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夢天實驗艙背後的故事 專訪總指揮甘克力
過去一周,夢天實驗艙的一舉(ju) 一動引發廣泛關(guan) 注。隨著夢天實驗艙的成功入列,中國空間站T字基本構型組裝完成,向著建成空間站的目標邁出了關(guan) 鍵一步。《麵對麵》第一時間專(zhuan) 訪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係統副總指揮、夢天實驗艙責任總指揮甘克力。
幾經波折的轉運路
2022年7月30日,夢天實驗艙搭乘輪船從(cong) 天津港啟程,經海路運往海南文昌發射基地,作為(wei) 空間站係統副總指揮、夢天實驗艙責任總指揮,甘克力堅持登船,一路護送。
記者:為(wei) 什麽(me) 你作為(wei) 總指揮要親(qin) 自去押船?
甘克力:這次我們(men) 夢天艙到文昌來,應該說也是在這個(ge) 關(guan) 鍵點時刻,後麵是不容閃失,我們(men) 得落實相關(guan) 的一些責任,必須帶頭把這些事情做好,把我們(men) 的產(chan) 品夢天艙保護好。
6晝夜1700多海裏的海上航行,中途遭遇2次台風,從(cong) 天津到文昌的航程並不順利,但必須確保夢天實驗艙的安全。
記者:路上有六天居然碰到了兩(liang) 次台風,台風可不是說你們(men) 想不磕碰就不磕碰的?
甘克力:晃動還是比較大的,但是我們(men) 整艙安全防護措施還是比較有效的,每天我們(men) 就看看固定情況是否好,綁紮的這些繩索是否鬆動,我們(men) 監測那些數據是否變化,船艙看看有沒有漏水、漏雨,是否對我這個(ge) 產(chan) 品有影響,這些環節我們(men) 時刻要監控,要看的。
2022年8月6日,夢天實驗艙在海上經過六天六夜的顛簸,最終運抵海南文昌發射基地。
十年研製方案推倒重來
2012年5月,國家在空間站係統相關(guan) 分工定點的批複中明確,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承擔實驗艙II的總體(ti) 研製任務。實驗艙II也就是夢天實驗艙的前身,最開始,它的名字叫“巡天”,主要任務是裝載多功能光學係統。也就是從(cong) 那時起,作為(wei) 責任總指揮,甘克力與(yu) 其他科研人員一起,從(cong) 無到有,投入緊張而有序的研製工作中。
曆經兩(liang) 年攻關(guan) ,2014年,實驗艙II的方案設計基本完成。然而,此時空間站的總體(ti) 方案進行了調整,為(wei) 了獲取更好的觀測效果,原本搭載在實驗艙裏的光學係統,也就是後來的巡天空間望遠鏡改為(wei) 獨立飛行器,與(yu) 空間站共軌飛行。這樣一來,實驗艙II的主任務、設計方案都需要進行大調整。
然而,中國空間站研製的時間表並沒有改變,對於(yu) 甘克力和科研團隊來說,原本就不寬裕的時間變得更加緊張。在接下來不到兩(liang) 年的時間裏,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的科研人員需要重新論證並完成實驗艙II的方案設計。
2015年,科研團隊完成了實驗艙II的方案設計,通過征名,它擁有了一個(ge) 浪漫的名字——“夢天”。曆經6年初樣研製,2年正樣研製,夢天實驗艙在上海完成總裝和測試後,被轉運至天津進行整艙力學與(yu) 熱試驗。
發射前的險情
臨(lin) 近發射前,對於(yu) 各種風險的把控是甘克力的工作重心。夢天實驗艙抵達發射基地後,在進行四艙剛性連接,水平電測時就曾發生意外。科研人員發現艙內(nei) 的一個(ge) 實驗機櫃出現遙測信號異常,經分析,是機櫃內(nei) 的一束電纜出現問題,需要更換。然而實驗機櫃重幾百公斤,更換電纜首先需要將機櫃的頂板打開。按正常工作流程,需要把夢天實驗艙重新分解成單個(ge) 艙段,將機櫃從(cong) 工作艙內(nei) 拆下來,然後移到艙外進行更換電纜的作業(ye) 。
研製團隊經過反複研究,甘克力最終決(jue) 定“不重新分解艙段”,而是采用艙內(nei) 起吊的方式,將機櫃吊離安裝位置並翻轉一定角度,以便完成機櫃頂板的拆裝和電纜的更換。
記者:現在我們(men) 聽起來很容易,但是當時做出這個(ge) 決(jue) 策,你要冒的風險是什麽(me) ?
甘克力:因為(wei) 這個(ge) 時候整艙已經剛性連接好了,而且我們(men) 整艙的試驗狀態都已經確定了,我們(men) 也做過整艙的力熱和相關(guan) 的試驗驗證,應該說狀態已經固化了。那麽(me) 如果艙內(nei) 要做這些動作,應該說對整個(ge) 艙內(nei) 技術狀態影響還是比較大的。這些方麵沒法再進行地麵試驗驗證,所以必須靠我們(men) 在恢複階段把它一次做到位。
記者:這個(ge) 難度有多大?
甘克力:因為(wei) 這個(ge) 機櫃在艙內(nei) 安排還是比較緊密,周圍還有一些相關(guan) 的其他設備電纜和相應的裝置,其他東(dong) 西都是不能碰的。所以,在處置過程中我們(men) 也製訂了詳細排故方案,確保每個(ge) 環節都一次做好。
在艙內(nei) 外嚴(yan) 密配合下,最後這個(ge) 故障被順利排除了。很少有人知道,夢天工作艙有著極為(wei) 嚴(yan) 格的清潔要求,進艙排除故障的五位工作人員在不能吃喝拉撒的情況下連續工作十幾個(ge) 小時。
從(cong) 1988年大學畢業(ye) 進入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工作算起,甘克力已經在中國航天係統工作了30多年,身為(wei)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係統副總指揮,在過去的兩(liang) 年時間裏,他也曾送別過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見證了中國空間站一步步從(cong) 夢想變成現實。
記者:我們(men) 作為(wei) 普通人抬眼看星空,用肉眼可能看不到中國空間站,但是你作為(wei) 一個(ge) 參與(yu) 者,你感覺你看得到它嗎?
甘克力:看得到,現在空間站每時每刻都在我們(men) 腦海中,因為(wei) 咱們(men) 中國空間站的建造是一個(ge) 偉(wei) 大的事業(ye) ,能在我們(men) 手中參與(yu) 空間站的建設是莫大的榮耀。將來空間站在軌穩定運行,它也是和我們(men) 人生一樣,一直會(hui) 伴隨著我們(men) ,它在天上飛,我們(men) 在地下一定會(hui) 牽掛著它,一定會(hui) 把它後麵工作照料好,咱們(men) 空間站還會(hui) 飛得更高更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