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零容忍”立體執法強震懾 資本市場生態持續淨化

發布時間:2022-12-08 09:38:00來源: 經濟參考報

  資本市場監管持續加強,“零容忍”嚴(yan) 打證券違法違規行為(wei) 的信號強力釋放。《經濟參考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並梳理上市公司公告發現,截至12月7日記者發稿,今年以來,證監會(hui) 、滬深交易所共向1021家A股上市公司開出逾2000張罰單。與(yu) 此同時,A股年內(nei) 近百家公司收到證監會(hui) 下發的立案調查告知書(shu) ,創曆史新高。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資本市場嚴(yan) 打違法違規常態化,監管“零容忍”立體(ti) 執法效果顯著,資本市場生態持續淨化。

  近百家公司被立案調查

  近期,多起證券違法違規案件取得新進展,陸續有上市公司在被立案調查之後受到證監會(hui) 行政處罰。

  12月6日晚間,杭州高新發布公告稱,當日,公司收到證監會(hui) 浙江監管局送達的《行政處罰決(jue) 定書(shu) 》。浙江證監局決(jue) 定對公司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60萬(wan) 元罰款;對時任公司董事會(hui) 秘書(shu) 蔣鵬給予警告,並處以15萬(wan) 元罰款。該公司於(yu) 2021年7月30日收到證監會(hui) 下發的《立案告知書(shu) 》,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相關(guan) 法律法規的有關(guan) 規定,證監會(hui) 決(jue) 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2022年9月29日,該公司收到證監會(hui) 浙江監管局送達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shu) 》。

  此外,*ST凱樂(le) 、ST宏達也分別於(yu) 12月2日收到證監會(hui) 出具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shu) 》和《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shu) 》;11月18日晚間,*ST澤達、*ST紫晶分別披露《關(guan) 於(yu) 收到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shu) 的公告》,根據《告知書(shu) 》認定情況,兩(liang) 家公司未來可能被實施重大違法強製退市。

  專(zhuan) 家稱,上述幾起重大案件的行政處罰,彰顯了監管機構對證券違法違規行為(wei) 的“零容忍”態度,以及切實維護投資者利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決(jue) 心。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對於(yu) 財務造假、欺詐發行等信披違法違規行為(wei) ,監管層持續堅持“出重拳”嚴(yan) 監管,且監管高壓態勢不斷強化。

  《經濟參考報》記者梳理上市公司公告發現,截至12月7日記者發稿,今年以來,A股市場共有96家上市公司收到證監會(hui) 下發的立案告知書(shu) ,多家公司實控人、董監高等成為(wei) 證監會(hui) 立案調查對象,超八成公司及相關(guan) 責任人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數據創下曆史新高,幾乎是去年全年的兩(liang) 倍。

  “被立案調查的上市公司數量大幅攀升,這也意味著證券違法犯罪行為(wei) 的監管日趨從(cong) 嚴(yan) 從(cong) 緊,嚴(yan) 打違法違規常態化。”經濟學者、中國市場學會(hui) 金融學術委員付立春說。

  監管機構開出逾2000張罰單

  監管層“零容忍”執法威懾不斷提升。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12月7日記者發稿,年內(nei) 證監會(hui) 、滬深交易所共向1021家A股公司開出逾2000張罰單,已超去年全年。具體(ti) 違規行為(wei) 包括違規經營、資金占用、關(guan) 聯交易、違規使用募集資金、未依法履行職責、信息披露違規、違規提供擔保及財務資助等。監管處罰類型除立案調查外,還有警告、罰款、市場禁入、責令改正、公開譴責等。據證監會(hui) 數據,今年前10個(ge) 月,證監會(hui) 累計作出249份行政處罰決(jue) 定,罰沒款累計15.38億(yi) 元。

  除上市公司外,今年以來,監管層麵對於(yu) 券商投行等中介機構的“看門人”責任也在持續壓實,同時持續強化“吹哨人”作用,從(cong) 執法以及立法完善等多個(ge) 層麵著手,全方位嚴(yan) 厲打擊證券違法違規行為(wei) 。

