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加快探索罕見病診療與保障的“中國模式”
新華社北京11月3日電 題:用心嗬護2000多萬(wan) 名罕見病患者——我國加快探索罕見病診療與(yu) 保障的“中國模式”
新華社記者陳芳、李恒、田曉航
這是讓罕見病患者振奮的好消息——截至目前,我國已有45種罕見病用藥被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覆蓋26種罕見病。
我國人口基數大,各類罕見病患者占比雖小但絕對數已達2000多萬(wan) 。近年來,罕見病患者越來越受到社會(hui) 各界關(guan) 注。
健康中國建設道路上,一個(ge) 都不能少。製定罕見病目錄,組建全國罕見病診療協作網,成立中國罕見病聯盟,60餘(yu) 種罕見病用藥獲批上市,罕見病用藥不斷被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我國加快探索罕見病診療與(yu) 保障的“中國模式”。正在北京舉(ju) 行的2022年中國罕見病大會(hui) 上,國家有關(guan) 部門負責人、醫學專(zhuan) 家等就這一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多措並舉(ju) 推進罕見病防治能力提升
在2021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中,曾經每針70萬(wan) 元的“天價(jia) ”救命藥——諾西那生鈉注射液經醫保談判後,以3萬(wan) 餘(yu) 元被納入醫保,脊髓性肌萎縮症患兒(er) 小厚成為(wei) 了不幸中的“幸運兒(er) ”。
“加快推進罕見病防治能力建設,讓患者得到及時、有效診治,仍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一個(ge) 挑戰。”中國罕見病聯盟執行理事長李林康介紹,以黏多糖貯積症和戈謝病為(wei) 例,每年治療費用動輒上百萬(wan) 元,這是很多家庭難以承受的現實問題。
近年來,有關(guan) 部門大力支持罕見病防治與(yu) 保障工作,加強罕見病研究、診療和藥品研發供應,完善罕見病醫療保障體(ti) 係。
國家藥監局副局長黃果表示,國家藥監局持續深化藥品審評審批製度改革,支持罕見病用藥研發創新,已累計批準60餘(yu) 種罕見病用藥上市,數量和速度都在快速增加。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為(wei) 罕見病設立專(zhuan) 項,科技部批準建設疑難重症及罕見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罕見病研究雜誌創刊,中國紅十字基金會(hui) 罕見病共助基金發布……我國全力推進罕見病研究和防治能力提升,為(wei) 罕見病患者及其家庭點亮新的希望。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於(yu) 學軍(jun) 表示,國家衛生健康委加強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不斷建立和完善相關(guan) 政策措施,提高罕見病診治能力,做好藥品供應保障等工作。
多學科會(hui) 診 提升罕見病精準診療能力
每周四中午,北京協和醫院國家級罕見病會(hui) 診中心,來自不同學科的頂尖專(zhuan) 家匯聚在這裏。在線上參會(hui) 和會(hui) 診的,還有來自全國323家罕見病診療協作網醫院的醫生們(men) 。他們(men) 共同為(wei) 一個(ge) 罕見病患者和家庭提供診治方案。
作為(wei) 全國罕見病診療協作網國家級牽頭醫院,北京協和醫院建立了中國罕見病診療服務信息係統,牽頭編寫(xie) 了罕見病診療指南,建立了罕見病多學科“一站式”診療模式。
北京協和醫院院長、中國罕見病聯盟副理事長張抒揚說,罕見病是一個(ge) 世界性的醫學難題,我們(men) 要攀登醫學高峰,通過多學科會(hui) 診提升診療能力,挽救患者生命。還要培養(yang) 更多有情懷有擔當的好醫生,能診能治罕見病。
罕見病是診療挑戰較大的疾病領域,也是全球共同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喬(qiao) 傑介紹,全世界發現的罕見病超過7000種,約80%為(wei) 遺傳(chuan) 性疾病,約50%起病於(yu) 兒(er) 童期,遺傳(chuan) 病診治和罕見病診治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
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醫療衛生事業(ye) 投入,完善出生缺陷防治體(ti) 係,全國婚前保健機構、孕前優(you) 生健康檢查機構已有4000多家,產(chan) 前篩查機構已達4800多家,產(chan) 前診斷機構已達498家。
嗬護生命 不斷加強罕見病用藥保障
市場需求小、研發難度大、成本高、周期長,罕見病用藥往往被稱為(wei) “孤兒(er) 藥”,加強罕見病藥物研發是罕見病患者治療的重要一環。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王琦介紹,當前治療罕見病的方法和藥物等都處在一個(ge) 較為(wei) 困難的狀態,99%的罕見病無有效治療藥物,我國罕見病藥物研發仍處在初期階段。
“對於(yu) 罕見病患者而言,有藥可用永遠都是第一位的。”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畢井泉建議,設立罕見病治療藥物研發基金,對於(yu) 罕見病研發項目給予補助;同時,鼓勵社會(hui) 資本設立罕見病基金,資助罕見病治療藥物開發。
建立罕見病用藥供應監測機製、提高罕見病用藥研發和產(chan) 業(ye) 化水平、支持中醫藥參與(yu) 罕見病防治、推動建立中央和地方兩(liang) 級常態短缺藥品儲(chu) 備……我國采取一係列舉(ju) 措,努力提高罕見病用藥保障水平。
讓更多罕見病患者吃得起藥、看得起病是全社會(hui) 共同努力的目標。
“2018年以來,通過談判新增了19種罕見病用藥進入醫保藥品目錄,平均降價(jia) 52.6%。”國家醫保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黃華波說,下一步,將持續推進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完善談判藥品配備機製,提升罕見病患者用藥可及性,努力為(wei) 罕見病患者提供更好保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