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向綠而行 冀北地區新能源交易突破100億千瓦時
日前,隨著最後一單交易完成校核,近40家新能源發電企業(ye) 與(yu) 17家用戶達成了購電交易,總量涉及3.07億(yi) 千瓦時。至此,冀北電力交易平台的新能源交易電量累計突破100億(yi) 千瓦時。
冀北地區毗鄰京津、麵積廣闊,具有優(you) 質風能和太陽能,是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的千萬(wan) 千瓦級風電基地,國家九大清潔能源基地之一。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發展部主網規劃處處長寇淩嶽說:“目前冀北並網新能源裝機占比70.5%,新能源已成為(wei) 冀北地區電網的裝機主體(ti) 和電量主體(ti) 。”
記者采訪了解到,自2017年以來,冀北地區新能源交易電量逐年大幅增長。電力部門協同建立了“政府+電網+發電企業(ye) +用戶側(ce) ”的機製,並上線了冀北電力交易平台。這通暢了本地新能源消納渠道,更為(wei) 保障群眾(zhong) 冬季取暖發揮重要作用,實現了政府給政策、企業(ye) 得實惠、居民有溫暖、電網促轉型的多贏訴求。
68歲的謝麗(li) 成家住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張號營村,2020年12月他家隨全村一起改為(wei) 電取暖,告別了幾十年燒煤的取暖方式。“因為(wei) 用的是綠電,電價(jia) 有優(you) 惠。屋裏溫度挺好的,點一下開關(guan) 就行,比過去燒煤幹淨多了。”謝麗(li) 成說。
近幾年,張家口市先後有10萬(wan) 餘(yu) 戶居民加入了電取暖行列,供熱總麵積達1700萬(wan) 平方米,累計用電量達30.23億(yi) 千瓦時。
“張北的風點亮北京的燈”——伴隨綠電源源不斷送出,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hui) 籌辦和舉(ju) 辦過程中,中國實現了奧運史上“首次場館100%使用清潔能源”。不止冬奧,未來冀北地區每年向北京的輸電量能解決(jue) 其年用電負荷20%左右。
記者采訪了解到,今年以來,在河北省發改委和華北能源監管局支持下,冀北地區全部新能源場站以及有綠色用電需求的市場主體(ti) 均可通過冀北電力交易平台參與(yu) 新能源交易,推動電力新能源交易電量跨越式增長。
位於(yu) 秦皇島市的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鋁車輪和鋁製底盤零部件供應商。今年1至10月,他們(men) 通過冀北電力交易平台完成6000萬(wan) 千瓦時新能源交易,占企業(ye) 年用電量15%,合計碳減排5.3萬(wan) 噸。該企業(ye) 生產(chan) 線實現100%綠電供給,成為(wei) 我國促進汽車產(chan) 業(ye) “外循環”一次重要嚐試。
河北省發改委經濟運行局專(zhuan) 員程李丹介紹:“截至今年10月底,已有406家電力用戶與(yu) 190個(ge) 新能源場站通過冀北電力交易平台開展交易,探索和實踐出一條服務大規模新能源消納的市場路徑。”
“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環節,我們(men) 將繼續不斷推動能源低碳綠色轉型,全力服務地方經濟社會(hui) 發展,助力‘雙碳’目標加快落地見效。”冀北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長寧文元說。(記者楊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