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涵養家國情懷,凝聚奮進力量

發布時間:2022-11-23 09:34:00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胡一峰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弘揚以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為(wei) 源頭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精神譜係,用好紅色資源,深入開展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宣傳(chuan) 教育,深化愛國主義(yi) 、集體(ti) 主義(yi) 、社會(hui) 主義(yi) 教育,著力培養(yang) 擔當民族複興(xing) 大任的時代新人。”愛國主義(yi) 是文藝作品常寫(xie) 常新的主題。擁有家國情懷的作品,最能感召中華兒(er) 女團結奮鬥。近年來,愛國主義(yi) 主題文藝作品大量湧現,愛國之情噴薄而出,家國情懷感人肺腑,激發起廣泛向心力、凝聚力,為(wei) 奮進新征程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

  觀照社會(hui) 現實,描繪時代奮進之路

  新時代新征程是當代中國文藝的曆史方位。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的曆史性成就、發生的曆史性變革,為(wei) 文藝創作提供了充沛的靈感、豐(feng) 富的素材。電視劇《山海情》把鏡頭對準脫貧攻堅一線,扶貧幹部馬得福和鄉(xiang) 親(qin) 們(men) 生動詮釋了如何用奮鬥創造美好生活。彩調劇《新劉三姐》深入挖掘壯鄉(xiang) 兒(er) 女追夢圓夢的動人故事,因歌起舞、以舞伴歌,抒發了真摯而熱烈的鄉(xiang) 土情、家國情。

  緊跟時代步伐,文藝創作與(yu) 社會(hui) 發展同頻共振。筆墨當隨時代,美術作品《龍騰大灣》《雄安進行時》《飛天圓夢》《天眼》《互聯網時代與(yu) 人工智能》等描繪城鄉(xiang) 新氣象,展現科技新進展,銘刻成就,定格記憶。電視劇《麓山之歌》用詩意方式開掘工業(ye) 題材,在工業(ye) 美學和煙火氣息的融匯中呈現新時代新氣象。

  現實主義(yi) 精神持續高昂,新時代的偉(wei) 大成就、奮進曆程轉化為(wei) 文藝作品中的生動故事,打動人、感染人、鼓舞人。電影《中國醫生》《穿過寒冬擁抱你》《你是我的春天》,話劇《逆行》《人民至上》以不同視角、風格和手法,展現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可歌可泣的故事,謳歌偉(wei) 大抗疫精神。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電視劇《人世間》、電影《我的姐姐》等作品,從(cong) 真實的生活、樸實的情感出發,在平凡中發現偉(wei) 大,在質樸中凸顯崇高,揭示了內(nei) 蘊於(yu) 平凡世間的進取之誌和無私大愛。

  “新時代屬於(yu) 每一個(ge) 人,每一個(ge) 人都是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新時代的奮鬥故事給予文藝創作者發掘、提煉和呈現的無限可能。電視劇《運河邊的人們(men) 》采取小切口、大敘事的方式,以路長河等人物的擔當和情義(yi) ,彰顯時代精神。電視劇《裝台》中,刁順子等普通人麵對困難,不埋怨、不放棄,顯示出堅韌意誌和不屈力量。

  中外合拍紀錄片《柴米油鹽之上》記錄了村支書(shu) 、卡車司機、雜技演員等平凡人追夢小康的鮮活故事,繪就大國小康的時代畫卷。外籍導演柯文思上世紀80年代曾到過中國,拍此片時他故地重遊,感慨萬(wan) 千:“我希望用影片記錄中華民族自尊、自信的一麵,記錄中國人民對生活的熱情和樂(le) 觀。我們(men) 拍的是中國普通人的喜怒哀樂(le) ,用鏡頭展示中國人民的生存之道。”

  奏響古韻新聲,彰顯中華文化之美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綿延數千載,家國情懷始終是鮮明底色。近年來,《中國詩詞大會(hui) 》《經典詠流傳(chuan) 》《中華好詩詞》《典籍裏的中國》等一批優(you) 質文化綜藝節目,以契合當代觀眾(zhong) 的審美方式,開掘傳(chuan) 統文化的精神寶庫,賦予深厚持久的愛國主義(yi) 傳(chuan) 統以新的時代光彩。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也是文藝創新的重要源泉。舞蹈詩劇《隻此青綠》把傳(chuan) 世經典《千裏江山圖》的創作故事搬上舞台,讓人感受傳(chuan) 承千年的藝匠精神和文化情懷。音舞詩畫節目《憶江南》以現代藝術手法展現中華美學精神,形神兼備,意境深遠。“中國夢”主題歌曲《春風十萬(wan) 裏》化用古人詩句,用形象化、藝術性的音樂(le) 語言營造意境,不僅(jin) 頻頻登上各大晚會(hui) ,更在短視頻平台上受到歡迎。這首歌唱出了文脈流傳(chuan) 的源頭活水,也傳(chuan) 遞出中華大地的勃勃生機。

