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氣煤炭產量增長,價格總體穩定——今冬能源保供有底氣
“小雪”已至,中國北方地區全麵進入采暖季,南方地區取暖用電需求同步攀升,能源供應成了熱門話題。
今年冬季,麵對國際能源供應偏緊、價(jia) 格高企等形勢,國內(nei) 能源供給是否有保障?能否滿足經濟社會(hui) 發展需求、確保人民群眾(zhong) 溫暖過冬?
入冬後取暖需求攀升
趙先生是黑龍江省大興(xing) 安嶺地區漠河市的一名向導,每年冬季是他最忙的時候。“雖然室外溫度低,但供暖後室內(nei) 很暖和,多數遊客都能適應漠河的氣候。”趙先生說。
作為(wei) 國內(nei) 較早供暖的城市之一,今年9月18日,漠河就已有序開栓供暖。伴隨氣溫走低,內(nei) 蒙古、甘肅、寧夏等北方地區也陸續進入供暖季,多地提前啟動集中供暖工作。11月13日,北京地區開始正式供熱,較原計劃提前了2天。
居民用暖需求攀升,意味著能源供應進入一年中的關(guan) 鍵時刻。有關(guan) 人士預測,今年迎峰度冬期間,部分地區或麵臨(lin) 較嚴(yan) 峻的用能形勢。
在山東(dong) 省濰坊市日前舉(ju) 辦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濰坊市新舊動能轉換辦公室副主任張炳利介紹,目前全市各領域能源需求進一步增加,加之國際能源危機、價(jia) 格波動等因素影響,濰坊市迎峰度冬能源保供形勢仍較緊張;四川省經信部門測算,若考慮來水不足、水庫蓄水不夠、電煤燃氣不足,疊加留川電量和外購電量難以保障等不利因素,迎峰度冬期間四川電力供應或將出現一定缺口;杭州市發展改革委預測,今年冬季杭州大概率存在用電缺口,如果出現天然氣供應不足、持續極端低溫、外來電減少等情況,用電缺口還將進一步增大。
中國電力企業(ye) 聯合會(hui) 近日發布的《2022年三季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顯示,根據電力需求預測,綜合考慮中長期交易合同邊界、新投產(chan) 裝機、跨省跨區電力交換、發電受阻及合理備用等因素,預計迎峰度冬期間全國電力供需總體(ti) 緊平衡,部分區域用電高峰時段電力供需偏緊。分區域看,預計迎峰度冬期間華北、東(dong) 北區域電力供需基本平衡,華東(dong) 、華中、西北、南方區域電力供需偏緊。
為(wei) 緩解用能緊張形勢,能源企業(ye) 開始著手加大能源供應力度。作為(wei) 國內(nei) 規模最大的煤炭生產(chan) 公司、火力發電公司,國家能源集團要求迎峰度冬期間全力發揮“煤電路港航運”優(you) 勢,科學組織煤炭產(chan) 銷、物流運輸、發電供暖各項生產(chan) 經營活動。集團下屬全國首個(ge) 2億(yi) 噸級煤炭生產(chan) 基地——神東(dong) 煤炭提前安排部署煤炭生產(chan) 、洗選、外運工作,所屬的13座礦井、11座選煤廠開足馬力生產(chan) ,同時加大21個(ge) 裝車站點保障力度,堅決(jue) 杜絕凍車。國內(nei) 主要煤炭下水港之一、國家能源集團黃驊港務統籌協調煤炭資源和港口裝卸設備資源,充分釋放5萬(wan) 噸級重載雙向航道通航能力。
“自迎峰度冬能源保供工作啟動以來,黃驊港日均卸車153列,較保供之前年均水平提高16.8%;日均裝船65.3萬(wan) 噸,較保供之前年均水平提高18%。”黃驊港務公司生產(chan) 指揮中心經理劉金光說。
能源供應“家底足”
作為(wei) 冬季供暖的重要資源,迎峰度冬期間油氣供應情況備受關(guan) 注。
中國石化是國內(nei) 能源供應主力軍(jun) 之一。集團有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為(wei) 做好冬季供氣工作,中國石化持續推進儲(chu) 氣能力建設,加快推進天然氣注氣工作。截至10月31日,中國石化天然氣分公司今年已累計向文96、金壇、衛11、文23等9座儲(chu) 氣庫注入天然氣近28億(yi) 方,調峰能力達1500萬(wan) 方/日以上,可滿足7500戶家庭一天的用氣需求。
“此外,中國石化天然氣分公司緊盯國際LNG進口價(jia) 格走勢,按照‘應儲(chu) 盡儲(chu) ’原則全力落實冬季調峰保供資源儲(chu) 備。采暖季前,文96、黃場、金壇、文23等9座儲(chu) 氣庫已形成有效工作氣量20億(yi) 方,確保高峰月可供采氣量每天達到2500萬(wan) 方。我們(men) 還利用天津、青島LNG接收站儲(chu) 罐儲(chu) 備充足調峰資源,滿足市場調峰需求,為(wei) 華北地區今冬明春天然氣調峰保供備足‘底氣’。”該負責人說。
