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有序釋放農產品進口需求
適度進口是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麵,要明確不同農(nong) 產(chan) 品國內(nei) 自給的程度和優(you) 先序,進而明確不同農(nong) 產(chan) 品進口的規模和優(you) 先序;另一方麵,要均衡有序釋放農(nong) 產(chan) 品進口需求,進口要適量、適度、適時,有增、有穩、有控,與(yu) 消費需求相適應,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相協調。
第五屆進博會(hui) 日前圓滿落幕。中糧集團簽下超百億(yi) 美元農(nong) 產(chan) 品采購大單。中儲(chu) 糧集團采購進口大豆1000萬(wan) 噸,采購總量比去年增長19%。作為(wei) 展商數量最多、來源地最廣泛的展區,食品及農(nong) 產(chan) 品展區頗受關(guan) 注。進博會(hui) 也成為(wei) 觀察中國農(nong) 產(chan) 品進口態勢的窗口。
南美大豆、澳大利亞(ya) 牛肉、新西蘭(lan) 牛奶……人們(men) 發現,越來越多的海外農(nong) 產(chan) 品來到中國。作為(wei) 農(nong) 業(ye) 對外開放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中國農(nong) 產(chan) 品進口關(guan) 稅僅(jin) 為(wei) 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為(wei) 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近年來中國主動擴大進口。2021年,我國農(nong) 產(chan) 品進口額2198.2億(yi) 美元,增長28.6%。在確保農(nong) 產(chan) 品總量基本平衡,特別是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前提下,進口量不斷攀升,中國已是全球最大農(nong) 產(chan) 品進口國。
中國進口農(nong) 產(chan) 品並沒有奪別人的口糧,而是有利於(yu) 做大全球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和貿易的蛋糕。中國是擁有14億(yi) 多人口和4億(yi) 多中等收入群體(ti) 的大市場,這給了主要出口國穩定的需求預期,使其敢於(yu) 持續釋放生產(chan) 潛能,增加種植養(yang) 殖規模。在中國進口需求的拉動下,不僅(jin) 主要出口國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效率在提升,也為(wei) 其農(nong) 民解決(jue) 了銷路、增加了收入。以大豆為(wei) 例,不僅(jin) 中國大豆進口增長,其他國家大豆進口也呈增長態勢,中國並沒有擠占其他國家的進口來源。原因是,中國的需求驅動世界大豆產(chan) 量不斷上升,生產(chan) 國和消費國均能從(cong) 中受益。
對中國而言,適當擴大進口也有利於(yu) 增加國內(nei) 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緩解農(nong) 業(ye) 麵臨(lin) 的資源環境壓力,消費者也能得到實在的利益。目前大豆、食糖、棉花等農(nong) 產(chan) 品,中國都是全球最大買(mai) 家;其他一些農(nong) 產(chan) 品也有不同程度的進口。對大宗資源類農(nong) 產(chan) 品的進口,某種程度上是世界範圍內(nei) 對農(nong) 業(ye) 資源的優(you) 化配置,相當於(yu) 利用了國外的水土資源。對鮮活類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的進口,有助於(yu) 促進國內(nei) 農(nong) 業(ye) 結構調整,推動農(nong) 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
當然,我國農(nong) 業(ye) 貿易也麵臨(lin) 一些挑戰。一方麵,外部環境日趨複雜,國際市場不穩定性明顯增強,農(nong) 產(chan) 品貿易麵臨(lin) 不確定性。尤其是進口來源地高度集中,大部分糧油產(chan) 品來自兩(liang) 三個(ge) 國家,一旦出現風吹草動,供應鏈安全會(hui) 受到影響。國際大宗農(nong) 產(chan) 品定價(jia) 權並不在中國手中,關(guan) 鍵時候“買(mai) 得貴”問題需要警惕。另一方麵,農(nong) 產(chan) 品進口總量和品種日益增多,對外依存度攀升,也會(hui) 給本國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帶來隱患。而伴隨消費需求結構發生深刻變化,農(nong) 業(ye) 的整體(ti) 對外依存度預計還會(hui) 上升。
統籌利用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種資源兩(liang) 個(ge) 市場,是我國農(nong) 業(ye) 的基本政策。適度進口是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站在新起點,中國農(nong) 業(ye) 將以更加開放的胸襟擁抱世界,應積極、穩妥、有序擴大農(nong) 業(ye) 對外開放,該出口的要盡力出口,該進口的要主動進口。值得注意的是,要明確不同農(nong) 產(chan) 品國內(nei) 自給的程度和優(you) 先序,進而明確不同農(nong) 產(chan) 品進口的規模和優(you) 先序。要均衡有序釋放農(nong) 產(chan) 品進口需求,進口要適量、適度、適時,有增、有穩、有控,與(yu) 消費需求相適應,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相協調。
我國日益以全球最大的農(nong) 產(chan) 品進口國身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應主動參與(yu) 全球糧食和農(nong) 業(ye) 治理,以應對其他國家可能出現的出口限製問題,提高農(nong) 業(ye) 貿易規則製定的話語權,促成更加開放公平的國際貿易秩序。同時,深入推進南南合作,積極投資發展中國家的灌溉設施、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參與(yu) 發展中國家的糧食收購和流通環節,助力增強全球農(nong) 業(ye) 供應鏈的韌性。(喬(qiao) 金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