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潤禾材料公司深耕有機矽細分領域 在研發賽道跑出精彩
寧波潤禾高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潤禾材料公司”)的合成車間裏,工作人員在管路輸送係統的電子屏幕上輸入一串指令後,原材料被自動傳(chuan) 輸進一個(ge) 個(ge) 反應釜中,合成紡織印染助劑。
“公司在有機矽新材料細分領域精耕細作,通過持續引進高端人才、優(you) 化科創驅動型研發體(ti) 係,多項技術達到國內(nei) 領先水平,產(chan) 品廣泛應用於(yu) 紡織、印染等領域。”潤禾材料公司董事長葉劍平說,2021年,公司營業(ye) 收入達11.03億(yi) 元,同比增長55.1%。
持續迭代產(chan) 品
持續迭代升級產(chan) 品性能,用高性價(jia) 比滿足消費者需求,是潤禾材料公司牢牢把握市場主動權的核心能力。
在潤禾材料公司矽油生產(chan) 車間內(nei) ,一款矽油檢測合格後,發往印染加工企業(ye) 。“該車間每月可以生產(chan) 這款矽油100噸。產(chan) 品推出幾個(ge) 月,銷售額就達到2000多萬(wan) 元。”潤禾材料公司紡化事業(ye) 部副總經理皮碧榮說。
這款矽油是潤禾材料公司根據市場需求研發升級的產(chan) 品。去年,潤禾材料公司紹興(xing) 分區應用實驗室反饋,當地印染廠需要一種親(qin) 膚柔軟、順滑舒適的衣物專(zhuan) 用矽油。總部技術中心立即組建研發團隊進行攻關(guan) ,在原有產(chan) 品基礎上重新進行結構設計。產(chan) 品麵世後,訂單紛至遝來。
“這款產(chan) 品與(yu) 同類產(chan) 品相比,不僅(jin) 質量提升,而且每噸成本下降2000元,高性價(jia) 比讓它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zheng) 力。”皮碧榮說。
要生產(chan) 出高性價(jia) 比產(chan) 品,並非易事。“在研發過程中,讓麵料更有彈性、不起鼓包,柔中帶韌、保持彈力,這本身是矛盾的。柔軟物質的分子很難與(yu) 堅硬物質的分子發生化學融合,因此,在矽油配方中兩(liang) 種性能很難實現共存。”皮碧榮說,為(wei) 了攻克這個(ge) 難題,研發人員嚐試在有機矽油軟鏈段的基礎上,植入具有硬鏈段的高活性聚脲彈性樹脂,通過它們(men) 在纖維表麵交聯成膜實現高彈性。經過多次試驗,產(chan) 品終於(yu) 研發成功。
通過加快產(chan) 品體(ti) 係優(you) 化轉型,潤禾材料公司積極尋求全新應用領域,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公司瞄準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和5G通訊產(chan) 業(ye) 迅速發展帶來的商機,針對其對於(yu) 材料潤滑與(yu) 脫模解決(jue) 方案的需求,對有機矽產(chan) 品體(ti) 係推陳出新,推動有機矽材料應用於(yu) 5G、新能源汽車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皮碧榮說,目前,公司產(chan) 品已覆蓋熱管理材料、農(nong) 用潤濕與(yu) 增效等十幾個(ge) 應用領域。
專(zhuan) 注技術研發
如果說優(you) 質產(chan) 品是製勝市場的法寶,那麽(me) 技術研發、人才引進則是潤禾材料公司持續發展的底氣。
今年9月份,杭州潤禾材料研究院投入使用,著力引進高精尖人才,打造技術孵化平台。“研究院將成為(wei) 公司技術中心總部,堅持產(chan) 學研用深度融合創新,重點聚焦有機矽應用材料在製造工業(ye) 、個(ge) 人護理和醫療醫美、紡織化學品三大應用領域的研發與(yu) 推廣,助力公司高質量發展。”潤禾材料研究院院長陳昱說。
近年來,潤禾材料公司在寧海縣委人才辦的支持下,引進、培養(yang) 高分子化學、精細化工、紡織印染等相關(guan) 科研和應用服務人才,研發人員占比達21.2%。
“公司已經形成一體(ti) 兩(liang) 翼研發工作架構,以總部技術中心為(wei) 主體(ti) ,按照公司發展戰略做好研發產(chan) 品、研發投入規劃並組織實施,寧海潤禾環保型織物整理劑省級高新技術企業(ye) 研究開發中心和德清潤禾有機矽新材料省級企業(ye) 研究院為(wei) 兩(liang) 翼,提升有機矽應用領域差異化競爭(zheng) 能力,實現研發高質高效。”潤禾材料公司紡化事業(ye) 部技術總監顧永歡說。
潤禾材料公司還製定完善績效獎勵製度,並對科研經費投入做了硬性安排,研發費用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例保持在5%以上。
為(wei) 實現強強聯合、優(you) 勢互補,潤禾材料公司與(yu) 中科院寧波材料研究所、浙江大學、武漢紡織大學等專(zhuan) 業(ye) 院所開展產(chan) 學研合作。截至目前,公司已獲得發明專(zhuan) 利授權30項。
推動綠色發展
隨著企業(ye) 不斷發展壯大,打造“原料無害化、生產(chan) 潔淨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的綠色工廠成為(wei) 潤禾材料公司的核心目標。
在數字化項目生產(chan) 線總控室內(nei) ,工人利用遠程模擬自動控製係統,分析生產(chan) 線數據,實時輸入相應指令,遠程操控產(chan) 品順利下線。
“公司從(cong) 3年前開始,不斷加大技改投入,實現人員、工序、設備、能耗最優(you) 調整,高效綠色生產(chan) 線不斷增加。”皮碧榮說,公司成立綠色工廠領導小組,加大自主研發力度,掌握了一係列新技術。其中,低溫高效催化工藝通過降低反應溫度、提升反應效率,實現生產(chan) 工藝短流程化,大幅降低了生產(chan) 成本;無溶劑產(chan) 品製備技術憑借精準控製、規模化製備等方麵的領先優(you) 勢,有效減少能源消耗和汙染物排放量。
安裝環保在線監控係統,建立內(nei) 部定期監測製度及日常檢查製度,保證綠色生產(chan) 線高效運轉;總投資2500萬(wan) 元的汙水、廢氣新治理設施進入試運行階段,在廢物資源化利用上將發揮更大作用……“從(cong) 經營理念到工裝設備,從(cong) 技術升級到市場突破,綠色理念已深入公司的方方麵麵。”葉劍平說。
通過推進工業(ye) 廢水零排放、清潔生產(chan) 、水平衡、餘(yu) 能餘(yu) 熱回收利用、智慧節能照明等多個(ge) 節能減排、資源循環利用項目,潤禾材料公司資源化利用體(ti) 係基本建成,清潔化生產(chan) 和循環經濟發展模式逐漸形成。(經濟日報記者 鬱進東(dong)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