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揚州吃早茶
老同學打電話給我:“明天我們(men) 到揚州富春茶社吃早茶。”我心存疑惑:“南京離揚州這麽(me) 遠,趕去吃早茶來不及吧?”他說:“你隻管跟我去,到了就知道。”第二天一早,我坐上他的車,約一小時後就到了揚州市區。抵達富春茶社,裏麵座無虛席,便在門口等了一會(hui) 。門上有副對聯:“十裏春風吹瓊宴,二分明月落金樽”。
我們(men) 進門落座於(yu) 一樓,點了蟹黃湯包、烏(wu) 米鬆子燒賣、蟹黃煮幹絲(si) 、富春肴肉和一籠雜花式點心套餐,內(nei) 有小五丁包、海鮮餃、蟹黃湯包、翡翠燒賣、菜包、千層油糕、雙麻酥餅。又點了四杯魁龍珠茶。蟹黃湯包皮薄、汁多、味鮮,要用吸管吸食。魁龍珠茶聞之香氣清幽,品之口舌生津。店堂裏有介紹:魁龍珠茶創於(yu) 清末民初,為(wei) 百年老店揚州富春茶社首創。它由安徽的魁針、浙江的龍井、揚州自窨的珠蘭(lan) 兌(dui) 配而成,因三種茶分別來自皖、浙、蘇,又有“一壺水煮三省茶”之說。
富春茶社實際由清末的花局變化而來。我第一次到富春茶社吃早茶,是1997年參加一個(ge) 文化理論研討會(hui) ,坐了很長時間的車趕到揚州。第二天一早,揚州市群眾(zhong) 藝術館館長請我們(men) 到富春茶社吃早茶。到茶社要經過得勝橋這長長的小巷,兩(liang) 旁是賣揚州三把刀等本地特色工藝品的店鋪,至今仍保持原樣。我們(men) 坐在樓上,邊品嚐揚州美食邊暢聊,聽揚州人講揚州習(xi) 俗。那一次,我嚐到的菱形狀千層油糕,綿軟香甜,有回味無窮之感。
揚州不僅(jin) 有老字號“富春茶社”,還有一個(ge) 名氣也很大的百年老店“冶春茶社”。
那還是2011年春節期間,我和幾個(ge) 摯友到揚州拍攝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色。後受本地朋友之邀,到冶春茶社吃早茶。冶春茶社離瘦西湖不遠,有兩(liang) 座房屋,一個(ge) 是坡屋頂,一個(ge) 是歇山頂,室內(nei) 環境優(you) 雅,陳設氣派。冶春與(yu) 富春的美食各有特色,我們(men) 品嚐了大煮幹絲(si) 、蒸餃,口味確實不錯。不過,冶春茶社的茶是揚州本地產(chan) 的綠茶——綠揚春,仔細品之有一股淡雅的香氣。
冶春茶社位於(yu) 冶春園,這裏原是清代詩人王漁洋的私園,是文人雅士聚在一起飲茶、賞花、品嚐點心,談詩論道的地方。上世紀50年代,揚州市為(wei) 增添瘦西湖沿岸景色,在乾隆禦碼頭以西將沿湖的冶春茶社、升慶茶社等連成一片,建成園林。
如今,富春茶社、冶春茶社實際都已擴大為(wei) 飯店,在茶之外提供各種美食,也都各自設立了分店。
漫步揚州街頭,各種美食琳琅滿目,傳(chuan) 統的四美醬菜、揚州炒飯等不一而足,難怪揚州在201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wei) “世界美食之都”。
好在現在交通方便,聽說,南京和揚州也要通地鐵了。未來,從(cong) 南京仙林到揚州火車站最快隻需34分鍾,南京都市圈同城化提速,來往更便捷了。(張全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