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四唯”後“立新標”
【創新路上好政策】
八部門印發《關(guan) 於(yu) 開展科技人才評價(jia) 改革試點的工作方案》
“破四唯”後“立新標”
光明日報記者 楊舒
評什麽(me) ?誰來評?怎麽(me) 評?怎麽(me) 用?……用好用活科技人才,創新評價(jia) 機製,回答好這些問題是關(guan) 鍵。11月9日,科技部、教育部、工信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開展科技人才評價(jia) 改革試點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針對人才評價(jia) “破四唯”後“立新標”不到位、評價(jia) 方式創新不到位等問題,開出明確“藥方”。
科技部科技人才與(yu) 科學普及司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方案》牢牢把握“立新標”的試點目標,在全國部署為(wei) 期兩(liang) 年的試點任務,將探索科技人才分類評價(jia) 的新標準、新方式、新機製,並形成可複製可推廣可落實的經驗。
回應期盼:人才評價(jia) “立新標”
科技人才評價(jia) 是人才發展的基礎性製度和深化科技體(ti) 製改革的重要內(nei) 容,關(guan) 乎科研人員切身利益,受到社會(hui) 普遍關(guan) 注。“破四唯”“立新標”正是近年來科技界的普遍期盼。
科技部科技人才與(yu) 科學普及司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各地方和相關(guan) 部門認真落實中央要求,出台破除“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曆、唯獎項”傾(qing) 向等一係列相關(guan) 改革舉(ju) 措,科技人才評價(jia) 改革取得積極進展。但與(yu) 廣大科研人員的訴求和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相比,科技人才評價(jia) 改革還存在落實難、落實不到位的問題,科技人才“獲得感”不強。同時也要看到,科技人才評價(jia) 改革是一項係統工程,複雜程度高、改革難度大。因此,“新標”如何立,還需結合具體(ti) 實踐來探索。
本次《方案》選擇建有國家科技創新基地、承擔國家科技任務多、示範效應較好、有較好人才評價(jia) 基礎的科研院所、高等學校或高等學校附屬機構,以及科研人員數量較多的農(nong) 業(ye) 、衛生健康、水利、工業(ye) 和信息化等行業(ye) 領域科研院所,分類開展科技人才評價(jia) 改革試點,具體(ti) 包括中國科學院上海微係統與(yu) 信息技術研究所、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等12家科研院所和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9家高等院校。同時,選擇科研單位相對集中、承擔國家任務較多、具備較好基礎的6個(ge) 省市,開展科技人才評價(jia) 改革綜合試點工作,具體(ti) 包括上海、山東(dong) 、湖北、四川、深圳和南京。
“試點單位根據不同科技創新活動類型探索新的評價(jia) 指標、方式、周期、內(nei) 部製度,進行係統設計,通過兩(liang) 年的試點,探索形成不同創新活動類型的科技人才分類評價(jia) 指標和評價(jia) 方式。”科技部科技人才與(yu) 科學普及司相關(guan) 負責人說。
細化分類:四類科技人才分開“評”
《方案》強調,要把品德作為(wei) 科技人才評價(jia) 的首要內(nei) 容,在加強對科技人才科學精神、學術道德等評價(jia) 的基礎上,對承擔國家重大攻關(guan) 任務、基礎研究類、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類、社會(hui) 公益研究類等四類人才予以分開探索評價(jia) 方式——
對承擔國家重大攻關(guan) 任務的人才,突出支撐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導向,建立體(ti) 現支撐國家安全、突破關(guan) 鍵核心技術、解決(jue) 經濟社會(hui) 發展重大問題的實際貢獻和創新價(jia) 值的評價(jia) 指標,重點評價(jia) 國家重大科研任務完成情況。
