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條政策為工業經濟“添薪蓄力” 力求2023年“開門穩”
中新網11月22日電(中新財經記者 李金磊)振作工業(ye) 經濟再加力。
為(wei) 鞏固工業(ye) 經濟回升向好趨勢,更好發揮穩住經濟大盤“壓艙石”作用,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國資委21日聯合發布《關(guan) 於(yu) 鞏固回升向好趨勢加力振作工業(ye) 經濟的通知》,提出了17項具體(ti) 舉(ju) 措。同日,三部門還召開了全國加力振作工業(ye) 經濟電視電話會(hui) 議。
明確目標:2023年實現“開門穩”
工業(ye) 是經濟增長的主體(ti) 和引擎,振作工業(ye) 經濟是穩住經濟大盤的堅實支撐。
但當前外部不確定不穩定因素較多,市場需求恢複仍需時間,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還存在一些卡點堵點,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還麵臨(lin) 不少困難,10月份工業(ye) 經濟主要指標出現小幅波動,持續恢複基礎仍不穩固。
數據顯示,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5.0%。
“麵對複雜多變的國內(nei) 外形勢,必須堅定發展是第一要務,把穩增長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聚各方力量,壓實主體(ti) 責任,以更大力度、更有效舉(ju) 措進一步振作工業(ye) 經濟,鞏固和拓展回穩向上態勢,為(wei) 明年一季度良好開局奠定基礎。”工業(ye) 和信息化部有關(guan) 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說。
按照上述《通知》的要求,總體(ti) 目標是確保2022年四季度工業(ye) 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2023年實現“開門穩”,為(wei) 加快推進新型工業(ye) 化打下堅實基礎。
突出重點 5方麵舉(ju) 措精準加力
《通知》針對當前工業(ye) 經濟運行中麵臨(lin) 的突出矛盾困難,提出5個(ge) 方麵穩增長重點工作舉(ju) 措,在需求側(ce) 著力拉消費、促投資、穩出口,暢通經濟循環;在供給側(ce) 針對關(guan) 鍵環節“卡脖子”、新增長點支撐不足等結構性製約,著力推進補鏈強鏈,加快培育新動能。
一是加快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形成實物工作量。有力有序推進製造業(ye) “十四五”相關(guan) 規劃重大工程項目實施,用好各類政策性工具,支持企業(ye) 設備更新改造投資,引導政府投資基金加大出資力度。
二是深挖市場潛能擴大消費需求。穩定汽車等大宗消費,深入推進消費品“三品”全國行係列活動,挖掘綠色消費、信息消費潛力。
三是穩定工業(ye) 產(chan) 品出口。落實好穩外貿政策措施,加強外貿企業(ye) 服務保障,支持發展外貿新業(ye) 態。
四是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指導企業(ye) 應對疫情衝(chong) 擊實現穩產(chan) 達產(chan) ,加強能源和重要原材料、關(guan) 鍵零部件供應保障。
五是持續壯大新動能,大力培育先進製造業(ye) 集群,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yu) 製造業(ye) 深度融合,加快發展數字經濟。
分類施策 9項重點舉(ju) 措聚焦行業(ye) 、地區、企業(ye)
同時,《通知》堅持分類指導、突出重點,從(cong) 行業(ye) 、地區、企業(ye) 等方麵共提出9項重點舉(ju) 措,明確穩增長主體(ti) 責任和主攻方向。
在行業(ye) 方麵堅持分業(ye) 施策,提出推動原材料行業(ye) 提質增效、鞏固裝備製造業(ye) 良好勢頭、促進消費品行業(ye) 穩定恢複,不斷提升產(chan) 業(ye) 鏈發展水平,發揮各行業(ye) 對工業(ye) 穩增長的拉動作用。
在區域方麵堅持因地製宜,提出東(dong) 部工業(ye) 大省主動發揮穩經濟關(guan) 鍵支撐作用、中西部地區努力鞏固較快增長態勢、東(dong) 北地區推動全麵振興(xing) 取得新突破,著力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加快形成新的增長極。
在企業(ye) 方麵堅持分企施策,提出充分發揮大型企業(ye) 特別是中央工業(ye) 企業(ye) “頂梁柱”作用、加力支持中小企業(ye) 和民營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發展、強化對外資企業(ye) 的服務保障,大中小協同、內(nei) 外資並重激發企業(ye) 發展活力,夯實穩增長微觀基礎。
《通知》還明確要求,支持有條件的地區特別是工業(ye) 大省、重點行業(ye) 和大型企業(ye) 力爭(zheng) 完成全年預期目標,為(wei) 穩定全國工業(ye) 經濟挑大梁。
按照全國加力振作工業(ye) 經濟電視電話會(hui) 議要求,各級工業(ye) 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發展改革委和國資委要密切配合、同向發力,進一步健全工業(ye) 穩增長協調機製和工作體(ti) 係,形成強大工作合力。(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