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晚睡的“夜貓子”還是早起的“百靈鳥”?研究表明作息時間影響青少年大腦發育

發布時間:2022-11-09 09:57:00來源: 科技日報

  到了晚上11點,你孩子臥室裏的燈還開著,你想讓他們(men) 趕緊睡以保證第二天有足夠精力去上學,是不是需要費盡口舌?據發表在《兒(er) 童心理學和精神病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青少年成為(wei) “夜貓子”多年後,這種睡眠模式的轉變增加了青春期後期出現行為(wei) 問題和大腦發育延遲的風險。

  人們(men) 的睡眠模式在青少年時期會(hui) 發生變化。許多青少年從(cong) 早起的“百靈鳥”變成了“夜貓子”。他們(men) 感覺在晚上更有效率,警覺性更高,但睡得更晚,第二天醒得也更晚。

  這種向“夜貓子”作息的轉變可能會(hui) 與(yu) 青少年的學習(xi) 和工作發生衝(chong) 突。由於(yu) 這種不匹配的睡眠時間表而導致的長期睡眠不足,可以解釋為(wei) 什麽(me) 這類青少年比早起的青少年更容易出現情緒和行為(wei) 問題。

  研究人員要求200多名青少年及其父母完成一係列關(guan) 於(yu) 青少年睡眠偏好、情緒和行為(wei) 健康的問卷調查。在接下來的7年裏,參與(yu) 者多次重複這些問卷。他們(men) 還接受了兩(liang) 次大腦掃描,期間相隔幾年,以檢查他們(men) 的大腦發育。

  研究發現,在青春期早期(大約12—13歲)轉變為(wei) “夜貓子”的青少年更有可能在幾年後出現行為(wei) 問題,包括更大的攻擊性、違反規則和反社會(hui) 行為(wei) ,但他們(men) 發生情緒問題的風險並沒有增加,比如焦慮或情緒低落。

  新研究還表明,早起的“百靈鳥”和晚睡的“夜貓子”的大腦結構和發育速度不同,包括灰質和白質的差異,這與(yu) 記憶、情緒健康、注意力和同理心的差異有關(guan) 。“夜貓子”青少年的腦白質沒有增加到與(yu) 早起的青少年相同的程度。事實上,在青少年時期,腦白質的發育對於(yu) 支持認知、情感和行為(wei) 的發展非常重要。

  這些發現突顯了關(guan) 注青少年在青春期早期的睡眠習(xi) 慣的重要性,以支持他們(men) 後來的情緒和行為(wei) 健康。充足的睡眠對心理和大腦健康都非常重要。(張佳欣)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