  11月25日,證監會(hui) 通報了對8家證券公司投行業(ye) 務內(nei) 部控製及廉潔從(cong) 業(ye) 專(zhuan) 項檢查情況,並發布了針對華金證券等相關(guan) 人員的7張投行罰單。記者梳理同花順數據發現,年內(nei) 證監會(hui) (不含地方證監局)開出超40張投行罰單,此外,還有資產(chan) 評估機構、律師事務所等87家中介機構收到證監會(hui) 、滬深交易所等開出的逾200張罰單。

  同日,證監會(hui) 還修訂完善了《證券期貨違法違規行為(wei) 舉(ju) 報工作暫行規定》,形成了《證券期貨違法違規行為(wei) 舉(ju) 報工作規定(征求意見稿)》向社會(hui) 公開征求意見。被稱為(wei) “吹哨人”的知情人士舉(ju) 報製度得到進一步完善。

  “可以看到,今年以來我國資本市場的監管呈現出愈發嚴(yan) 格的態勢,監管部門對上市公司和中介機構的監督、懲處力度有所加大。”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表示。

  “零容忍”立體(ti) 執法強震懾

  隨著依法從(cong) 嚴(yan) 打擊證券違法工作的深入推進,證券市場違法多發高發勢頭得到初步遏製,資本市場生態持續淨化,從(cong) 嚴(yan) 監管氛圍也在逐步形成。日前在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hui) 上,中國證監會(hui) 主席易會(hui) 滿表示,長期以來違法成本過低的情況得到根本扭轉,“零容忍”立體(ti) 執法震懾顯著增強,市場生態明顯好轉。

  陳靂認為(wei) ,“零容忍”立體(ti) 執法效果顯著,長期來看,全方位、多角度的嚴(yan) 格監管,以及絕不姑息的執法態度,能夠對上市公司起到強有力的震懾效果,有利於(yu) 提高上市公司經營質量,助力資本市場的穩定運行和清朗市場環境的營造,從(cong) 而顯著改善市場生態。

  隨著證監會(hui) 及滬深交易所新一輪《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三年行動方案》的相繼出爐,上市公司監管質量也將相應地“進階升級”。

  證監會(hui) 上市公司監管部主任李明曾在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hui) 上表示,新一輪方案的核心將是“提質”,包括進一步完善上市公司製度規則體(ti) 係、進一步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進一步深化增量存量改革、進一步提高監管的適應性、時效性、引領性和進一步增強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強大合力。

  上交所提出“突出堅守監管主責主業(ye) ”,強調發揮信息披露監管在防範財務造假、資金占用等突出問題中的作用,持續鞏固股票質押、債(zhai) 券等重點領域風險化解成效。大力提升監管的智能化、數字化水平;同時,上交所指出要“嚴(yan) 格退市監管”,鞏固深化常態化退市機製,加快形成優(you) 勝劣汰的市場生態。深交所強調,堅決(jue) 落實“零容忍”要求,加大違法違規行為(wei) 打擊力度、做到“應罰盡罰”;同時,持續加大對“首惡”的懲戒力度,精準打擊組織財務造假、實施占用擔保的“關(guan) 鍵少數”,用好用足公開譴責、公開認定等手段。

  而在專(zhuan) 家看來,進一步提升監管質量,也需要從(cong) 完善立法和強化執法兩(liang) 方麵齊發力。

  “若想進一步提升A股監管質量,最重要的便是完善市場監管相關(guan) 法律法規,隻有擁有完備的法律體(ti) 係作為(wei) 支撐,才能高效地對市場上的各類違法行徑進行立案、審判和追責、懲戒。另外,也要做好信息披露體(ti) 係建設,以便於(yu) 監管工作的開展。”陳靂表示。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認為(wei) ,要想提高法律的威懾力,還必須加大執法力度,提高執法人員的專(zhuan) 業(ye) 水準,加大證券違法犯罪打擊力度,提高市場監管效率和監管水平。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