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航天員王亞平眼中的“最大挑戰”和“未來展望”
中新社海口11月24日電 題:中國女航天員王亞(ya) 平眼中的“最大挑戰”和“未來展望”
中新社記者 尹海明
“作為(wei) 女性航天員,很多人會(hui) 好奇,半年的太空生活對我來說最大的挑戰是什麽(me) ?”
11月23日,正在此間舉(ju) 行的聯合國/中國空間探索與(yu) 創新全球夥(huo) 伴關(guan) 係研討會(hui) “空間科學探索與(yu) 創新的女性”邊會(hui) 上,中國女航天員王亞(ya) 平在為(wei) 大會(hui) 錄製的視頻中為(wei) 大家揭秘:半年太空生活對自己“最大挑戰”是密閉環境對人心理的挑戰。
2013年6月11日,王亞(ya) 平和聶海勝、張曉光一起執行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2021年10月16日,王亞(ya) 平和翟誌剛、葉光富一起執行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成為(wei) 首位進駐中國空間站的女航天員,也是在軌時間最長的中國女航天員,中國首位出艙女航天員。
“半年的時間,因為(wei) 脫離地球生活太久,脫離人間煙火氣息也太久,在太空通過視頻攝像頭看到馬路上的一輛三輪車或是一個(ge) 路人,這都會(hui) 讓我們(men) 高興(xing) 得像個(ge) 孩子一樣手舞足蹈。”王亞(ya) 平說,“在地球上再普通不過的東(dong) 西,在太空中就變成了奢侈。”
“出差”太空有巨大挑戰,也有“從(cong) 未體(ti) 驗過的神奇與(yu) 美妙”。
“出艙的那一瞬間,我像是穿越到了另外一個(ge) 世界。”王亞(ya) 平說,“宇宙的美震撼了我,宇宙的深遠始料未及,宇宙的靜謐無法想象。”
從(cong) 一名農(nong) 家女孩到飛行員再到航天員,王亞(ya) 平一路走來,讓大家見證了一位女性不斷挑戰自我的奮鬥曆程,也見證了中國航天在空間科學探索與(yu) 創新實踐中的一次次飛躍。
神舟13號任務返回時,王亞(ya) 平給女兒(er) 摘了一顆“星星”回來,被大家稱為(wei) “摘星星的媽媽”。對此,王亞(ya) 平說,答應給女兒(er) 摘星星其實是想激發她追逐夢想的動力。每個(ge) 孩子都曾夢想過要到天上去摘星星,這種想要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一直是人類科技進步的重要驅動力。
“在浩瀚的宇宙回望地球,地球就是這麽(me) 大一個(ge) 球,掛在那裏。”王亞(ya) 平說,“兩(liang) 次從(cong) 太空回到地球,我對於(yu) 加強國際航天合作,和平開發利用太空造福全人類的感受,就一次比一次強烈。”
她接著說,“很多時候,我也確實看到了一個(ge) 更為(wei) 廣闊深邃而美麗(li) 的世界,也能更加深刻地體(ti) 會(hui) 到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內(nei) 涵外延,和平利用太空,讓太空造福人類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願。”
“展望未來,我認為(wei) 太空旅遊是商業(ye) 航天的一個(ge) 良好選擇。”王亞(ya) 平說,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人類不應該永遠待在搖籃裏。當更多人進入太空,人類對地球和自身的理解就會(hui) 有所突破,這對於(yu) 保護地球家園,確保人類文明永續發展都具有深遠意義(yi) 。(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