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華龍一號”騰飛記

發布時間:2022-11-24 09:3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奮進新時代·展品背後的故事

  光明日報記者 高建進 馮(feng) 家照

  透明玻璃罩內(nei) ,藍黃綠各色設備、管道錯綜複雜而又排列有序,閃爍的電流宛如天邊彩虹——這是“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地方展區福建單元裏的中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模型。這些天,它和展廳裏的“福清核電基地全景圖”一道,成為(wei) 觀眾(zhong) 拍照留念的“網紅”。

  10年前,福建福清核電基地還隻是一個(ge) 小漁村。如今,“華龍一號”核電機組像是一個(ge) 個(ge) “圓胖墩”,整齊地坐落在藍天碧海旁,見證著中國核電人在新時代不斷創造奇跡。

  2011年3月8日,福清海濱,10多台挖掘機轟隆隆地在現場開挖地基——中國核電即將在這裏興(xing) 建我國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百萬(wan) 千瓦級核電機組。然而,僅(jin) 3天之後,因為(wei) 突發的日本福島核事故,項目建設按下“暫停鍵”。經過一年多沉澱,中核集團召集院士專(zhuan) 家“會(hui) 診”,確認“按照全球最高安全要求新建核電項目,新建核電機組必須符合三代安全標準”的要求,重新布局核電技術研發、開展頂層設計,增加了最先進、要求最嚴(yan) 苛的多項安全措施,也讓“華龍一號”成了核電領域的“國家名片”。

  中核集團“華龍一號”總設計師邢繼介紹,“華龍一號”的外部有雙層安全屏障,保護屏障的用料和結構,都達到了現有核電技術的最高級別。另外,在反應堆內(nei) 部,“華龍一號”獨創了“177堆芯布置”和“能動與(yu) 非能動相結合”的安全設計理念,創新了核島與(yu) 安全殼設計,有效規避了各類核事故的發生,在安全性上完全滿足國際最高安全標準要求。

  “‘華龍一號’作為(wei) 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三代壓水堆核電創新成果,擁有自主專(zhuan) 利700多項、國產(chan) 化高達88%,中國核電技術水平和綜合實力也由此躋身世界第一方陣。”邢繼表示。

  目前,“華龍一號”核電機組正穩定執行向華東(dong) 電網送電的任務。“2015年,‘華龍一號’示範工程落戶福清核電開工建設;2021年1月30日,‘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核電5號機組投入商業(ye) 運行,以68.7個(ge) 月的總工期創造了三代核電首堆建設最佳業(ye) 績;2022年3月25日,福清核電6號機組正式具備商運條件,‘華龍一號’示範工程全麵建成投運。”福清核電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趙皓自豪地細數“華龍曆程”。他表示,“華龍一號”全球首堆已順利完成首循環運行和換料大修工作,安全性、先進性得到充分驗證。按一台“華龍一號”核電機組每年發電近100億(yi) 度計算,目前,示範工程兩(liang) 台機組已累計發電超過200億(yi) 度,相當於(yu) 減少標準煤消耗624萬(wan) 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632萬(wan) 噸,相當於(yu) 植樹造林1.4億(yi) 棵。

  “‘華龍一號’是中核集團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取得的重大成果。”中核集團總經理助理,中國核電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盧鐵忠表示,根據國內(nei) 權威機構預測,未來5年,我國預計每年新核準百萬(wan) 千瓦級核電機組可達6到8台,甚至10台。“其中,作為(wei) 主流堆型的‘華龍一號’,將為(wei) 我國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能事業(ye) 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為(wei) 更好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清潔低碳安全可靠經濟能源的需求作出更大貢獻!”盧鐵忠信心滿懷。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