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國考報名火爆,這一職位競爭比高達6002∶1

發布時間:2022-11-04 09:52: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2023國考報名火爆,據中公教育提供的數據,截至11月3日17時30分,2023國考報名總人數達2504933人,與(yu) 去年同期相比增加近48萬(wan) 人,增幅23.8%,首次突破250萬(wan) 人,創下曆史新高,其中2241676人通過招錄單位的審核,初步拿到2023國考的“入場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0萬(wan) 餘(yu) 人。平均競爭(zheng) 比為(wei) 60∶1,略高於(yu) 去年的59∶1。

  2023國考的最熱崗位

  在2023國家公務員考試職位表中,國家稅務總局青海省曲麻萊縣稅務局一級行政執法員(三)這一職位位列榜首,報名人數不斷攀升。在僅(jin) 招錄1人的情況下,報名人數已經達到6002人。截至11月3日17時,該職位競爭(zheng) 比高達6002∶1,同時還有863人處於(yu) 待審狀態。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發現,國家稅務總局青海省曲麻萊縣稅務局這一職位專(zhuan) 業(ye) 要求比較廣,數學類、電子信息類、計算機類、管理科學與(yu) 工程類、電子商務類專(zhuan) 業(ye) 均可報名,學曆要求大專(zhuan) 及以上,且對學位無要求,政治麵貌不限,基層工作最低年限和服務基層項目工作經曆均為(wei) “無限製”。

  “條件寬鬆廣納賢才,因此報名人氣高漲。”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著名學者熊丙奇說,“青海在2023國考招錄過程中出現的最熱崗位,是因為(wei) 招考條件麵向專(zhuan) 科學生開放,這是值得肯定的。”

  設置合理的報考門檻,增加基層崗位吸引力

  根據中公教育提供的統計數據,今年國考招錄出現的新變化,學曆要求繼續提升,大專(zhuan) 生機遇“縮水”。其中,大專(zhuan) 學生能夠報考的職位有162個(ge) ,共計272人,“僅(jin) 限大專(zhuan) ”的職位消失不見,“大專(zhuan) 及以上”的招錄計劃較2022年減少133人,“大專(zhuan) 或本科”的招錄計劃較2022年減少46人。

  在2023國考整體(ti) 招錄規模增加近6000人的情況下,大專(zhuan) 學曆要求的招錄計劃縮減,而學曆起點要求為(wei) 本科或研究生的招錄人數大幅度增加,“本科及以上”、本科或研究生(碩士)、本科(僅(jin) 限本科)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蘇州工業(ye) 園區職業(ye) 技術學院副院長王壽斌說,希望在國家公務員招錄中可以有更多崗位匹配高職高專(zhuan) 學生,這些來自職業(ye) 院校的學生,其強項在於(yu) 動手能力和專(zhuan) 業(ye) 技能,而公務員招考體(ti) 係中申論等考試內(nei) 容,跟高職學生的優(you) 勢實際上是不匹配的。

  2020年,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jia) 改革總體(ti) 方案》,明確提出黨(dang) 政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國有企業(ye) 要帶頭扭轉“唯名校”“唯學曆”的用人導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為(wei) 導向、以崗位需求為(wei) 目標的人才使用機製。

  今年5月,最新修訂的職業(ye) 教育法中明確寫(xie) 道: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國有企業(ye) 在招錄、招聘技術技能崗位人員時,應當明確技術技能要求,將技術技能水平作為(wei) 錄用、聘用的重要條件。

  對於(yu) 國考招錄中專(zhuan) 科生比例下降的情況,熊丙奇建議:“可以組建一個(ge) 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根據崗位對人才的要求來評估,審查招聘單位提出的學曆要求是否合理,由此來促進招錄單位轉變唯學曆、唯名校的人才觀念,真正建立起以能力為(wei) 核心的人才考核評價(jia) 體(ti) 係。”

  據中國教育提供的數據,截至11月3日17時30分,今年國考招錄中,有159個(ge) 無人報考職位,占總職位數的0.9%,比去年多32個(ge) ,涵蓋鐵路公安、海關(guan) 、統計局等係統,大多是一線執法職位。

  對於(yu) 國考招錄出現的冷熱不均現象,熊丙奇指出:“一般來說,發達地區的熱門崗位相對比較多,偏遠地區的基層崗位相對來說比較冷門,有些會(hui) 出現零報考。因此,要增加基層崗位的吸引力,可以根據基層崗位對人才的需求設置合理的報考門檻。”

  據了解,2023國考招錄3.71萬(wan) 人,比去年增加5858人,“擴招”比例達18.75%,“擴招”主力來自招錄大戶稅務係統,招錄人數比去年增加4985人,對於(yu) 經濟、金融、財政等專(zhuan) 業(ye) 的考生來說是利好消息。

  大學生在選崗時要做長遠規劃

  對於(yu) 很多大學生,公務員考試已經成為(wei) 就業(ye) 的重要渠道。在2022國考中,無錫科技職業(ye) 技術學院學生吾賽(化名)通過國考被青海省公路局錄取,她說:“我們(men) 這裏經濟相對落後,主要靠發展旅遊和種植蟲草來帶動經濟發展,我希望我們(men) 這一輩年輕人能為(wei) 家鄉(xiang) 帶來更多活力。”吾賽參加國考的招錄比是200∶1,“雖然我隻有大專(zhuan) 學曆,還是努力爭(zheng) 取了一把,能被錄取,感覺自己很幸運”。

  中央財經大學商學院組織與(yu) 人力資源管理係主任朱飛指出,近10年來,就業(ye) 中不斷攀升的公務員熱,一方麵說明公務員職位的就業(ye) 吸引力普遍較強,另一方麵也反映了當前就業(ye) 市場存在的重要問題,例如,新冠肺炎疫情等複雜市場環境下,市場主體(ti) 的未來經濟預期普遍保守,就業(ye) 市場人才需求銳減,而人才供給則出現結構性的大幅上揚,大學畢業(ye) 生數量和企業(ye) 人員優(you) 化擠出的人才規模都顯著提升。

  “越來越多年輕人熱衷國考,有利於(yu) 公務員隊伍的選才工作,提升公務員人才隊伍質量,但國家的社會(hui) 經濟創新活力將麵臨(lin) 嚴(yan) 峻挑戰。長期而言,國家的可持續發展需要依靠激活市場主體(ti) 活力,優(you) 化支持創新創業(ye) 的就業(ye) 和經營政策環境,讓更多人尤其是優(you) 秀的年輕人願意把創新創業(ye) 作為(wei) 重要選項。”朱飛說。

  據了解,競爭(zheng) 最激烈也是報名最熱的十大職位中,有一半來自廣東(dong) ,有兩(liang) 個(ge) 來自北京。

  熊丙奇認為(wei) ,大學生在選擇公務員崗位時,要作長遠規劃,結合自身興(xing) 趣、能力以及未來的職業(ye) 發展,理性選擇報考崗位。

  本報北京11月3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桂傑 韓颺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