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建設“全國標杆”的營商環境
光明日報記者 馬躍華
日前,廈門韞茂科技迎來4周歲生日。4年前,該公司創始人王韞宇來到廈門火炬高新區創業(ye) 。4年後,企業(ye) 團隊從(cong) 幾個(ge) 人發展到幾十人,研發完成12款產(chan) 品,並推出國內(nei) 首創的粉末式原子層沉積設備。
近年來,廈門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積極構建常態長效機製,營商環境持續向好。2019年至2021年,廈門連續三年在全國營商環境評價(jia) 中名列前茅,營商環境全部18個(ge) 一級指標均獲評“全國標杆”,並被國務院辦公廳通報為(wei) “深化商事製度改革成效顯著、落實事中事後監管等相關(guan) 政策措施社會(hui) 反映好的地方”。
切實做到安商幫商扶商
近日,廈門市工信局經濟運行處處長楊金水有了一個(ge) 新身份——廈門華特集團企業(ye) 服務專(zhuan) 員。他表示,這家企業(ye) 是廈門的重點工業(ye) 企業(ye) ,接下來一段時間內(nei) 將協助企業(ye) 解決(jue) 有關(guan) 循環經濟發展的政策需求。
今年,廈門啟動“益企服務”專(zhuan) 項行動,首批近千名處級幹部擔任服務專(zhuan) 員,下沉一線,幫助企業(ye) 排憂解難、助力企業(ye) 做大做強。在“益企服務”專(zhuan) 項行動的啟動儀(yi) 式上,廈門市委副書(shu) 記、市長黃文輝要求掛鉤企業(ye) 的幹部牢記工作職責,當好企業(ye) 紓困解難的“服務員”、政企良性互動的“聯絡員”、政策宣傳(chuan) 解讀的“輔導員”,全力以赴為(wei) 企業(ye) 提供精準服務。
從(cong) “你找我”到“我找你”,廈門不僅(jin) 突破了傳(chuan) 統市場服務機製,更是出台一係列為(wei) 企業(ye) 紓難解困的政策“組合包”,拿出“真金白銀”安商扶商。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通報對國務院第九次大督查發現的典型經驗做法給予表揚,廈門市實施“財政政策+金融工具”紓解企業(ye) 流動性困難的做法名列其中。
這些做法中有諸多亮點,其中針對有增資擴產(chan) 需求的工業(ye) 和軟件信息企業(ye) 設立技術創新基金,規模150億(yi) 元,由廈門市政府和銀行按5∶95出資,該政策用5%的財政資金撬動了95%的銀行信貸資金,預計帶動企業(ye) 投入超400億(yi) 元,而企業(ye) 隻需要付出每年2%的融資成本;廈門市財政局設立中小微企業(ye) 融資增信基金,為(wei) 中小微企業(ye) 提供信用加持,在企業(ye) 發生不良貸款時,由政府和銀行先行償(chang) 付,再進行追償(chang) 。這種做法相當於(yu) 政府為(wei) 企業(ye) 融資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擔保,打通了銀行不敢貸的“堵點”。
營造公平公正的營商環境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今年,廈門市出台《廈門經濟特區優(you) 化營商環境條例》。自該《條例》實施以來,廈門各部門對標最高標準、最佳案例,營商環境改革舉(ju) 措不斷升級迭代,市場主體(ti) 獲得感全麵提升。
“免申即享”平台是廈門市積極貫徹落實《廈門經濟特區優(you) 化營商環境條例》,解決(jue) 以往涉企政策“申報難”“兌(dui) 現難”問題的一項重要舉(ju) 措。
位於(yu) 翔安區的賽爾特電子是一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ye) ,前不久,企業(ye) 陸續收到了廈門市多個(ge) 部門的各種政策補貼獎勵約160多萬(wan) 元。廈門賽爾特電子有限公司高級總經理助理李霽說:“‘免申即享’,真的對企業(ye) 來講就是一件一秒鍾的事情。隻要符合相關(guan) 政策條件,企業(ye) 不用跑腿、不用申報,在線上就能‘一鍵領取’政策補助,非常便捷。”
為(wei) 了讓企業(ye) 放下包袱、大膽反映問題。今年以來,廈門市紀委監委聯合企業(ye) 、商協設置217個(ge) “廈門營商環境監督聯係點”,通過登門拜訪、座談交流等形式,開展不同主題的專(zhuan) 項監督,讓涉企監督更精準。
創立智能便捷的辦事流程
近日,廈門傲芯暘文化傳(chuan) 媒有限公司經理黃女士在辦理公司注冊(ce) 手續時,切切實實享受到廈門商事主體(ti) “一網通辦”帶來的便利。她說:“登錄商事主體(ti) 開辦一網通平台提交公司主體(ti) 信息後,係統就會(hui) 自動上傳(chuan) 並提交工作人員審核,當天我就收到確認短信,很快就收到寄來的營業(ye) 執照和公章。不僅(jin) 是企業(ye) 設立,後續的住房公積金繳存登記、就業(ye) 登記、員工參保登記等都可以在一網通平台上完成,為(wei) 我們(men) 節省了大量的精力。”
降低市場準入門檻,激發市場活力。近年來,廈門在商事辦理給予數字賦能、推動提速增效。通過跨部門信息匯集,廈門將企業(ye) 開辦經營涉及事項納入“一網通辦”範圍。此外,在一網通平台基礎上,依托微信公眾(zhong) 號“廈門市場監管”“i廈門”,在全省率先實現食品、藥品、醫療器械等許可事項全程網辦、掌上可辦,行政許可事項100%實現“全程網辦”,大幅提升企業(ye) 辦事的自主性。
從(cong) 難辦的手續簡單辦,從(cong) 跑好幾趟到一趟也不用跑,通過手機在家也能辦。近年來,廈門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與(yu) 群眾(zhong) 生活密切相關(guan) 的就業(ye) 、醫療、社保、養(yang) 老、交通、司法、市場監管等領域政務服務的智能化、便捷化水平,讓群眾(zhong) 辦事有更多獲得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