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腳步丈量責任 用心守護平安(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

發布時間:2022-11-03 10:03: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國家安全是民族複興(xing) 的根基,社會(hui) 穩定是國家強盛的前提”,要“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

  平安從(cong) 何而來,從(cong) 社區安監員的苦口婆心而來,從(cong) 橋梁檢修員的步步驚心而來,從(cong) 排爆手的大膽細心而來……本版今起推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係列報道,關(guan) 注不同行業(ye) 中平安中國的平凡建設者們(men) ,用更可視、可感的方式,真實記錄他們(men) 為(wei) 守護百姓平安、維護社會(hui) 穩定默默付出的點滴努力。

  ——編 者

  “陳嬢嬢,安全通道要留出來噢!”

  “王叔叔,關(guan) 門窗、關(guan) 電源、關(guan) 氣源,‘三關(guan) ’莫忘了哈!”身穿綠色應急服,斜挎白布袋,見到馮(feng) 梅時,她正挨家挨戶上門開展安全巡查。

  為(wei) 了打通安全監管“最後一公裏”,2016年9月,重慶市渝中區在全區77個(ge) 社區和1個(ge) 工作站各設立了一名社區安監員,負責轄區安全生產(chan) 、消防和應急工作。同年,馮(feng) 梅成為(wei) 渝中區菜園壩街道交通街社區首批安監員。

  從(cong) 此,上門巡查、入戶宣傳(chuan) 、盡力堵住每一處安全隱患,便成了馮(feng) 梅的工作日常。每天步行巡查4小時、2萬(wan) 餘(yu) 步,全年累計超過2500公裏。

  “社區工作千頭萬(wan) 緒,無非是嘴勤和腿勤”

  社區安監員是做什麽(me) 的?

  “是來添亂(luan) 的!”提起街坊鄰居口中的“馮(feng) 小妹兒(er) ”,在交通街社區經營液化氣罐店的鄭大姐有些抵觸情緒:“我做這門生意20多年了,她一來,店裏到處都有安全問題。”

  交通街社區地處渝中區核心區域,老舊樓宇林立、流動人口多,60歲以上老人超過三成。為(wei) 了減少安全隱患,馮(feng) 梅少不了上門宣傳(chuan) 、入戶檢查。“貨物占據消防通道、消防栓出不了水、電線亂(luan) 接、天然氣管道漏氣……”每天馮(feng) 梅都要對轄區40棟居民樓、148個(ge) “九小場所”、單位、門店進行安全巡查,一旦發現隱患,她會(hui) 第一時間向社區和街道安監辦匯報,並聯係相關(guan) 部門處置。

  剛開始,馮(feng) 梅的耐心和友善換來的卻是誤解。第一次到鄭大姐店裏,看到鏽跡斑斑的滅火器,馮(feng) 梅耐心提醒她更換。

  “我的滅火器才沒買(mai) 幾年,為(wei) 啥要換?”鄭大姐執意堅持。“安全無小事,不能因為(wei) 被拒絕了就放棄。”馮(feng) 梅心裏雖然委屈,但並沒有打退堂鼓,每天仍然不厭其煩地上門講解安全知識,並邀請鄭大姐參加社區安全大課堂。

  最終,鄭大姐接受了馮(feng) 梅提出的整改意見,更把消防演練作為(wei) 店鋪每年的“固定項目”。

  基層工作,最難的一關(guan) 就是居民不配合。馮(feng) 梅有時覺得自己是個(ge) “首席解釋官”,一遍遍把道理講清說透,大家自然就理解了。“社區工作千頭萬(wan) 緒,無非是嘴勤和腿勤。”談起工作心得,馮(feng) 梅咧嘴一笑。

  如今,在交通街社區,馮(feng) 梅成了“紅人”。“我腿腳不好,孩子又在外地,馮(feng) 小妹兒(er) 經常來教我使用電器,提醒我時刻注意安全。好貼心啊!”提到馮(feng) 梅,70歲的李老太讚不絕口。

  “除了講道理,還得讓居民實際參與(yu) 進來”

  一旦發生火情,消防員需要多長時間趕到現場?

