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人文語義學的起航之篇——《語境與語義:近代中國思想世界的關鍵詞》出版

發布時間:2022-12-01 09:33: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閔祥鵬(河南大學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副院長)

  中西貫通、古今不隔,是自馮(feng) 友蘭(lan) 先生開始,範文瀾、嵇文甫、任訪秋等眾(zhong) 多學者遺留給河南大學人文學科的優(you) 良學術傳(chuan) 統。它既是對近代以救亡圖存為(wei) 目的進行中西文化比較研究的承繼,也是當代河南大學文科以人文語義(yi) 學為(wei) 支點,破除學科壁壘、複興(xing) 文史兼治學術理念的重要途徑。為(wei) 承繼傳(chuan) 統、守正創新,河南大學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張寶明教授、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王中江教授以貫通古今、中外的學術理路,聚焦近代中國關(guan) 鍵詞和“主義(yi) ”話語,廣邀海內(nei) 外知名學者、匯聚文史哲多領域專(zhuan) 家,探討詞匯翻譯與(yu) 移植的路徑,闡釋概念古今轉化和東(dong) 西融合的曆程。經過學者們(men) 的反複論爭(zheng) 與(yu) 思想碰撞,“集眾(zhong) 家所長,取自我之道”,提出“人文語義(yi) 學”的學科概念,以期通過闡釋同一學科內(nei) 核心概念的衍生、不同學科間共有概念的內(nei) 涵關(guan) 聯、中外概念互動中的轉義(yi) ,探討語義(yi) 創生與(yu) 思想啟蒙、文明對話、社會(hui) 轉型、文化變遷之間的互動關(guan) 係。該思路得到學界同仁的惠助,紛紛惠賜大作參與(yu) 討論,在此基礎上編撰“人文語義(yi) 學”的起航之篇——《語境與(yu) 語義(yi) :近代中國思想世界的關(guan) 鍵詞》一書(shu) 。該書(shu) 由河南大學人文社會(hui) 科學交叉培育計劃“人文語義(yi) 學”專(zhuan) 項支持,2022年9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文集分上下兩(liang) 卷,共83.7萬(wan) 字。上卷集中於(yu) “近代中國的關(guan) 鍵詞”,收錄耿雲(yun) 誌、王汎森、阪元弘子、王中江、楊國榮、村田雄二郎、張寶明、方維規、黃克武、許紀霖、李恭忠等學者對近代關(guan) 鍵詞的闡釋及嬗變研究;下卷分為(wei) “日譯關(guan) 鍵詞與(yu) 中國新名詞”“清末民初的‘主義(yi) ’話語”“觀念史/概念史研究的方法和翻譯”等若幹方麵,匯集了徐水生、王中江、王汎森、陳力衛、張寶明、歐陽哲生、唐文明以及羅誌田、王憲明、章清等學者關(guan) 於(yu) 中日名詞的關(guan) 係、“主義(yi) ”話語以及觀念史、概念史等方麵的高論。

  近代中國哲學、思想和文化,來自東(dong) 西方哲學和思想兩(liang) 種傳(chuan) 統的接觸、融合和轉化。它深受中西文化差異、傳(chuan) 統文化近代轉型以及個(ge) 體(ti) 文化境界、群體(ti) 文化塑造等多維麵向影響,其學術基礎、研究起點、概念源流均離不開“關(guan) 鍵詞”。書(shu) 中所探討的近代中國“關(guan) 鍵詞”,廣義(yi) 上屬於(yu) 新術語、新名詞、新概念、新觀念和新思想的一部分,但它們(men) 不是一般或普通的詞匯,從(cong) 人文語義(yi) 學的視角看,它們(men) 是近代中國學術話語的基礎、政治理念傳(chuan) 播的核心和社會(hui) 思潮演變的主題,在曆史語境與(yu) 語義(yi) 闡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近現代中國思想文化、政治生活和社會(hui) 生活中產(chan) 生了廣泛影響。

  由此而言,《語境與(yu) 語義(yi) :近代中國思想世界的關(guan) 鍵詞》的出版,不僅(jin) 是集當代思想史研究名家所長的大成之作,也是傳(chuan) 承河南大學人文社會(hui) 科學百年學術方法與(yu) 學術理念的一部探索之論,必將進一步推動“人文語義(yi) 學”這一學術命題的深入尋繹,為(wei) 尋索“人文語義(yi) 學”學科體(ti) 係、學術體(ti) 係與(yu) 話語體(ti) 係的理論與(yu) 方法開啟全新路徑。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