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中國文物“回家”路 僑影相伴踏歸途

發布時間:2022-12-06 09:59:00來源: 光明網

  原標題:中國文物“回家”路 僑(qiao) 影相伴踏歸途

  兩(liang) 年前的12月1日,流失160年的馬首銅像正式歸藏圓明園,失落的萬(wan) 園之園迎來了第一件“回家”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馬首銅像原是圓明園海晏堂外十二生肖報時噴泉的噴頭之一。1860年圓明園罹難,十二生肖獸(shou) 首銅像隨之流失海外,至今仍有5件下落不明。

  在7件回到祖國的獸(shou) 首銅像中,馬首是首件也是目前唯一一件回歸圓明園的。2007年,曾幾經易手的馬首銅像將被拍賣的消息傳(chuan) 出,愛國企業(ye) 家何鴻燊慨然出資,經協商在拍賣會(hui) 前購回馬首,並在港澳地區公開展示。

  2019年11月,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前夕,何鴻燊決(jue) 定將馬首正式捐贈國家文物局。2020年12月1日,“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yi) 式”在圓明園正覺寺舉(ju) 行,馬首得以“回家”。

  近代以來,因戰火、走私等原因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不計其數,成為(wei) 國人心中隱痛。讓散落在外的中華文化瑰寶回歸中國,亦是華僑(qiao) 華人始終為(wei) 之努力的心願。

  2020年12月,山西天龍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運抵北京,成為(wei) 當年第100件回歸中國的流失文物。從(cong) 佛首現身交易市場到安全回國點交入庫,隻用不到三個(ge) 月的時間,捐贈人旅日華僑(qiao) 張榮在其間發揮了重要作用。

  張榮是日本東(dong) 瀛國際拍賣株式會(hui) 社原董事長。2020年9月,中國國家文物局監測發現該拍賣行一尊擬拍拍品疑似天龍山石窟流失佛首,遂與(yu) 拍賣行取得聯係。

  佛首撤拍後,張榮與(yu) 日籍文物持有人於(yu) 10月底完成洽購。隨後,他立即聯係中國國家文物局,僅(jin) 在17天後,就簽訂了無償(chang) 捐贈手續,並在中國駐日使館完成文物移交儀(yi) 式。2021年央視春晚,佛首亮相舞台,靜述國寶回家故事。

  由僑(qiao) 商許榮茂出資收購並無償(chang) 捐贈故宮博物院的《絲(si) 路山水地圖》同樣登上2018年央視春晚。在“國寶回歸”特別環節中,它以曆經數百年而不褪色的青綠山水向億(yi) 萬(wan) 觀眾(zhong) 展現了十六世紀的中國人對絲(si) 綢之路的理解和認知。

  而在此前,這幅繪製於(yu) 明代中後期的皇家青綠山水手卷曾流散日本幾十年,蒙塵暗處,無人知曉。

  2018年,美籍華人王純傑夫婦將拍得的一件北魏時期雲(yun) 岡(gang) 石窟第七窟天王頭像贈予山西博物院,這已是兩(liang) 人第二次將來自雲(yun) 岡(gang) 石窟的國寶文物捐贈回晉。

  2014年,王純傑夫婦曾將激烈競拍所得雲(yun) 岡(gang) 石窟第十九窟菩薩頭像捐贈給山西博物院。談及捐贈之舉(ju) ,王純傑卻表示隻是做了該做的事。

  無論是“方罍之王”皿方罍近百年後的“身首合璧”,還是跨國追索“章公祖師”肉身坐佛像,通過法律追索、協商捐贈、搶救征集等多種方式,華僑(qiao) 華人群體(ti) 推動海外流失中國文物回歸故裏的腳步從(cong) 未停止。正是出於(yu) 對中華文化的熱愛、對社會(hui) 的責任感,他們(men) 一直奔走在幫助“國寶回家”之路上,從(cong) 發聲斡旋到出資捐贈,盡己所能地讓這些文物“遊子”落葉歸根。(門睿)

  [ 責編:曾震宇]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