對基礎研究類人才,實行以原創成果和高質量論文為(wei) 標誌的代表作評價(jia) ,建立體(ti) 現重大原創性貢獻、國家戰略需求以及學科特點、學術影響力和研究能力等的人才評價(jia) 指標。破除“唯論文”數量傾(qing) 向,不把論文數量、影響因子高低等相關(guan) 指標作為(wei) 量化考核評價(jia) 指標,鼓勵科研人員把高質量論文更多發表在國內(nei) 科技期刊上。同時,按照學科特點和任務性質,科學確定評價(jia) 周期,著力探索低頻次、長周期的考核機製和建立同行評價(jia) 的責任機製。
對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類人才,以技術突破和產(chan) 業(ye) 貢獻為(wei) 導向,重點評價(jia) 技術標準、技術解決(jue) 方案、高質量專(zhuan) 利、成果轉化產(chan) 業(ye) 化、產(chan) 學研深度融合成效等代表性成果,建立體(ti) 現產(chan) 學研和團隊合作、技術創新與(yu) 集成能力、成果的市場價(jia) 值和應用實效、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貢獻的評價(jia) 指標。不得以是否發表論文、取得專(zhuan) 利多少和申請國家項目經費數量為(wei) 主要評價(jia) 指標。探索構建專(zhuan) 家重點評價(jia) 技術水平、市場評價(jia) 產(chan) 業(ye) 價(jia) 值相結合,市場、用戶、第三方深度參與(yu) 的評價(jia) 方式。
對社會(hui) 公益研究類人才,突出行業(ye) 特色和崗位特點,重點評價(jia) 服務公共管理、應對突發事件、保障民生和社會(hui) 安全等共性關(guan) 鍵技術開發、服務的能力與(yu) 效果,探索建立體(ti) 現成果應用效益、科技服務滿意度和社會(hui) 效益的評價(jia) 指標,引導科研人員把論文寫(xie) 在祖國大地上。不得設立硬性經濟效益的評價(jia) 指標。
形成合力:構建行業(ye) 特色的人才評價(jia) 體(ti) 係
在科技人才的分類評價(jia) 上,各部門、各行業(ye) 也具有各自的特點。因此,《方案》相應部署了體(ti) 現行業(ye) 特色和部門主責主業(ye) 的試點任務——
科技部作為(wei) 主責單位,將推動落實科研單位自主權,在科技計劃項目評審、科研機構績效評價(jia) 、科技人才計劃評選中破除“四唯”,突出創新價(jia) 值、能力、貢獻導向。完善“首席科學家負責製”“揭榜掛帥製”“賽馬製”等項目組織實施中的人才評價(jia) 機製。
教育部將在“雙一流”建設和學科評估中科學合理設置評價(jia) 指標,完善“雙一流”建設成效評價(jia) 動態監測和周期評價(jia)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要構建以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為(wei) 導向的人才評價(jia) 體(ti) 係,突出支撐國家重點工程、重大技術和裝備科技創新,引導科技人才服務製造強國、網絡強國建設;水利部要構建以應用創新為(wei) 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jia) 體(ti) 係,突出效益指標,引導人才服務重大工程建設;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要構建突出服務“三農(nong) ”的主責主業(ye) 和業(ye) 績貢獻的分類評價(jia) 體(ti) 係,向長期紮根基層生產(chan) 一線從(cong) 事科研和技術推廣服務的科研人員傾(qing) 斜;國家衛生健康委要構建以臨(lin) 床實踐為(wei) 導向的人才評價(jia) 體(ti) 係,探索基於(yu) 病曆備案數據的大數據評價(jia) 方式,引導人才提升醫療衛生技術能力、服務人民健康;中國科學院要探索通過設置特聘研究崗位製度,精準激勵和穩定支持一批核心和骨幹人才潛心從(cong) 事基礎前沿交叉原始創新和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
科技部科技人才與(yu) 科學普及司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試點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取得實效需試點部門、地方和單位積極推動、狠抓落實、形成合力,做到邊試點、邊總結、邊提升,為(wei) 形成以創新價(jia) 值、能力、貢獻為(wei) 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jia) 製度積累經驗、探索路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