  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重要的是找到傳(chuan) 統文化和現代生活的連接點。今年6月,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專(zhuan) 家葉嘉瑩領銜講解的短視頻版《唐詩三百首》在網上推出,74條視頻在兩(liang) 個(ge) 月時間裏播放量突破4000萬(wan) 。抖音平台發布的古詩詞數據報告顯示:過去一年,該平台古詩詞相關(guan) 視頻累計播放量178億(yi) ,同比增長168%。“戲腔”歌曲、國風文創成為(wei) 網絡爆款,年輕人自發生產(chan) 海量國風內(nei) 容……短視頻、影視綜藝、文創、文旅,人們(men) 通過多種方式實現與(yu) 傳(chuan) 統文化的“超鏈接”。在這一過程中,傳(chuan) 統文化積澱下來的浩然長存的民族正氣、愛國愛民的深厚情感、天下為(wei) 公的道德胸襟等,也得到廣泛傳(chuan) 播。

  塑造感人形象,閃耀中國精神之光

  英雄故事蘊含著家國情懷的強大感召力,記錄英雄、塑造英雄、廣泛傳(chuan) 揚英雄精神,是文藝工作者的重要職責。

  為(wei) 英雄立傳(chuan) 、為(wei) 楷模寫(xie) 照的作品,點亮了精神之火,凝聚了奮進之力。導演張藝謀拍完電影《狙擊手》之後感慨:年輕觀眾(zhong) 之所以如此關(guan) 注這部反映抗美援朝戰爭(zheng) 的電影,是因為(wei) 它展現的家國情懷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yi) ,能夠引發當代人共鳴。電視劇《覺醒年代》中,陳喬(qiao) 年慨然就義(yi) 前深情地說:“讓我們(men) 的子孫後代享受前人披荊斬棘的幸福吧!”劇集播出後,這個(ge) “名場麵”在網絡平台迅速傳(chuan) 播開來。不少年輕觀眾(zhong) 表示:看了《覺醒年代》後,更加堅定了把青春奉獻給這片土地的決(jue) 心。

  中國精神是社會(hui) 主義(yi) 文藝的靈魂。高擎中國精神火炬,文藝在攀登高峰的道路上堅定前行。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之際,大型情景史詩《偉(wei) 大征程》震撼人心。數百名舞者揮動鮮豔的紅旗,一麵直徑10米的巨型大鼓和100麵中國鼓在空中擂響,鼓聲陣陣,鼓樂(le) 歌舞《新的天地》把中國人民奮鬥之誌、創造之力、發展之果的壯麗(li) 畫卷表現得淋漓盡致。謳歌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展現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精神譜係,文藝作品更有筋骨、力度和神采。話劇《香山之夜》、京劇《紅軍(jun) 故事》、昆劇《瞿秋白》、評劇《革命家庭》、錫劇《燭光在前》、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電影《懸崖之上》、電視劇《功勳》《跨過鴨綠江》等一大批作品,多類型全景式展現先驅者的勇毅、愛國者的擔當、犧牲者的奉獻,中國精神的火光由此閃耀得愈發明亮。

  文學藝術以形象取勝,經典文藝形象是一個(ge) 時代文藝的重要標識。飽滿的人物形象,來自對豐(feng) 富生活的提煉。電視劇《在一起》中,演員張嘉益在扮演劇中人張漢清時,細心感悟人物原型張定宇院長的先進事跡,以高低不平的腳步,走出堅毅沉穩的姿態。演員王勁鬆參加電視劇《理想照耀中國》拍攝時,為(wei) 了扮演好長眠在雪山上的炊事班長老錢,10天減重至58公斤。走進雪山,真實展現嚴(yan) 酷的環境,彰顯紅軍(jun) 戰士的革命意誌,王勁鬆眼含熱淚:“這就是我一直尋找的那股子力量,我一直渴望表達的高尚情懷。”正是這樣的力量、這樣的情懷繪就了神州大地奮鬥向上、生機盎然的蓬勃景象;也正是這樣的英雄、這樣的形象,讓不平凡的時代繁花似錦、光榮綻放。

  新時代文藝的動人旋律在每一個(ge) 奮鬥者心中激蕩,激勵人們(men) 創造美好生活、實現偉(wei) 大夢想。(胡一峰)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