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數字技術普惠鄉村科技教育

發布時間:2022-11-24 09:42:00來源: 經濟參考報

  杭州學軍(jun) 小學的學生在雲(yun) 機房上信息技術課。資料照片

  “這節AI課太有趣了,印象最深的是輸入幾個(ge) 文字,就生成了精美的圖畫。”在雲(yun) 電腦上聽了一堂人工智能課程後,浙江省衢州市新華小學下村校區的學生曾子默說。

  從(cong) 浙江岱山海島到河北青龍縣的栗子山,再到青海海北州等地,越來越多的鄉(xiang) 鎮小學生通過雲(yun) 機房,用上了“永不過時”的電腦,學習(xi) 自主性得以激發,眼界得以開拓。同時,雲(yun) 機房還助力教師提升課堂管理效率、收獲更多教學經驗和教學資源,促進優(you) 質教育資源普惠共享。

  鄉(xiang) 村小學電腦課網上熱傳(chuan)

  讓曾子默感覺有趣的這堂課的講師雲(yun) 飛,是26歲的年輕人,他從(cong) 大學時就開始製作“極客灣”視頻,目前已經是B站百大Up主,專(zhuan) 門介紹各種計算機硬件。不久前,雲(yun) 飛駕車5個(ge) 多小時到鄉(xiang) 村小學講了這一堂AI課,課堂環境通過雲(yun) 電腦同步到岱山島、楓樹嶺和衢州下村的三所小學。

  11月2日晚間,雲(yun) 飛將課程片段上傳(chuan) 到B站,很快成為(wei) 當晚的全站熱門,36萬(wan) 網友觀看了這堂課。在2000多條彈幕裏,許多人感慨隻有超薄顯示器的鄉(xiang) 村雲(yun) 電腦機房的條件甚至超過了很多大城市的學校。

  在同一間雲(yun) 電腦機房,一個(ge) “鄉(xiang) 村老師給小學生上數字效率課”的短視頻,在微博上給數碼社區創始人老麥帶來了百萬(wan) 觀看人次。老麥小時候在東(dong) 北縣城上學,通過閱讀爺爺的電路板書(shu) 籍,激發了喜愛動手改造工具的興(xing) 趣。20多年後,這種對工具的熱愛讓他沒有選擇執業(ye) 中醫,而是創建了深圳最早的移動數碼產(chan) 品社區。

  “雲(yun) 電腦的配置可以不斷進行升級,因此能夠非常好地滿足AI、3D這些創新軟件的實踐需求,而雲(yun) 機房也成為(wei) 隨時隨地陪伴孩子成長的新型學習(xi) 空間。”衢州市新華小學下村校區兼任信息技術課的音樂(le) 老師彭丹萍說。

  全國64所學校建起雲(yun) 機房

  2021雲(yun) 棲大會(hui) 上,阿裏巴巴發起“少年雲(yun) 助學”計劃。據介紹,阿裏巴巴與(yu) 教育部門通過試點共建,已在全國64所學校捐建雲(yun) 機房,捐贈雲(yun) 電腦賬號3萬(wan) 個(ge) 。記者了解到,無論是學校、教師還是學生,都真切地感受到了雲(yun) 機房帶來的改變。

  今年4月初雲(yun) 機房啟用後,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楓樹嶺鎮中心小學的219名小學生感受到科技帶來的全新體(ti) 驗。

  一間普通教室裏,擺放了40台顯示器,沒有主機,甚至沒有CPU、內(nei) 存、硬盤,每個(ge) 學生擁有獨立的賬號、多種操作係統和應用,用於(yu) 存儲(chu) 自己的作業(ye) 和作品,所有信息實時上傳(chuan) 雲(yun) 端,並可在多種終端上登錄使用。孩子們(men) 在家裏用電腦登錄後,就能打開與(yu) 學校機房性能完全一樣的雲(yun) 上學習(xi) 空間。

  在楓樹嶺鎮中心小學的一堂信息技術課上,學生們(men) 正在跟著老師學習(xi) Scratch編程,通過動手製作,孩子們(men) 得以將信息技術教材上的理論知識轉變為(wei) 指尖上的實踐。“學生的體(ti) 驗感上去了,興(xing) 趣也比以前濃了。”該學校數學兼信息技術課老師王文嘯說。

  有學生反映,在新學期,電腦開機隻需幾秒鍾,使用非常順暢,一點也不卡頓,目前已經編寫(xie) 了十多個(ge) 小程序。

  對於(yu) 楓樹嶺鎮中心小學校長薑軍(jun) 建而言,雲(yun) 機房是信息技術教育在鄉(xiang) 村開出的一朵鮮花,是鄉(xiang) 村小學實現美好教育的一個(ge) 希望。

  薑軍(jun) 建說,農(nong) 村孩子條件有限,不是每個(ge) 學生家庭都能配備電腦,如果學校的教學環境能夠得到保證,那麽(me) 將更好地幫助這些孩子入門信息技術學科。

  在淳安縣楓樹嶺鎮落成第一座雲(yun) 機房後,越來越多的鄉(xiang) 鎮小學迎來了雲(yun) 機房。雲(yun) 機房和雲(yun) 電腦的使用,不僅(jin) 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xi) 信息技術課程,同時也為(wei) 學生打開了鏈接外界的“窗”,開闊了眼界、拓展了知識層次。

  讓優(you) 質教育資源普惠共享

  學習(xi) 資源隨時隨地上雲(yun) ,在雲(yun) 上保存、使用、共享……雲(yun) 機房的使用,給鄉(xiang) 村教師帶來了更高效的教學管理體(ti) 驗,同時促進了優(you) 質教育資源普惠共享。

  薑軍(jun) 建介紹,通過合作式作業(ye) 、共享空間學生優(you) 秀作品展示,並相互給予評論和鼓勵,實現了學生之間的學習(xi) 互助。同時,通過快速了解老師對剛剛提交的作業(ye) 的評分與(yu) 評論情況,實現了師生之間的高效溝通。

  此外,在雲(yun) 上進行同業(ye) 經驗共享與(yu) 教學資料協同,使得鄉(xiang) 村小學有機會(hui) 接觸到更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教學資源。“省市區縣等各級區域可分層部署管理;可清晰預測並優(you) 化信息資源的長期投入,引導教育資源共享。”“少年雲(yun) 助學”計劃發起人之一、阿裏巴巴集團副總裁陳麗(li) 娟介紹。

  值得一提的是,上完每節課後,通過雲(yun) 電腦上“小小產(chan) 品經理”的功能入口,孩子們(men) 還可以對產(chan) 品進行反饋,阿裏巴巴的工程師將據此進行產(chan) 品優(you) 化。

  “更先進的技術是為(wei) 了承擔更大的責任,技術的不斷演進讓我們(men) 有能力為(wei) 社會(hui) 經濟發展和人們(men) 的美好生活作出更大貢獻。”阿裏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張勇表示,希望通過“少年雲(yun) 助學”計劃,讓算力奔流到山區、海島的村落,讓這些孩子有機會(hui) 接受最前沿的科技教育,飛得更高、看得更遠。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