分配、服務質量回訪、服務費用支付等各個(ge) 環節的統一、規範和監督。
今年2月,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ye) 發展和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規劃》提出,“推動‘互聯網+養(yang) 老服務’發展”“引導有條件的養(yang) 老服務機構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創新服務模式”。一些地區與(yu) 養(yang) 老服務企業(ye) 積極利用新技術,創新助餐、助醫、助行、助潔等便捷服務模式。美團加大上門履約服務的人力團隊投入力度,通過跑腿、閃購、買(mai) 藥等業(ye) 務,支持老年人急需的助餐、助浴、助急、助醫、助行、助潔等服務,構建居家養(yang) 老服務圈。
質量更高——
多措並舉(ju) 打造老年友好型社會(hui)
近日,在浙江省浦江縣西部山區花橋鄉(xiang) 塘波村的便民服務點內(nei) ,年過七旬的徐元奶老人正在與(yu) 工作人員遠程視頻交流辦理過戶業(ye) 務,她一邊拿著身份證,一邊高興(xing) 地念叨:“真方便,謝謝了!”今年以來,當地政府部門與(yu) 國網浦江縣供電公司聚焦偏遠山區老齡人口占比高、智能手機操作不便、語言溝通不暢等問題,自主研發“驛電通”服務平台,放置在各村便民服務點內(nei) ,通過“一鍵呼叫”等適老化改造,以人工溫情服務破解服務老年人的“最後一公裏”。同時,該公司依托此平台,聯合水、氣、網、社保、醫療等服務部門,全方位拓展“服務網”,為(wei) 老年人提供更全麵更便捷的貼心服務。
2020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切實解決(jue) 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提出優(you) 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應用、擴大適老化智能終端產(chan) 品供給等相關(guan) 舉(ju) 措。許多地區探索適老化服務舉(ju) 措,統籌人社、醫保等多家單位,跨行業(ye) 協同辦理政務與(yu) 公共服務,助力老年群體(ti) 共享數字化發展成果。
專(zhuan) 家認為(wei) ,要進一步貫徹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遠近兼顧、綜合施策,繼續加大製度創新、政策供給、財政投入力度,推動老齡事業(ye) 和老齡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
加強改革創新,打造友好社區。成都市金牛區想方設法在社區建設微型養(yang) 老機構,為(wei) 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康複保健、心理疏導、文化娛樂(le) 等多元化服務。通過養(yang) 老服務站、助餐服務點、老年活動中心(室)等設施,實現了居家養(yang) 老、康複照料、公益誌願等服務“進院落、進家庭”,打通老人居家養(yang) 老“最後一公裏”。貝殼研究院發布的《老年友好社區評價(jia) 指標體(ti) 係研究》建議,統籌各方力量,建立以政府為(wei) 引領、多元主體(ti) 參與(yu) 的社區老年服務網絡,保障社區老年群體(ti) 在生活照料、基本醫療、康複護理、安寧療護等方麵就近享受便捷的為(wei) 老服務。
加大財政支持,夯實產(chan) 業(ye) 基礎。近5年來,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康複輔助器具生產(chan) 經營服務企業(ye) 從(cong) 12家增至76家。“我們(men) 優(you) 化強化對康複輔助器具的政府購買(mai) 服務,以社區租賃等形式,推進康複輔助器具在社區居家養(yang) 老服務中的普及。”齊齊哈爾市民政局養(yang) 老服務科科長張憲寶介紹,為(wei) 促進聚集發展,全市大力打造康複輔助器具產(chan) 業(ye) 園區,將康複輔助器具產(chan) 業(ye) 列為(wei) 養(yang) 老製造業(ye) 的重要組成,納入全市十二大重點產(chan) 業(ye) 推進。
王蘊表示,要堅持政府、企業(ye) 、家庭、個(ge) 人共同參與(yu) 、各盡其責,圍繞老年人衣食住行、康複護理等需求壯大老年用品產(chan) 業(ye) ,豐(feng) 富服務選擇,不斷打造老年友好型社會(hui) ,進一步提升老年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人民日報 》( 2022年11月02日 18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