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打造關鍵技術產業鏈

發布時間:2022-11-29 10:22:00來源: 經濟日報

  今年以來,多部門相繼出台了自動駕駛方麵的政策。很多地方也積極開展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yu) 示範應用,無人駕駛商業(ye) 化進程不斷推進。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國開放各級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公路超過7000公裏,實際道路測試裏程超過1500萬(wan) 公裏,國內(nei) 具備組合駕駛輔助功能的乘用車銷量超288萬(wan) 輛,滲透率提升至32.4%,同比增長46.2%。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1月份以來,自動駕駛相關(guan) 企業(ye) 融資事件合計發生31起,融資金額超百億(yi) 元。

  國內(nei) 自動駕駛市場為(wei) 何熱情高漲?一方麵,自動駕駛最佳載體(ti) 新能源汽車,在國內(nei) 發展速度快於(yu) 全球;另一方麵,國內(nei) 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環境較好,新造車品牌願意把自動駕駛作為(wei) 亮點打造,中國消費者接受自動駕駛的程度較高,政府層麵也給予了巨大的支持。

  自動駕駛是未來的發展趨勢,相關(guan) 部門和地方政府要意識到,推進無人駕駛商業(ye) 化需要協同構建立體(ti) 化、全方位的自動駕駛發展產(chan) 業(ye) 鏈和生態圈。

  企業(ye) 也不能“蒙麵狂奔”,要理性前行。目前,在自動駕駛商業(ye) 模式上有兩(liang) 種路線——“漸進演化”路線,即與(yu) 車企合作逐漸增加自動駕駛的輔助功能,並通過已售出的汽車來收集大量真實世界裏的數據,最終幫助過渡到完全自動駕駛階段;“一步到位”路線,即在攻克能夠規模化應用的自動化駕駛技術之後,再生產(chan) 或改裝真正不需要司機、沒有腳踏板的自動駕駛汽車。企業(ye) 應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路徑,特別應在保證創收和生存的基礎上,選定適合自己的細分領域或者量產(chan) 項目。

  在政府層麵,自動駕駛的商業(ye) 化落地需要國家做好頂層設計,明確行業(ye) 的目標、構成、技術、法規等,完善自動駕駛行業(ye) 涉及的部門協作機製,以及推進行業(ye) 發展需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為(wei) 自動駕駛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對投入大、回報周期長的高級別自動駕駛技術予以戰略支持,幫助解決(jue) 相關(guan) 領域關(guan) 鍵技術空心化的問題,推動打造完整的自動駕駛自主技術鏈和產(chan) 業(ye) 鏈。

  自動駕駛的道路雖緩慢昂貴,卻值得奔跑。肩負著“科技改變出行”重任的自動駕駛企業(ye) ,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腳踏實地。(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劉 瑾)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