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國內(nei) 原油、天然氣產(chan) 量同比分別增長3%、5.4%。國家能源局副局長任京東(dong) 表示,國內(nei) 原油已連續3年增產(chan) ,天然氣產(chan) 量連續5年增產(chan) 超過100億(yi) 立方米,油氣儲(chu) 備能力穩步提升,市場穩定供應的底氣進一步增強。
再看煤炭供應。中國是產(chan) 煤大國,冬季用能離不開煤電兜底。數據顯示,今年1-9月,全國規模以上企業(ye) 煤炭產(chan) 量33.2億(yi) 噸,同比增長11.2%。從(cong) 重點產(chan) 煤地區看,晉陝蒙新煤炭產(chan) 量占全國的80.9%,對產(chan) 量增長的貢獻率達90.5%,充分發揮了產(chan) 煤大省的作用。“電廠存煤也大幅提升。9月以來,全國統調電廠存煤保持在1.7億(yi) 噸以上,電煤供應形勢持續向好,有效保障了發電供熱用煤需求。”國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長劉濤說。
今年供暖季,北方部分地區還迎來清潔能源“生力軍(jun) ”,為(wei) 冬季供暖增添保障。
11月1日,東(dong) 北地區首個(ge) 核能供暖項目——遼寧紅沿河核電站核能供暖示範項目正式投運供熱。核能供暖替代紅沿河鎮原有的12個(ge) 燃料鍋爐房,實現“清潔供暖”。
“相比傳(chuan) 統的燒煤取暖,核能供暖更加清潔、低碳、高效。”遼寧紅沿河核電有限公司技術副總工程師胡汝平介紹,核能供暖主要利用核電機組二回路蒸汽作為(wei) 熱源對外供暖,相較於(yu) 化石能源等其他供暖形式,環保效益更明顯。據測算,紅沿河核電站核能供暖項目每年約可減少標煤消耗5726噸、減排二氧化碳1.41萬(wan) 噸。
比起傳(chuan) 統供暖模式,核能供暖成本如何?胡汝平告訴記者,目前紅沿河鎮供熱價(jia) 格執行的是大連瓦房店市相關(guan) 政策標準,居民供暖價(jia) 格約25元/平方米,商業(ye) 建築供暖價(jia) 格約為(wei) 30元/平方米,“費用和之前鍋爐集中供熱沒有差別,但供熱效果明顯提升。”
協調落實穩價(jia) 格
迎峰度冬能源保供不僅(jin) 要確保“量足”,還得保證能源價(jia) 格總體(ti) 穩定,不因市場供需情況變化產(chan) 生過大波動。
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副司長董萬(wan) 成介紹,麵對全球能源價(jia) 格持續高位震蕩,能源行業(ye) 及時研判、超前謀劃,有效應對能源市場波動。“我們(men) 大力推動降低天然氣采購成本,合理引導天然氣消費。中央企業(ye) 發揮‘資源池’優(you) 勢,國產(chan) 氣和進口管道氣、進口LNG長協氣等穩價(jia) 資源占比增大。主要供氣企業(ye) 管道氣平均供氣價(jia) 格多在每立方米2至3元,部分尖峰增量氣源價(jia) 格也控製在每立方米4至5元,遠低於(yu) 國際市場價(jia) 格。”董萬(wan) 成說。
煤炭價(jia) 格也維持在相對合理穩定區間。為(wei) 保障煤炭電力穩定可靠供應,目前國內(nei) 能源市場重點推行電煤中長期合同。劉濤介紹,10月份秦皇島5500大卡動力煤年度長協價(jia) 格為(wei) 719元/噸,較年初下降6元/噸,比長協最高限價(jia) 770元/噸低51元/噸,穩住了電煤供應的基本盤。同時,電廠煤炭綜合到廠價(jia) 明顯低於(yu) 國際水平,為(wei) 保障民生用能奠定了良好基礎。
不過,煤炭市場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個(ge) 別發電企業(ye) 反映,按照規定,發電供熱企業(ye) 理應實現煤炭中長期供需合同全覆蓋。然而在部分地區,當地已經開始供暖,企業(ye) 卻還未落實中長期合同;還有的企業(ye) 雖已簽訂合同,但部分煤企未完全按照合同約定兌(dui) 現,導致發電企業(ye) 仍需提高成本購買(mai) 部分現貨煤。
確保迎峰度冬能源穩定供應,仍需進一步協調落實相關(guan) 工作。任京東(dong) 表示,將實行全國煤炭產(chan) 量日調度機製和價(jia) 格、庫存監測機製,加強重點煤炭企業(ye) 產(chan) 量直接調度。同時,協調保障好發電燃料供應。簽訂壓實《煤炭安全保供責任書(shu) 》,對有關(guan) 省區完成產(chan) 量和調出量進行政策激勵或約束,同步加強電煤中長期合同履約監管。多措並舉(ju) 增強能源供應,確保人民群眾(zhong) 溫暖過冬。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