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仙女管”卷土重來,催吐為何成痼疾

發布時間:2022-11-16 10:14:00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張爾冬

  據媒體(ti) 調查發現,今年雙十一期間,灰色產(chan) 業(ye) “仙女管”依舊活躍在電商平台上。一位親(qin) 曆者在接受采訪時解釋道,購買(mai) 者多為(wei) 年輕女性,他們(men) 或是為(wei) 了保持身材,或是在暴飲暴食後感到後悔,於(yu) 是用一根幾十厘米長的聚氯乙烯軟管從(cong) 喉嚨插入胃裏催吐。這種催吐的軟管被一些商家稱為(wei) “仙女管”或是“兔兔管”。

  毋庸諱言,催吐本就是與(yu) 身體(ti) 本能的對抗,減肥也好,宣泄情緒也罷,長期催吐必然會(hui) 付出相當大的健康代價(jia) 。有專(zhuan) 家表示,催吐會(hui) 引起胃酸反流,侵蝕牙齒和食道,也可能造成體(ti) 內(nei) 電解質紊亂(luan) 、心率失常,出現抽搐、休克、癲癇發作等嚴(yan) 重後果,甚至心髒驟停導致死亡。而且,在所有的精神疾病中,與(yu) 催吐相聯係的進食障礙是致死率最高的一種。

  然而,從(cong) 給催吐管起一些“仙女管”“兔兔管”等看上去可愛、無害的名字,到引流進自己組建的“售後服務群”分享教程、交流經驗,這些商家使用各種手段躲避平台關(guan) 鍵字審查的同時,不斷用“變美”誘惑消費者購買(mai) ,甚至還會(hui) 聲稱“不傷(shang) 身體(ti) ”,誤導對催吐危害尚不熟悉的群體(ti) 。有報道中提到,三觀尚未成型、缺乏判斷能力的未成年人正在成為(wei) “仙女管”的購買(mai) 者,這不得不引起社會(hui) 重視。

  媒體(ti) 的曝光起到了一些作用。目前,“仙女管”“兔兔管”等關(guan) 鍵詞在多個(ge) 主流購物軟件上已被屏蔽,但其轉向私域銷售的可能仍然存在,因此,相關(guan) 部門及網絡平台的監管絕不能止步於(yu) 此。何況,這種被線上售賣的PVC軟管最初是另作他用的魚缸配件,也隻是被催吐者使用的“工具”之一。此前社交媒體(ti) 上有人提到,牙刷、筷子、手指等,都可以用來催吐,甚至一些“經驗豐(feng) 富”的催吐者可以隻靠按壓胃部吐出來。即便這一次對催吐管這一類商品進行徹底清掃,也難以保證其他的物件不會(hui) 被利用,成為(wei) 新的“仙女管”。

  早在2020年末,“售賣仙女管”的相關(guan) 話題就曾登上熱搜,引發過網友的討論,但為(wei) 何在兩(liang) 年後,同樣的商品竟然頂著同樣的名字卷土重來?

  事實上,“催吐”這種現象和“仙女管”的交易從(cong) 未消失,隻是一直以各種隱蔽的形式存在。歸根到底,“仙女管”之所以有市場,還是因為(wei) 部分群體(ti) 無法應對身材焦慮或生活壓力帶來的不良情緒,最終選擇了用催吐這樣的錯誤方式進行宣泄。加上現實生活中,催吐者們(men) 往往存在類似“病恥感”的心態,大多時候不願意與(yu) 外界溝通,隻會(hui) 在社交媒體(ti) 上封閉的小圈子裏和“同類”互相傾(qing) 訴,也就導致他們(men) 更容易受到彼此的影響,陷入惡性循環。

  對於(yu) 催吐者來說,需要的還是情緒的合理處置——另選健康的方式排解也好,放下束縛去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也好,都是解決(jue) 問題的有效途徑。而公眾(zhong) 不妨也對這一群體(ti) 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浪費糧食”“不自律”的指責,這對於(yu) 深陷情緒旋渦的催吐者來說就已經足夠有幫助。

  而要從(cong) 源頭將催吐者從(cong)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中解救出來,除了短期內(nei) 加強監管和正向引導外,更有賴於(yu) 各方的長足努力和社會(hui) 觀念的進步:包容胖瘦各異身材的存在、允許不良情緒乃至心理疾病的存在。不論性別和年齡,當有一天人們(men) 能夠坦然麵對自己的時候,才能不再因為(wei) 追求美走上歧途;當情緒有了寬廣的容納之地和多種處理方法的時候,人們(men) 自然能夠處理好和食欲的關(guan) 係,不再一“吐”了之。(張爾冬)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