  馮(feng) 梅的答案是“3分鍾”。

  “這3分鍾來得很不易。”馮(feng) 梅說,交通街社區道路窄,一旦遇到亂(luan) 停亂(luan) 放、亂(luan) 堆雜物,消防車很難及時抵達現場。

  為(wei) 了讓居民真正了解消防安全的重要性,馮(feng) 梅協調街道、社區、轄區物業(ye) 、派出所和消防站等單位,組織了一場消防演練。

  演練中,消防車很快到達小區入口,可路兩(liang) 旁違規停放的車輛擋住了道路,消防員隻得緊急合力搬車。短短1000米,消防車花了近40分鍾才順利通過。

  “若真遇到險情,後果不堪設想。”事實擺在眼前,一旁觀摩的居民深受觸動。隨後,遲遲無法推進的消防通道整改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除了講道理,還得讓居民實際參與(yu) 進來。”受到啟發的馮(feng) 梅每月組織黨(dang) 員代表、高層建築居民代表、消防誌願者、居民小組長開院壩會(hui) ,讓大家針對自己的樓棟說隱患、談看法,讓“要我安全”變成“我要安全”。

  在馮(feng) 梅的建議下,交通街社區設立微型消防站。消防頭盔、滅火防護服、綜合防毒麵具、水帶、水槍……基礎消防器材一應俱全,一旦發生險情,微型消防站執勤人員可迅速前往處置。

  “社區就有消防站,火勢一起,微型消防站隊員會(hui) 在3分鍾內(nei) 到場處理,現在我們(men) 街道很少發生大的火災。”馮(feng) 梅說。

  消防通道的規範要求、常用滅火器如何選型、消防結繩怎麽(me) 使用、心肺複蘇的動作要領、火災逃生的正確步驟……在每周一次的社區安全大課堂上,馮(feng) 梅一遍遍給社區居民們(men) 講解消防知識。成為(wei) 安監員6年來,馮(feng) 梅共開展安全檢查2655次,發現隱患787處,整改隱患787處。

  “有了智慧平台,工作既方便又高效”

  馮(feng) 梅的工位旁,有兩(liang) 個(ge) 半人高的鐵皮櫃,裏麵裝滿巡查台賬。

  “以前每天巡查完,我都要花近2個(ge) 小時來整理材料。”如今,馮(feng) 梅拿著手機,在“安全渝中”APP上錄入履職情況,輕輕一點、拍照上傳(chuan) ,工作一目了然。“有了智慧平台,工作既方便又高效。”

  在“巡查排查”板塊,馮(feng) 梅對照11項清單逐一檢查,對不存在隱患的項目點“鉤”,對存在隱患的項目點“叉”,附上照片,並將結果上傳(chuan) 。不一會(hui) 兒(er) ,“安全渝中”APP上工作動態一欄便滾動展示了馮(feng) 梅此次檢查的動態。

  2020年,“安全渝中”APP應用平台正式推出。在渝中區應急管理局指揮大廳的安全生產(chan) 智慧監管平台上,各街道隱患排查整改情況清晰羅列,可追溯到具體(ti) 隱患點進行查看;對未整改完成的安全隱患,相應街道便會(hui) 閃爍黃燈進行警示。

  “現在,轄區每名社區安監員的檢查軌跡、檢查項目及隱患治理都能實現數據化管理。”渝中區應急管理局局長趙彪說:“現在安監員將平時的工作上傳(chuan) 到平台,係統會(hui) 自動生成總結。安全監管數字化改革,能讓廣大安全監管人員把精力放在一線。”

  得益於(yu) 大數據平台的建設,渝中區將監督檢查計劃、巡查排查、任務交辦、領導履職、完成的數量和質量等目標考核任務納入安全生產(chan) 智慧監管平台進行信息化考核。各級幹部責任上“網”,履職情況一目了然。

  “渝中區應急管理局可以隨時查看各部門、街道隱患整治工作完成進度,還可以通過平台自動預警或視頻通話通知,督促相關(guan) 單位進行整改。”趙彪介紹。

  目前,安全生產(chan) 智慧監管平台已完成建築物采集4393棟、門店9134戶、“住改非”9938戶、企業(ye) 2734家。巡查排查總次數超18萬(wan) 次,其中一般風險點1.3萬(wan) 個(ge) 。

  “有了安監員每天的巡查、智慧平台的助力,還有群眾(zhong) 的支持,我們(men) 對社區安全更放心了。”馮(feng) 梅說。

  《 人民日報 》( 2022年11月02日 08 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